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东方在线 生活新闻
分享

上海海洋大学作为我国“双一流”建设的重要高校之一,不仅荣膺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亚洲大学生集体行动交流计划等荣誉项目,而且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成绩斐然。该校共设有12个学院(部),涵盖了44个本科专业,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选择。此外,上海海洋大学在学科建设上也成果显著,拥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1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为高层次的学术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期,上海海洋大学的“农业专项班”迎来了其学员们的第一堂课。值得关注的是,本次授课的老师并非校内教授,而是由市农委二级巡视员、农口领域的资深专家方志权担任。方志权专家以其充满活力的专业知识和行业前沿的见解,为在场的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课程。他详细阐述了上海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方面的策略和举措,为学生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指导和理论支持。

上海,这座充满活力的都市,不仅拥有繁荣的都市农业,还拥有丰富的种质资源,正着力打造“理工农医”中的农口专业,力求在农业领域实现更高水平的创新发展。继上海交通大学崇明校区与当地政府开展合作,在陈家镇共同建设国际农业与生态学院之后,上海市的高校中首次开设了农业经营管理硕士专项班以及元鼎卓越农林创新班。这些特色班级均设立于上海市高等教育服务促进高质量发展试点高校——上海海洋大学临港校区,为培养农业领域的优秀人才提供了重要平台。

根据《上海市强化重点领域人才精准供给 动态调整高等学校招生结构规模实施方案》,上海明确扩招“理工农医”:到2026年时,理工农医学科门类的硕士研究生招生占比提高5个百分点左右,理工农医学科门类的本科生招生占比更是提高10个百分点左右。

作为全市唯一的农科研究型大学,海大两个“新农班”由经过层层选拔的首批40名本科生、21名研究生组成。其中,元鼎卓越农林创新班更是由国际著名鱼类学家、中国鱼类学主要奠基人和水产教育家朱元鼎命名。

身为“元鼎班”的第一期学生,任美心一开始也带着“学农科是不是学习种地和打鱼”的疑问。她来自内蒙古呼伦贝尔,家里接触的都是畜牧业,从行业认知和一线实践开始起步,从养殖场、水产市场到“上海之鱼”的生态治理,任美心对农业农村越来越熟,她发现“要解决的不只是餐桌上的问题,更是全球性的问题”。

王春老师,这位来自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的高级工程师,不仅在大闸蟹——中华绒螯蟹的繁育上贡献卓著,帮助其在台湾地区苗栗县安家落户,繁衍生息,如今又担起了“元鼎班”首任班主任的重任。作为一位经常深入农村、下水实践的水产养殖专家,王春老师的加入,标志着“农业专项班”将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产业实战”的农学交替培养模式,致力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的论文真正写在祖国的江河湖泊和全世界的大洋大海上。 与王春老师一同加入新教师行列的,还有约40位来自高校、企业、农业科技领域以及创新创业领域的专家学者。他们组成了专项班的“导师团”,将为学生们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支持,共同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农业人才。

在近日的一次重要活动中,上海海洋大学校长万荣亲自出席,代表学校与13家在农业领域内颇具影响力的知名企业签订了实践基地合作协议。这一举措标志着该校的大学生将更加贴近实际,通过实地参与生产基地、田间地头的实践活动,逐步实现从校园精英到一线工作者的角色转变。学生们将陆续参与田野夏令营和多点轮转实习,这不仅丰富了他们的实践经验,也为他们日后在农业领域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发布时间:2025-01-17 08:03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