世界技能大赛正式进入“中国时间”“上海时段”

时间:2024-09-20 11:47   作者:admin  来源:东方广播网       返回首页

  在罗讷河与索恩河的交融之点,直至黄浦江与苏州河的河畔,当地时间15日晚间,技艺的火花再次被点燃,标志着世界技能大赛正式迈入“中国时刻”和“上海篇章”。

  世界技能大赛,常被喻为“技能界的奥林匹克盛会”。然而,与今年在法国巴黎盛大举办的奥运会相比,里昂世界技能大赛在互联网上的关注度似乎略显不足。从精湛的车身修理技艺、坚实的砌筑技术,到精细的管道与制暖工程,再到创意无限的网站设计、时尚前沿的时装技术,以及美味的烘焙艺术,各种技能无处不在,如同我们身边最熟悉却又往往容易忽视的陌生人。它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但往往在我们习以为常中,未能引起足够的关注和赞叹。

  不过,来到大赛现场,看到的却是不一样的景象。

  一个最直观的感受是“人多”。每个比赛项目都不缺驻足围观的人,花艺、烹饪等观赏性较强的项目附近更是摩肩接踵。尤其是最后一个比赛日,当一场场比赛停止计时,观众总会爆发经久不息的掌声与欢呼声。这是献给全世界能工巧匠的敬意,也是对技能本身的认同。

  英文谚语“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通常被巧妙地译作“有志者事竟成”。在里昂世赛,这句话变成了“Where there is a skill,there is a way”——“有技者事竟成”。这无疑是一句恰如其分的口号。

  来自上海科创职业技术学院的青年教师谢辉铉、卢俊威,代表国家首次参加工业4.0项目,便以全场最高分荣膺阿尔伯特·维达奖。他们说,并不是因为自己有多聪明,只是花的时间比别人多,对计算机特别有兴趣。

  车身修理项目选手朱俊峰,从贵州遵义来到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杨浦现代职业学校学习汽车专业,由此踏上技能之路。锯割、焊接、打磨、胶粘……日复一日的训练终有回报,他摘得本届世赛车身修理项目金牌。

  入学中职第一年,物流与货运代理项目选手周雨欣了解到世赛,从此便渴望站上这个面向全世界技能人才的舞台。苦练六载,她终于圆梦里昂。

  众多往届选手再次齐聚赛场,但他们的角色已转变为教练、裁判或是专家。他们致力于培养新一代的技能人才,这无疑是他们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选择。同时,掌握一项专业技能,在就业市场上更是炙手可热,成为各大企业争相储备的“香饽饽”。这样的机遇,也是他们人生道路上的另一条光明途径。更有甚者,技能型人才出国留学,往往比其他领域的人才更受海外高校的青睐,甚至有机会获得全额奖学金。这不仅为他们拓宽了国际视野,也为他们的人生增添了无限可能。

  在技能竞赛的舞台上,那些展现技能如何改变人生的传奇故事不断上演。技能的魅力就在于,凭借努力、深入研究和不懈的练习,每个人都能公平地获得成功的机会,并实现自我价值。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备案:冀ICP备18014129号-10
 东方广播网 
©1996- 涿州市国谕广告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