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因智能好用火速“出圈”当代打工人陷入莫名的危机感
时间:2023-08-08 07:19 作者:admin 来源:兰州在线 返回首页
ChatGPT一夜爆火,这个被称为“最强AI”的应用程序不但可以与人自如对话,还能撰写文案、稿件、论文等等。这不免引起很多文字从业者的猜测和担忧。有人说,有了ChatGPT,记者、撰稿人、编辑都要失业了。文字爱好者也在怀疑,苦练文笔是否还有意义?
这种担忧不是没有道理,不少人尝试让ChatGPT写各种类型的文章,结果发现写出来的文章逻辑清晰,文笔流畅。但也有人发现,如果逐字逐句读下来,会发现AI生成的文章拼贴化十分严重,只是用同一个模板套进合适的句子,所以读起来中规中矩。
坚持学习,摆脱焦虑
作为科技与设计的完美结合,一经问世,ChatGPT因智能好用火速“出圈”。有人用其写商业文案,有人让它写述职报告,甚至还有人拿它写论文……伴随这项“黑科技”越来越多的功能被挖掘,当代打工人陷入莫名的危机感。
当我看到微软投资发布的聊天机器人自如模拟人类真实的语言行为,给用户带来超乎预期的交互体验。觉得新奇之余,也让我这个文字工作者感到些许不安。
人工智能真的可以取代文字工作者吗?在深度体验ChatGPT后,我暂时打消了这个疑虑。诚然,ChatGPT的确可以自动生成风格各异、可圈可点的文字,但前提是简单而精准的需求。较为复杂的需求,人工智能会因知识“盲区”,产生内容硬伤。
细品之下,我还发现这些文字总有似曾相识之处,杂糅诸多华美辞藻,模仿拼凑痕迹较明显,空有外壳,缺乏真实的感染力。让人眼前一亮的文字往往源于人间百味的真实体验与感知。纵然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工智能始终难以取代记者们走街串巷,用独到的新闻视角挖掘动人的鲜活故事;无法替代编辑日复一日斟字酌句,对每一篇发布稿件精心修改。生而为人,我们的创造力是无限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千回百转,“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大胆想象,“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自在洒脱,这些流传千古的诗句只能出自人类笔下。
人工智能不足惧,与其终日担忧被其取代,不如把格局打开,将人工智能作为终身学习使用的工具,进行信息搜寻、逻辑推理、归纳总结,转化为提升自身水平的效能。身处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拒绝焦虑,坚持学习永不过时。
董红
强劲对手与得力助手
ChatGPT既能写论文、又能写文案,还能写策划、写诗歌、写小说等。面对这样一个不断升级的强劲对手,不免会让许多人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产生担忧。
虽然ChatGPT的出现可能会对传统的文字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冲击,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文字从业者都会面临失业的风险。在我看来,ChatGPT扮演的角色更像是内容创作者的得力助手。我认为不该将AI技术的进步和文字的创作看成是竞争关系,ChatGPT只是一种自然语言处理工具。虽然这种技术可以让我们更快地生成文本,但专业领域的文章、论文等还是需要专业人员来完成。文字创作本身是一种创新和探索,需要在创作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以及结合生活经验,并输出观点,才能创作出真正有价值、触动人心的作品。而AI技术可以为创作者提供更多的灵感和可能性,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一定程度上辅助和提高创作效率。
此外,记者、编辑、撰稿人等职位的工作内容和要求与ChatGPT的应用并不完全一致。他们需要深入研究新闻报道的内容,了解行业动态,并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将信息传递给读者。
AI技术不能代替人类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以及人类与读者之间的情感联系。因此,文字工作者仍然可以通过提供独特的见解和故事来保持其价值。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具有充沛的情感及思想灵光的作品,价值将更加凸显。反之,没有自己的深入理解和创新能力,也许就会被ChatGPT和未来更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所淘汰。
李子瑶
觉醒,并破土而出
ChatGPT爆火网络,让无数打工人焦虑不已,部分文字从业者更觉得被替代,但有些人却从中看到了新的生机。
ChatGPT可怕吗?其实目前它还只是一个高端一点的搜索整合工具,它的原理是基于一个强大的信息库,将搜集来的信息,有逻辑地排列组合。即便它产出的内容让你窥见了一丝情感,那也只是东施效颦,缺乏新的观念和见解。
但它强大的学习力,却常常让我们人类望尘莫及。这让人不得不停下脚步思考,什么才是一个写作者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也许这得从“人类的发展”来思考。
人类经过三次工业革命的迭代,生活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经由历史的洗礼,几乎每个时代都会淘汰掉一批工种。在这其中的转换期,总有人感叹活着不易,但有些人却能乘风而起。那些喊着工作枯燥无趣、资源分配不均的人,却从未想过真地去改变。
改变意味着前进,我们可以勇敢地向新的领域、新的未来大步迈进,从变革中找到前人没有探寻过的方向。这种创新型的进步,是人工智能无法通过单一的学习和归纳得到的。
叔本华说过:“曾以为字写得好、文笔好、球打得好,或某一方面有特长就是有才华,后来才发现,灵魂的觉醒、思想的升华和人格的独立,才是真正的才华。”
ChatGPT的出现是一次大浪淘沙,也是一次文字的革新,而新芽能否破土而出,就看你能否觉醒。
孙管胤
文字不是“投喂”,而是慰藉
毕业至今十多年,每天和文字打交道,对码字这件事是又爱又恨,听闻ChatGPT可以替代人来写作,丝毫没有即将被淘汰的惶恐,竟然还有些期待,终于等来人工智能可以解放人类头脑的那一天。
然而,仔细想想又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有时工作忙起来,往往自嘲是一台无情的码字机器,但其实我内心深知,对写作的要求远不止此,付诸每一篇文章的心血和情感只有自己心知肚明,并非一个程序可以取而代之。
在我看来,写作不仅是流水账式的文字堆砌,而是一个思考、提升的过程。你要是在动笔前问我:你要写什么?这往往会让我深感焦虑,因为不到最终收笔,我自己都不知道最终呈现的是何效果。如果要让ChatGPT帮忙代劳,我也很难向它准确描述出,应该要写些什么内容。如此一来,ChatGPT能给我的,最多是一篇符合预期、中规中矩的文章,而不会出现一篇超出预期的佳作,这就失去了创作的终极意义。没有了打磨过程中的痛苦,也没有了最终成篇后的欣喜。
这份欣喜,不仅源于完成任务的成就感,更源于通过写作发现自我的意外收获。写作过程中,那种沉浸于心的绝佳体验,会帮助你发现更好的自己;而翻看多年前写的文章,往往会有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奇妙感觉,仿佛是和自己的一次久别重逢。
作者的这份思考与情感通过文字传递给读者,从而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与慰藉,正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文字的力量是无穷的,写作的修炼也没有尽头。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会独立思考,只要人类还在思考,就不会仅仅满足于机械化的“投喂”。
立言
辩证看ChatGPT
ChatGPT的诞生让人们感到惊讶,这个强大的AI能够在短时间内撰写出各种类型的文章,给文字从业者以及爱好者带来一丝担忧。
许多人觉得,ChatGPT只是一种“模板匹配”的方式,它没有真正认知到文字中蕴含的逻辑思维,也没有对文章进行深度理解,它只是根据输入的内容,将相关的句子加以组合,使之形成一篇文章。所以,ChatGPT生成的文章质量往往大打折扣,文章既不具有独到的思路,也毫无文字美感,简直是由千篇一律的模板拼凑而成,再加上句式和语法结构的简单重复,因而降低了文章的阅读体验。与ChatGPT相比,文字从业者和文字爱好者尤其是文学家,依旧占据优势。因为作为专业的文字从业者,他们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字积累和专业知识,而且掌握有效的写作技巧和格式,在文章表达中能够运用前沿的思维方式,使文章涵盖丰富的信息,同时又能够使之拥有优美的文采。
但不可否认,技术的革新是推动人类整体进步的必要之路,对于新技术,可以抱着批判的态度,但也需要辩证地去思考。有人对ChatGPT这类新技术嗤之以鼻,并认为这不过是加强版的Siri,我觉得有失偏颇。正如《三体》所说:“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人们已经不能在新的技术革命到来之前再度傲慢无比。就如同民国时期荒谬的马拉列车,有了铁路竟然还用马匹来拉列车。ChatGPT对于基本写作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的,它写出的文章逻辑清晰、结构精简,值得我们进一步学习探索。
技术决定未来,越是在突破性的时刻,越是要警醒自己,技术革新是全国乃至全球至关重要的一环,如何正确使用才是关键。
吴明浩
七嘴八舌
不得不承认,大批的文案工作者很普通,并非都有像海明威一样的才学,所以ChatGPT带来的威胁不小。
——接班人
ChatGPT不是传统的“一问一答”式机器人,而是有记忆的,能根据上下文作出回答,这是令我最震惊的,也令我有点慌张。
——Auguste
人工智能并不需要拥有“真正”的知识,只要让人能愉快地聊天就好。真正进行一些深度领域的探索,例如物理、数学、医学等,更加需要人来参与和创作,而AI可以帮助人类解放双手、提升效率。
——catrry
我认为ChatGPT基于现有的运作模式,始终无法取代人类的大脑和情感在文字创作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
——杜洁
作为文字从业者,并不需要过分地担心自己将会被取代,因为我们本就做着一份独具思想、依靠智慧的工作。文字爱好者也不必怀疑苦练文笔是否没有意义,因为机器输出的语言永远无法代替文字真正的魅力和力量。
——张溢尧
ChatGPT虽然能帮助我写论文,但它的论点并不新颖,所以最终的得分可能是“B”。如果要想拿到“A”,还需要自己的创新思维。
——维维
我们应该认识到,ChatGPT来了,要为它能够提高生产力欢欣鼓舞,不能因为AI的到来让大脑懈怠。我们更应该为驾驭、使用它而不断学习,为更加丰富美好的生活积极努力。
——王小满
这种担忧不是没有道理,不少人尝试让ChatGPT写各种类型的文章,结果发现写出来的文章逻辑清晰,文笔流畅。但也有人发现,如果逐字逐句读下来,会发现AI生成的文章拼贴化十分严重,只是用同一个模板套进合适的句子,所以读起来中规中矩。
坚持学习,摆脱焦虑
作为科技与设计的完美结合,一经问世,ChatGPT因智能好用火速“出圈”。有人用其写商业文案,有人让它写述职报告,甚至还有人拿它写论文……伴随这项“黑科技”越来越多的功能被挖掘,当代打工人陷入莫名的危机感。
当我看到微软投资发布的聊天机器人自如模拟人类真实的语言行为,给用户带来超乎预期的交互体验。觉得新奇之余,也让我这个文字工作者感到些许不安。
人工智能真的可以取代文字工作者吗?在深度体验ChatGPT后,我暂时打消了这个疑虑。诚然,ChatGPT的确可以自动生成风格各异、可圈可点的文字,但前提是简单而精准的需求。较为复杂的需求,人工智能会因知识“盲区”,产生内容硬伤。
细品之下,我还发现这些文字总有似曾相识之处,杂糅诸多华美辞藻,模仿拼凑痕迹较明显,空有外壳,缺乏真实的感染力。让人眼前一亮的文字往往源于人间百味的真实体验与感知。纵然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工智能始终难以取代记者们走街串巷,用独到的新闻视角挖掘动人的鲜活故事;无法替代编辑日复一日斟字酌句,对每一篇发布稿件精心修改。生而为人,我们的创造力是无限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千回百转,“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大胆想象,“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自在洒脱,这些流传千古的诗句只能出自人类笔下。
人工智能不足惧,与其终日担忧被其取代,不如把格局打开,将人工智能作为终身学习使用的工具,进行信息搜寻、逻辑推理、归纳总结,转化为提升自身水平的效能。身处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拒绝焦虑,坚持学习永不过时。
董红
强劲对手与得力助手
ChatGPT既能写论文、又能写文案,还能写策划、写诗歌、写小说等。面对这样一个不断升级的强劲对手,不免会让许多人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产生担忧。
虽然ChatGPT的出现可能会对传统的文字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冲击,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文字从业者都会面临失业的风险。在我看来,ChatGPT扮演的角色更像是内容创作者的得力助手。我认为不该将AI技术的进步和文字的创作看成是竞争关系,ChatGPT只是一种自然语言处理工具。虽然这种技术可以让我们更快地生成文本,但专业领域的文章、论文等还是需要专业人员来完成。文字创作本身是一种创新和探索,需要在创作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以及结合生活经验,并输出观点,才能创作出真正有价值、触动人心的作品。而AI技术可以为创作者提供更多的灵感和可能性,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一定程度上辅助和提高创作效率。
此外,记者、编辑、撰稿人等职位的工作内容和要求与ChatGPT的应用并不完全一致。他们需要深入研究新闻报道的内容,了解行业动态,并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将信息传递给读者。
AI技术不能代替人类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以及人类与读者之间的情感联系。因此,文字工作者仍然可以通过提供独特的见解和故事来保持其价值。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具有充沛的情感及思想灵光的作品,价值将更加凸显。反之,没有自己的深入理解和创新能力,也许就会被ChatGPT和未来更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所淘汰。
李子瑶
觉醒,并破土而出
ChatGPT爆火网络,让无数打工人焦虑不已,部分文字从业者更觉得被替代,但有些人却从中看到了新的生机。
ChatGPT可怕吗?其实目前它还只是一个高端一点的搜索整合工具,它的原理是基于一个强大的信息库,将搜集来的信息,有逻辑地排列组合。即便它产出的内容让你窥见了一丝情感,那也只是东施效颦,缺乏新的观念和见解。
但它强大的学习力,却常常让我们人类望尘莫及。这让人不得不停下脚步思考,什么才是一个写作者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也许这得从“人类的发展”来思考。
人类经过三次工业革命的迭代,生活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经由历史的洗礼,几乎每个时代都会淘汰掉一批工种。在这其中的转换期,总有人感叹活着不易,但有些人却能乘风而起。那些喊着工作枯燥无趣、资源分配不均的人,却从未想过真地去改变。
改变意味着前进,我们可以勇敢地向新的领域、新的未来大步迈进,从变革中找到前人没有探寻过的方向。这种创新型的进步,是人工智能无法通过单一的学习和归纳得到的。
叔本华说过:“曾以为字写得好、文笔好、球打得好,或某一方面有特长就是有才华,后来才发现,灵魂的觉醒、思想的升华和人格的独立,才是真正的才华。”
ChatGPT的出现是一次大浪淘沙,也是一次文字的革新,而新芽能否破土而出,就看你能否觉醒。
孙管胤
文字不是“投喂”,而是慰藉
毕业至今十多年,每天和文字打交道,对码字这件事是又爱又恨,听闻ChatGPT可以替代人来写作,丝毫没有即将被淘汰的惶恐,竟然还有些期待,终于等来人工智能可以解放人类头脑的那一天。
然而,仔细想想又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有时工作忙起来,往往自嘲是一台无情的码字机器,但其实我内心深知,对写作的要求远不止此,付诸每一篇文章的心血和情感只有自己心知肚明,并非一个程序可以取而代之。
在我看来,写作不仅是流水账式的文字堆砌,而是一个思考、提升的过程。你要是在动笔前问我:你要写什么?这往往会让我深感焦虑,因为不到最终收笔,我自己都不知道最终呈现的是何效果。如果要让ChatGPT帮忙代劳,我也很难向它准确描述出,应该要写些什么内容。如此一来,ChatGPT能给我的,最多是一篇符合预期、中规中矩的文章,而不会出现一篇超出预期的佳作,这就失去了创作的终极意义。没有了打磨过程中的痛苦,也没有了最终成篇后的欣喜。
这份欣喜,不仅源于完成任务的成就感,更源于通过写作发现自我的意外收获。写作过程中,那种沉浸于心的绝佳体验,会帮助你发现更好的自己;而翻看多年前写的文章,往往会有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奇妙感觉,仿佛是和自己的一次久别重逢。
作者的这份思考与情感通过文字传递给读者,从而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与慰藉,正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文字的力量是无穷的,写作的修炼也没有尽头。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会独立思考,只要人类还在思考,就不会仅仅满足于机械化的“投喂”。
立言
辩证看ChatGPT
ChatGPT的诞生让人们感到惊讶,这个强大的AI能够在短时间内撰写出各种类型的文章,给文字从业者以及爱好者带来一丝担忧。
许多人觉得,ChatGPT只是一种“模板匹配”的方式,它没有真正认知到文字中蕴含的逻辑思维,也没有对文章进行深度理解,它只是根据输入的内容,将相关的句子加以组合,使之形成一篇文章。所以,ChatGPT生成的文章质量往往大打折扣,文章既不具有独到的思路,也毫无文字美感,简直是由千篇一律的模板拼凑而成,再加上句式和语法结构的简单重复,因而降低了文章的阅读体验。与ChatGPT相比,文字从业者和文字爱好者尤其是文学家,依旧占据优势。因为作为专业的文字从业者,他们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字积累和专业知识,而且掌握有效的写作技巧和格式,在文章表达中能够运用前沿的思维方式,使文章涵盖丰富的信息,同时又能够使之拥有优美的文采。
但不可否认,技术的革新是推动人类整体进步的必要之路,对于新技术,可以抱着批判的态度,但也需要辩证地去思考。有人对ChatGPT这类新技术嗤之以鼻,并认为这不过是加强版的Siri,我觉得有失偏颇。正如《三体》所说:“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人们已经不能在新的技术革命到来之前再度傲慢无比。就如同民国时期荒谬的马拉列车,有了铁路竟然还用马匹来拉列车。ChatGPT对于基本写作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的,它写出的文章逻辑清晰、结构精简,值得我们进一步学习探索。
技术决定未来,越是在突破性的时刻,越是要警醒自己,技术革新是全国乃至全球至关重要的一环,如何正确使用才是关键。
吴明浩
七嘴八舌
不得不承认,大批的文案工作者很普通,并非都有像海明威一样的才学,所以ChatGPT带来的威胁不小。
——接班人
ChatGPT不是传统的“一问一答”式机器人,而是有记忆的,能根据上下文作出回答,这是令我最震惊的,也令我有点慌张。
——Auguste
人工智能并不需要拥有“真正”的知识,只要让人能愉快地聊天就好。真正进行一些深度领域的探索,例如物理、数学、医学等,更加需要人来参与和创作,而AI可以帮助人类解放双手、提升效率。
——catrry
我认为ChatGPT基于现有的运作模式,始终无法取代人类的大脑和情感在文字创作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
——杜洁
作为文字从业者,并不需要过分地担心自己将会被取代,因为我们本就做着一份独具思想、依靠智慧的工作。文字爱好者也不必怀疑苦练文笔是否没有意义,因为机器输出的语言永远无法代替文字真正的魅力和力量。
——张溢尧
ChatGPT虽然能帮助我写论文,但它的论点并不新颖,所以最终的得分可能是“B”。如果要想拿到“A”,还需要自己的创新思维。
——维维
我们应该认识到,ChatGPT来了,要为它能够提高生产力欢欣鼓舞,不能因为AI的到来让大脑懈怠。我们更应该为驾驭、使用它而不断学习,为更加丰富美好的生活积极努力。
——王小满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推荐阅读
2013-09-05
2013-09-12
2013-06-08
2013-07-22
2023-01-27
2013-09-08
2013-06-08
2013-07-21
2023-12-12
2013-06-08
最新资讯
- 1.打造开放合作的“灯塔”项目 让各方人员包括研发者和资本提供者都参与进来
- 2.打造鼓励创新的生态系统 市场规模与市场接近度等方面协同推进
- 3.来自全球13个国家的34位顶尖国际企业家共谋共促创新发展
- 4.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上海主会场活动在浦东世纪公园举行
- 5.首届“上证杯”上海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颁奖仪式在上海理工大学举行
- 6.秋分早晨上海最低气温在19℃—21℃ 是三个多月来最凉爽的一个早晨
- 7.第二届千年古镇(松江泗泾)龙舟邀请赛在泗泾古镇水域举行
- 8.30余名国际企业家齐聚上海 在上博东馆进行了一场中国文化探索之旅
- 9.第五届普陀人才节在半马苏河国际会议中心开幕
- 10.“大革命洪流与黄埔精神”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大学举行
- 11.2024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浦东分会场亮灯仪式在陆家嘴中心绿地举行
- 12.上海市1600余台防空警报(除虹桥、浦东机场地区外)同时鸣响
- 13.2024年版上海轨道交通网络示意图将逐步在全网车站、车厢内更新
- 14.2024感动上海年度人物推选活动”获奖名单日前揭晓
- 15.上海市正加大力度进行旧住房成套改造,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
- 16.去年部分市咨会成员们提出的建议已经逐步实现
- 17.第36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在北外滩世界会客厅拉开帷幕
- 18.“全球智慧聚宝盆伴上海发展”——访铁狮门公司高级顾问夏冠东
- 19.“上海出品”《何以中国》《万桥飞架——山水间的人类奇迹》双双斩获“星光奖”优秀电视纪录片奖
- 20.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等13家医疗机构被授予“上海市公立医院国际医疗旅游试点单位”牌匾
- 21.上海将做好“1+1+6+X”绿灰设施的建设与完善
- 22.今年第14号台风“普拉桑”已位于江苏省海安市境内 强度等级已降至热带低压
- 23.上海创自1978年有完整小时降水观测资料以来最大的6小时降水量
- 24.第四届全球创新创业峰会之金融支持人才创新创业论坛在上海举办
- 25.2024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将于9月27日至30日在上海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举行
- 26.上海市公安局海外人才直联平台正式启用 提升强化国际人才集聚效应
- 27.上海首次由五个新城联动举办2024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
- 28.打造国际化创新创业生态 上海全力优化人才服务体系
- 29.全球创新创业峰会选手们用亲身经历讲述“海聚英才”带来的改变
- 30.第四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峰会共吸引全球参赛项目约12000个
- 31.第四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峰会昨天上午在上海市开幕
- 32.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将作为上海全新的自主品牌自行车赛事在五个新城设赛段举行
- 33.第五届“观澜论坛”在浦东新区规划和公共艺术中心举行
- 34.2024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启动仪式在世界会客厅举行
- 35.上海各区组织不少于7天的集中役前教育 开展形式多样的欢送新兵活动
- 36.沪皖共建长三角(广德)康养基地签约仪式在安徽举行
- 37.沪苏湖高铁沿线最大新建站——上海松江站进入最后攻坚阶段
- 38.2024上海赛艇公开赛将于9月28日至9月29日在苏州河水域举办
- 39.上海将推动空间信息全面赋能经济、生活、治理数字化转型
- 40.以“穿越光年”为主题的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