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行当体系:程式与灵韵的千年对话
行当是中国戏曲特有的表演体制,反映着演员生、旦、净、丑不同的分工,既是演员表演技艺类型化的体现,也是对戏曲剧目中人物性格的框架式概括,有“一表其人在剧中之地位;二表其品性之善恶;三表其气质之刚柔”的功效。戏曲艺术在演员表演与角色塑造之间建立的这一套完整的行当体系,成为戏曲区别于其他戏剧艺术的主要特性。行当背后所匹配的一整套技术功法、创演体系以及审美方法,为戏曲艺术在中华大地繁生出众多不同的剧种提供了基础。时代发展,戏曲行当的形态也随之发生了一定变化,然而,演员的表演是否既在“行当内”、又在“人物中”,仍是评价戏曲演员舞台艺术水平的重要标准。
西方戏剧尽管流派纷呈,也曾出现过对角色类型的划分和程式化的表演,但却从未形成像中国戏曲这样完整包含唱念做打的程式化系统。行当是中国戏曲特有的表演体制,戏曲舞台上塑造人物,首先要“归行”,即确定用什么行当来演这个人物。戏曲演员先演行当再演人物的表演方式,在世界戏剧范围内都是独树一帜的。中国的诸多剧种,如京剧、昆曲、越剧、秦腔等都有行当划分,不同行当在不同剧种中的演变和应用,又构成了中华戏曲多姿多彩的舞台格局。
行当在古代称为脚色,它随着“以歌舞演故事”的戏曲形态变化而逐渐形成。行当从唐朝的参军戏当中萌芽,当时主要有参军、苍鹘两个脚色;到宋杂剧时期出现了由末泥、引戏、副净、副末、装孤五种脚色分工组成的“五花爨弄”演出形式;元朝杂剧艺术盛行,形成了旦本、末本之中择一人主唱的脚色演唱体制;在与元杂剧对应而生的南戏中,则衍生了包含生、旦、净、末、外、贴、丑多类的丰富脚色;及至明末已有“江湖十二脚色”的划分。明末清初戏曲理论家李渔将脚色传统写进其著作《闲情偶寄》,清末民初谭鑫培、梅兰芳等人开始探索戏曲行当和人物在剧目中的三境交融(处境、心境、情境),由此产生的演出实践中,演员行当做派细腻,刻画传神,引领一代风气,也让戏曲表演走向新高度。正是在一代代戏曲艺术家不断的演出实践和理论总结基础上,戏曲脚色慢慢定格为人们今天所认知的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在行当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戏曲演员不断从古典舞蹈、武艺拳术、壁画塑像,乃至自然山川、飞禽走兽等形态和元素中提炼抽象的神态与具象的样貌,使之服务于人物塑造,最终形成了丰富多元的行当表演技法。这些技法“摹拟其形,摄取其神”,体现着中国人“以一当十”的艺术智慧和“聚类成型”的象征思维,为中国戏曲演员和角色架起一座金色桥梁。
掌握行当功法的演员可以不受年龄、身型等影响塑造角色。以7岁的孩童为例,其身体条件虽然与成年角色差异巨大,但凭借不同行当的功法训练,不仅可以灵活塑造角色,还可以做到“一人千面”:如果掌握老生行当功法,在舞台上做派沉稳老练,他就能展示出《空城计》中诸葛亮的儒雅;如果掌握了花脸的功架,唱念“挂味儿”,便又成了《铡美案》中的包公;若是登台时就走“矮子步”,身形敏捷,一脸机警幽默,观众就会把他与《扈家庄》中的“矮脚虎”王英联系到一起。
行当是中国人对舞台人物社会身份和形象特点的感性审美认知。它将现实的人生状况予以艺术化抽象与凝练,将形形色色的人物按照自然属性和社会功能进行类型划分。“生”“旦”行当中所蕴含的对才子佳人大团圆的美好憧憬,“净”“丑”行当中戏谑式的滑稽幽默与插科打诨……戏曲把悲欢离合的中国故事统统摄入固定行当表演中,让观众通过“行当”看“人物”,在歌舞叙事中品赏人生情境的奇妙。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 1.中国戏曲表演的形神辩证法:行当程式与人物塑造的艺术统一
- 2.中国戏曲行当体系:程式与灵韵的千年对话
- 3.《人生开门红》定档五一:易小星再战喜剧档,常远邓家佳演绎"预制情侣"荒诞爆笑
- 4.影视文旅的长红密码:从"流量"到"留量"的产业升级路径
- 5.影视与城市的共生密码:如何让故事与空间实现双向赋能
- 6."影视+文旅":镜头里的城市如何成为文旅新引擎
- 7.传媒艺术:技术赋能下的文化传播新范式与价值坚守
- 8.科技赋能文旅新生态 山西全面推进智慧景区建设
- 9.第九届平遥国际电影展全球征片启动 9月古城再启光影盛宴
- 10.山西老字号"镇店之宝"惊艳亮相全国展示 百年黄芪王、清代"醋魁"牌匾等珍品彰显三晋文化底蕴
- 11.一季度消费市场迎"暖春":以旧换新政策显效,升级类消费增长超20%
- 12.非遗灯会如何点亮万亿夜游经济?自贡给出"中国方案"
- 13.《新刘海砍樵》破圈记:一场让年轻人连刷29次的非遗创新实验
- 14.00后"非遗种草官"李雅芝:480场直播让汉调桄桄"破圈"新生
- 15.清明踏青正当时 山西五大热门景区游玩攻略出炉
- 16.山西电力市场创新突破:新型经营主体首次完成日前电力响应交易
- 17.第40届“上海之春”圆满落幕:中外艺术家共谱华章,音乐节成文旅融合新标杆
- 18.2025张江生命科学峰会开幕:浦东生物医药产业突破4100亿,创新成果加速全球化
- 19.上海野生动物园重磅升级:全球首个"大象谷"即将亮相,打造沉浸式动物王国
- 20.上海野生动物园"零距离"动物互动揭秘:如何让野生动物成为人类的友好邻居
- 21.杨浦区:百年学府赋能"数智秀带",打造人形机器人产业新高地
- 22.杨浦区打造"爆款IP热带雨林":从文化符号到产业生态的进阶之路
- 23.杨浦区:从"工业锈带"到"数字秀带"的科创蝶变
- 24.崇启公铁长江大桥建设迎里程碑 主塔突破百米高度
- 25.沪上春日健康行:16条主题路线解锁城市运动新体验
- 26.海上风华再相逢:50余位艺术家联袂致敬陈逸飞逝世二十周年
- 27.千年庙会焕新颜:三林塘圣堂庙会打造沉浸式民俗嘉年华
- 28.国色天香映申城:上海春日牡丹赏鉴全攻略
- 29.临港新片区解锁文旅新玩法:滴水湖游船、低空飞行、银发康养打造全龄度假体验
- 30.山西竹叶青酒女篮斩获WCBA本赛季常规赛第四名
- 31.故宫春日雅集:中外园林艺术大展演绎千年人文意趣
- 32.电视剧《黄雀》另辟蹊径 成功演绎出“人民警察为民而战”的反扒传奇
- 33.大电影《开心超人之逆世营救》将于5月1日全国上映
- 34.教育部2025年度全国高校思政原创文化精品项目名单揭晓
- 35.山西交易团整装待发!43家名企携"晋字号"精品亮相第五届消博会
- 36.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圆满收官 创多项历史性突破
- 37.叫好又叫座 音乐剧《呼啸山庄》在上海文化广场连演四场
- 38.第40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圆满落幕:中外艺术交融谱写春天乐章
- 39.上海乡村振兴新范式:罗泾镇"五村联动"绘就15分钟乡村生活圈实景图
- 40.全球首发!"镜观"智能体重塑消化内镜诊疗生态 三合一AI赋能医疗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