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业迎来复工高潮 “恢复元气”仍需“服务套餐”
时间:2023-02-05 09:09 作者:admin 来源:中国食品在线 返回首页
“宅家”的这段日子里,很多人自然修炼成了“厨神”;但与此同时,人们对“火锅”“烧烤”等食物的想念也与日俱增。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餐饮业逐渐复苏,不少餐厅陆续开放堂食。餐饮业如何安全复工?记者在多地探访。
复工进度条:分区分级复工 堂食陆续解封
“这一个多月最想念的就是火锅。”3月2日,公司复工第一天,王先生一下班就和两位同事约着吃了顿火锅。在成都,这座将对火锅的热爱融于血液的城市,像王先生一样想念火锅的市民不在少数。
记者在成都街头走访发现,“低风险”区的不少火锅店开始恢复堂食,有的火锅店在门口贴出“隔桌就餐、限量接待、鼓励自提、支持外卖”的提示。
在广州市荔湾区一家商场内,一些餐饮店虽已营业,但顾客只能在门口点餐,打包带走,不提供堂食,且只推出部分菜品供选择。广州一家成都小吃店虽已开放堂食,但根据隔桌开放原则,餐厅中16张餐桌只开放了7张。
在北京,很多餐厅的堂食刚刚解封。“堂食是3月3日开始的,目前店内营业额还不到日常的一半。”西贝某店面的工作人员说。在北京西城区一家餐厅,虽然可以堂食,但一桌最多只能坐两人,哪怕是一家三口,也不能聚在一桌。
在日前的**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生活服务业要按照“分区分级、精准防控”原则复工复产。
目前,上海、杭州、成都、北京等城市已允许符合防疫条件的餐饮企业恢复堂食。大型连锁及商场内餐饮企业有不少已恢复堂食。一些城市实施了分级动态管理,如广州市以县(市、区)为单元划分防控区,根据疫情现状及发展态势分等级管理。
中国饭店协会研究院近日发布的《新冠疫情下中国餐饮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报告》显示,一些低风险地区的餐饮堂食企业逐步在复工,大型连锁餐饮企业的复工率近60%,高于平均值。但目前行业复工率较低,复工比例在30%以下的占93%,73%的餐企认为复工比例在10%以下。
防疫与复工如何同步推进
有着“烟火气息”的餐饮业复工是一座城市复苏的重要体现。餐饮行业提供的是面对面的服务,且易人员聚集,如何确保安全有序仍是第一要务。
此前,商务部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零售、餐饮企业在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经营服务防控指南,对经营服务规范、场所环境、服务提供、设备管理、外卖服务等方面作出安排。
——及时消毒。广州市对开放限制性堂食的,要求餐饮单位“每桌每批次顾客用餐后对桌椅立即进行消毒,再安排下一批次,间隔时间不低于10分钟”。北京的餐饮服务单位防控指引中,对消毒剂的有效氟含量、配制比例和时间作出了详细规定。
记者在北京一家商场的餐饮区看到,消毒酒精、免洗消毒液等用品已成为门店标配。顾客结束用餐后,店员会用酒精对桌椅等进行消毒。
——控制距离。广州市发文要求,餐饮单位开展限制性堂食服务的,大堂餐桌实际使用数量不超过平时的50%,不同餐桌之间距离不少于1米。
成都市小龙坎火锅春熙店曾是当地最火爆的火锅店之一,疫情前,几乎每天都有上百桌排队。店长王平告诉记者,按照要求,该店推行“特殊时期就餐服务”:火锅店隔一桌坐一桌,每桌客人不超过4人,每个区域只安排3名服务员,不提供包间服务,不接受排队。
——限制客流。记者注意到,北京多家餐厅均在门口贴有防控指引文件,并特意标出“禁止餐饮服务单位承办各类群体性聚餐活动”的规定。记者咨询多家店面,店员均表示“不接受三人及三人以上用餐”。
——登记信息。在广州一家名为“好客家”的店外,记者看到一张表格,上面填写了3月4日、5日所有用餐人的姓名、电话、体温、用餐时间等信息,其中4日共有19人用餐。
记者在多地调查发现,虽然绝大多数餐饮企业严格执行防疫安全规定,但也有个别餐饮店引导不当,引发群众聚集排队等现象,给复工复产敲响警钟。
记者在北京部分商圈走访发现,有些餐饮门店并不会认真测量顾客体温,有的小餐厅并无隔桌就餐的规定,餐桌及就餐人员之间无法保持一定距离。
“恢复元气”仍需“服务套餐”
低频堂食,来之不易。心理解封,仍需时日。记者走访了解到,目前餐饮企业仍面临复工成本高企、消费信心不足和防护物资缺乏等难题。
一家名为“猫在”的西餐厅店主说,目前店内订单数量约为平常的四分之一,租金和电价并无优惠政策,社保也在等政府出具体通知,“目前大多数店面都和我们一样,处于保本或轻微亏本状态。”
“整个过程要慢慢缓冲,恢复到以前的样子还需要时日。”四川省火锅协会执行会长严龙说,总体来说火锅店复工比例不高,因对营业规模、就餐人数、堂食间隔等有严格要求,部分餐厅开店反而赔本。
福建全省餐饮业从业人员11万,恢复营业面临口罩、消杀用品等防护物资紧缺问题。“这些物资靠单个企业申购很难满足需求,建议政府对餐饮业复工防护物资调配上予以统一安排,保障企业安全复工。”福建省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翁贵明说。
为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国家出台包括税收减免、降低电价、金融支持等在内的一系列支持政策,多地也通过各类举措助其尽快“恢复元气”。
6日,四川从加大融资支持力度、提升金融服务水平、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推进金融支持措施落地等四个方面提出9条措施,有针对性地帮助餐饮企业解决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遇到的困难。广东市场监管部门对复工率较低的餐饮行业给予行政指导,深圳、佛山等地的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帮助个体户购置口罩、红外体温计等。
业内人士建议,针对餐饮业复工难问题,还需政府、银行、企业多方合力,提供“服务套餐”,降低经营成本。翁贵明建议,国家可出台更多精准扶持政策,包括减税、减免垃圾处理费、租金、水电费等费用,给予专项补贴资金等。
广州市食尚国味饮食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尹江波表示,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协助企业精准对接企业团体用餐需求,让餐饮企业既能有效复工,也为其他行业的运转提供保障。
“此次疫情也给了行业一个反思的机会。”福建蜀都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文锐说,疫情期间不少餐企出于“自救”作出各种探索,包括售卖生鲜食材、和电商平台合作售卖半成品等,这些探索将为疫情过后的经营提供新的思路。(舒静?胡林果?袁秋岳?吴剑锋)
复工进度条:分区分级复工 堂食陆续解封
“这一个多月最想念的就是火锅。”3月2日,公司复工第一天,王先生一下班就和两位同事约着吃了顿火锅。在成都,这座将对火锅的热爱融于血液的城市,像王先生一样想念火锅的市民不在少数。
记者在成都街头走访发现,“低风险”区的不少火锅店开始恢复堂食,有的火锅店在门口贴出“隔桌就餐、限量接待、鼓励自提、支持外卖”的提示。
在广州市荔湾区一家商场内,一些餐饮店虽已营业,但顾客只能在门口点餐,打包带走,不提供堂食,且只推出部分菜品供选择。广州一家成都小吃店虽已开放堂食,但根据隔桌开放原则,餐厅中16张餐桌只开放了7张。
在北京,很多餐厅的堂食刚刚解封。“堂食是3月3日开始的,目前店内营业额还不到日常的一半。”西贝某店面的工作人员说。在北京西城区一家餐厅,虽然可以堂食,但一桌最多只能坐两人,哪怕是一家三口,也不能聚在一桌。
在日前的**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生活服务业要按照“分区分级、精准防控”原则复工复产。
目前,上海、杭州、成都、北京等城市已允许符合防疫条件的餐饮企业恢复堂食。大型连锁及商场内餐饮企业有不少已恢复堂食。一些城市实施了分级动态管理,如广州市以县(市、区)为单元划分防控区,根据疫情现状及发展态势分等级管理。
中国饭店协会研究院近日发布的《新冠疫情下中国餐饮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报告》显示,一些低风险地区的餐饮堂食企业逐步在复工,大型连锁餐饮企业的复工率近60%,高于平均值。但目前行业复工率较低,复工比例在30%以下的占93%,73%的餐企认为复工比例在10%以下。
防疫与复工如何同步推进
有着“烟火气息”的餐饮业复工是一座城市复苏的重要体现。餐饮行业提供的是面对面的服务,且易人员聚集,如何确保安全有序仍是第一要务。
此前,商务部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零售、餐饮企业在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经营服务防控指南,对经营服务规范、场所环境、服务提供、设备管理、外卖服务等方面作出安排。
——及时消毒。广州市对开放限制性堂食的,要求餐饮单位“每桌每批次顾客用餐后对桌椅立即进行消毒,再安排下一批次,间隔时间不低于10分钟”。北京的餐饮服务单位防控指引中,对消毒剂的有效氟含量、配制比例和时间作出了详细规定。
记者在北京一家商场的餐饮区看到,消毒酒精、免洗消毒液等用品已成为门店标配。顾客结束用餐后,店员会用酒精对桌椅等进行消毒。
——控制距离。广州市发文要求,餐饮单位开展限制性堂食服务的,大堂餐桌实际使用数量不超过平时的50%,不同餐桌之间距离不少于1米。
成都市小龙坎火锅春熙店曾是当地最火爆的火锅店之一,疫情前,几乎每天都有上百桌排队。店长王平告诉记者,按照要求,该店推行“特殊时期就餐服务”:火锅店隔一桌坐一桌,每桌客人不超过4人,每个区域只安排3名服务员,不提供包间服务,不接受排队。
——限制客流。记者注意到,北京多家餐厅均在门口贴有防控指引文件,并特意标出“禁止餐饮服务单位承办各类群体性聚餐活动”的规定。记者咨询多家店面,店员均表示“不接受三人及三人以上用餐”。
——登记信息。在广州一家名为“好客家”的店外,记者看到一张表格,上面填写了3月4日、5日所有用餐人的姓名、电话、体温、用餐时间等信息,其中4日共有19人用餐。
记者在多地调查发现,虽然绝大多数餐饮企业严格执行防疫安全规定,但也有个别餐饮店引导不当,引发群众聚集排队等现象,给复工复产敲响警钟。
记者在北京部分商圈走访发现,有些餐饮门店并不会认真测量顾客体温,有的小餐厅并无隔桌就餐的规定,餐桌及就餐人员之间无法保持一定距离。
“恢复元气”仍需“服务套餐”
低频堂食,来之不易。心理解封,仍需时日。记者走访了解到,目前餐饮企业仍面临复工成本高企、消费信心不足和防护物资缺乏等难题。
一家名为“猫在”的西餐厅店主说,目前店内订单数量约为平常的四分之一,租金和电价并无优惠政策,社保也在等政府出具体通知,“目前大多数店面都和我们一样,处于保本或轻微亏本状态。”
“整个过程要慢慢缓冲,恢复到以前的样子还需要时日。”四川省火锅协会执行会长严龙说,总体来说火锅店复工比例不高,因对营业规模、就餐人数、堂食间隔等有严格要求,部分餐厅开店反而赔本。
福建全省餐饮业从业人员11万,恢复营业面临口罩、消杀用品等防护物资紧缺问题。“这些物资靠单个企业申购很难满足需求,建议政府对餐饮业复工防护物资调配上予以统一安排,保障企业安全复工。”福建省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翁贵明说。
为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国家出台包括税收减免、降低电价、金融支持等在内的一系列支持政策,多地也通过各类举措助其尽快“恢复元气”。
6日,四川从加大融资支持力度、提升金融服务水平、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推进金融支持措施落地等四个方面提出9条措施,有针对性地帮助餐饮企业解决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遇到的困难。广东市场监管部门对复工率较低的餐饮行业给予行政指导,深圳、佛山等地的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帮助个体户购置口罩、红外体温计等。
业内人士建议,针对餐饮业复工难问题,还需政府、银行、企业多方合力,提供“服务套餐”,降低经营成本。翁贵明建议,国家可出台更多精准扶持政策,包括减税、减免垃圾处理费、租金、水电费等费用,给予专项补贴资金等。
广州市食尚国味饮食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尹江波表示,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协助企业精准对接企业团体用餐需求,让餐饮企业既能有效复工,也为其他行业的运转提供保障。
“此次疫情也给了行业一个反思的机会。”福建蜀都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文锐说,疫情期间不少餐企出于“自救”作出各种探索,包括售卖生鲜食材、和电商平台合作售卖半成品等,这些探索将为疫情过后的经营提供新的思路。(舒静?胡林果?袁秋岳?吴剑锋)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推荐阅读
2013-06-08
2013-07-21
2013-09-05
2013-07-22
2013-09-12
2013-09-08
2023-12-12
2013-06-08
2013-06-08
2023-01-27
最新资讯
- 1.打造开放合作的“灯塔”项目 让各方人员包括研发者和资本提供者都参与进来
- 2.打造鼓励创新的生态系统 市场规模与市场接近度等方面协同推进
- 3.来自全球13个国家的34位顶尖国际企业家共谋共促创新发展
- 4.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上海主会场活动在浦东世纪公园举行
- 5.首届“上证杯”上海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颁奖仪式在上海理工大学举行
- 6.秋分早晨上海最低气温在19℃—21℃ 是三个多月来最凉爽的一个早晨
- 7.第二届千年古镇(松江泗泾)龙舟邀请赛在泗泾古镇水域举行
- 8.30余名国际企业家齐聚上海 在上博东馆进行了一场中国文化探索之旅
- 9.第五届普陀人才节在半马苏河国际会议中心开幕
- 10.“大革命洪流与黄埔精神”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大学举行
- 11.2024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浦东分会场亮灯仪式在陆家嘴中心绿地举行
- 12.上海市1600余台防空警报(除虹桥、浦东机场地区外)同时鸣响
- 13.2024年版上海轨道交通网络示意图将逐步在全网车站、车厢内更新
- 14.2024感动上海年度人物推选活动”获奖名单日前揭晓
- 15.上海市正加大力度进行旧住房成套改造,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
- 16.去年部分市咨会成员们提出的建议已经逐步实现
- 17.第36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在北外滩世界会客厅拉开帷幕
- 18.“全球智慧聚宝盆伴上海发展”——访铁狮门公司高级顾问夏冠东
- 19.“上海出品”《何以中国》《万桥飞架——山水间的人类奇迹》双双斩获“星光奖”优秀电视纪录片奖
- 20.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等13家医疗机构被授予“上海市公立医院国际医疗旅游试点单位”牌匾
- 21.上海将做好“1+1+6+X”绿灰设施的建设与完善
- 22.今年第14号台风“普拉桑”已位于江苏省海安市境内 强度等级已降至热带低压
- 23.上海创自1978年有完整小时降水观测资料以来最大的6小时降水量
- 24.第四届全球创新创业峰会之金融支持人才创新创业论坛在上海举办
- 25.2024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将于9月27日至30日在上海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举行
- 26.上海市公安局海外人才直联平台正式启用 提升强化国际人才集聚效应
- 27.上海首次由五个新城联动举办2024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
- 28.打造国际化创新创业生态 上海全力优化人才服务体系
- 29.全球创新创业峰会选手们用亲身经历讲述“海聚英才”带来的改变
- 30.第四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峰会共吸引全球参赛项目约12000个
- 31.第四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峰会昨天上午在上海市开幕
- 32.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将作为上海全新的自主品牌自行车赛事在五个新城设赛段举行
- 33.第五届“观澜论坛”在浦东新区规划和公共艺术中心举行
- 34.2024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启动仪式在世界会客厅举行
- 35.上海各区组织不少于7天的集中役前教育 开展形式多样的欢送新兵活动
- 36.沪皖共建长三角(广德)康养基地签约仪式在安徽举行
- 37.沪苏湖高铁沿线最大新建站——上海松江站进入最后攻坚阶段
- 38.2024上海赛艇公开赛将于9月28日至9月29日在苏州河水域举办
- 39.上海将推动空间信息全面赋能经济、生活、治理数字化转型
- 40.以“穿越光年”为主题的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