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因智能好用火速“出圈”当代打工人陷入莫名的危机感

时间:2023-08-08 07:19   作者:admin  来源:兰州在线       返回首页
  ChatGPT一夜爆火,这个被称为“最强AI”的应用程序不但可以与人自如对话,还能撰写文案、稿件、论文等等。这不免引起很多文字从业者的猜测和担忧。有人说,有了ChatGPT,记者、撰稿人、编辑都要失业了。文字爱好者也在怀疑,苦练文笔是否还有意义?

  这种担忧不是没有道理,不少人尝试让ChatGPT写各种类型的文章,结果发现写出来的文章逻辑清晰,文笔流畅。但也有人发现,如果逐字逐句读下来,会发现AI生成的文章拼贴化十分严重,只是用同一个模板套进合适的句子,所以读起来中规中矩。

  坚持学习,摆脱焦虑

  作为科技与设计的完美结合,一经问世,ChatGPT因智能好用火速“出圈”。有人用其写商业文案,有人让它写述职报告,甚至还有人拿它写论文……伴随这项“黑科技”越来越多的功能被挖掘,当代打工人陷入莫名的危机感。

  当我看到微软投资发布的聊天机器人自如模拟人类真实的语言行为,给用户带来超乎预期的交互体验。觉得新奇之余,也让我这个文字工作者感到些许不安。

  人工智能真的可以取代文字工作者吗?在深度体验ChatGPT后,我暂时打消了这个疑虑。诚然,ChatGPT的确可以自动生成风格各异、可圈可点的文字,但前提是简单而精准的需求。较为复杂的需求,人工智能会因知识“盲区”,产生内容硬伤。

  细品之下,我还发现这些文字总有似曾相识之处,杂糅诸多华美辞藻,模仿拼凑痕迹较明显,空有外壳,缺乏真实的感染力。让人眼前一亮的文字往往源于人间百味的真实体验与感知。纵然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工智能始终难以取代记者们走街串巷,用独到的新闻视角挖掘动人的鲜活故事;无法替代编辑日复一日斟字酌句,对每一篇发布稿件精心修改。生而为人,我们的创造力是无限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千回百转,“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大胆想象,“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自在洒脱,这些流传千古的诗句只能出自人类笔下。

  人工智能不足惧,与其终日担忧被其取代,不如把格局打开,将人工智能作为终身学习使用的工具,进行信息搜寻、逻辑推理、归纳总结,转化为提升自身水平的效能。身处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拒绝焦虑,坚持学习永不过时。

  董红

  强劲对手与得力助手

  ChatGPT既能写论文、又能写文案,还能写策划、写诗歌、写小说等。面对这样一个不断升级的强劲对手,不免会让许多人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产生担忧。

  虽然ChatGPT的出现可能会对传统的文字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冲击,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文字从业者都会面临失业的风险。在我看来,ChatGPT扮演的角色更像是内容创作者的得力助手。我认为不该将AI技术的进步和文字的创作看成是竞争关系,ChatGPT只是一种自然语言处理工具。虽然这种技术可以让我们更快地生成文本,但专业领域的文章、论文等还是需要专业人员来完成。文字创作本身是一种创新和探索,需要在创作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以及结合生活经验,并输出观点,才能创作出真正有价值、触动人心的作品。而AI技术可以为创作者提供更多的灵感和可能性,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一定程度上辅助和提高创作效率。

  此外,记者、编辑、撰稿人等职位的工作内容和要求与ChatGPT的应用并不完全一致。他们需要深入研究新闻报道的内容,了解行业动态,并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将信息传递给读者。

  AI技术不能代替人类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以及人类与读者之间的情感联系。因此,文字工作者仍然可以通过提供独特的见解和故事来保持其价值。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具有充沛的情感及思想灵光的作品,价值将更加凸显。反之,没有自己的深入理解和创新能力,也许就会被ChatGPT和未来更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所淘汰。

  李子瑶

  觉醒,并破土而出

  ChatGPT爆火网络,让无数打工人焦虑不已,部分文字从业者更觉得被替代,但有些人却从中看到了新的生机。

  ChatGPT可怕吗?其实目前它还只是一个高端一点的搜索整合工具,它的原理是基于一个强大的信息库,将搜集来的信息,有逻辑地排列组合。即便它产出的内容让你窥见了一丝情感,那也只是东施效颦,缺乏新的观念和见解。

  但它强大的学习力,却常常让我们人类望尘莫及。这让人不得不停下脚步思考,什么才是一个写作者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也许这得从“人类的发展”来思考。

  人类经过三次工业革命的迭代,生活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经由历史的洗礼,几乎每个时代都会淘汰掉一批工种。在这其中的转换期,总有人感叹活着不易,但有些人却能乘风而起。那些喊着工作枯燥无趣、资源分配不均的人,却从未想过真地去改变。

  改变意味着前进,我们可以勇敢地向新的领域、新的未来大步迈进,从变革中找到前人没有探寻过的方向。这种创新型的进步,是人工智能无法通过单一的学习和归纳得到的。

  叔本华说过:“曾以为字写得好、文笔好、球打得好,或某一方面有特长就是有才华,后来才发现,灵魂的觉醒、思想的升华和人格的独立,才是真正的才华。”

  ChatGPT的出现是一次大浪淘沙,也是一次文字的革新,而新芽能否破土而出,就看你能否觉醒。

  孙管胤

  文字不是“投喂”,而是慰藉

  毕业至今十多年,每天和文字打交道,对码字这件事是又爱又恨,听闻ChatGPT可以替代人来写作,丝毫没有即将被淘汰的惶恐,竟然还有些期待,终于等来人工智能可以解放人类头脑的那一天。

  然而,仔细想想又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有时工作忙起来,往往自嘲是一台无情的码字机器,但其实我内心深知,对写作的要求远不止此,付诸每一篇文章的心血和情感只有自己心知肚明,并非一个程序可以取而代之。

  在我看来,写作不仅是流水账式的文字堆砌,而是一个思考、提升的过程。你要是在动笔前问我:你要写什么?这往往会让我深感焦虑,因为不到最终收笔,我自己都不知道最终呈现的是何效果。如果要让ChatGPT帮忙代劳,我也很难向它准确描述出,应该要写些什么内容。如此一来,ChatGPT能给我的,最多是一篇符合预期、中规中矩的文章,而不会出现一篇超出预期的佳作,这就失去了创作的终极意义。没有了打磨过程中的痛苦,也没有了最终成篇后的欣喜。

  这份欣喜,不仅源于完成任务的成就感,更源于通过写作发现自我的意外收获。写作过程中,那种沉浸于心的绝佳体验,会帮助你发现更好的自己;而翻看多年前写的文章,往往会有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奇妙感觉,仿佛是和自己的一次久别重逢。

  作者的这份思考与情感通过文字传递给读者,从而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与慰藉,正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文字的力量是无穷的,写作的修炼也没有尽头。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会独立思考,只要人类还在思考,就不会仅仅满足于机械化的“投喂”。

  立言

  辩证看ChatGPT

  ChatGPT的诞生让人们感到惊讶,这个强大的AI能够在短时间内撰写出各种类型的文章,给文字从业者以及爱好者带来一丝担忧。

  许多人觉得,ChatGPT只是一种“模板匹配”的方式,它没有真正认知到文字中蕴含的逻辑思维,也没有对文章进行深度理解,它只是根据输入的内容,将相关的句子加以组合,使之形成一篇文章。所以,ChatGPT生成的文章质量往往大打折扣,文章既不具有独到的思路,也毫无文字美感,简直是由千篇一律的模板拼凑而成,再加上句式和语法结构的简单重复,因而降低了文章的阅读体验。与ChatGPT相比,文字从业者和文字爱好者尤其是文学家,依旧占据优势。因为作为专业的文字从业者,他们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字积累和专业知识,而且掌握有效的写作技巧和格式,在文章表达中能够运用前沿的思维方式,使文章涵盖丰富的信息,同时又能够使之拥有优美的文采。

  但不可否认,技术的革新是推动人类整体进步的必要之路,对于新技术,可以抱着批判的态度,但也需要辩证地去思考。有人对ChatGPT这类新技术嗤之以鼻,并认为这不过是加强版的Siri,我觉得有失偏颇。正如《三体》所说:“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人们已经不能在新的技术革命到来之前再度傲慢无比。就如同民国时期荒谬的马拉列车,有了铁路竟然还用马匹来拉列车。ChatGPT对于基本写作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的,它写出的文章逻辑清晰、结构精简,值得我们进一步学习探索。

  技术决定未来,越是在突破性的时刻,越是要警醒自己,技术革新是全国乃至全球至关重要的一环,如何正确使用才是关键。

  吴明浩

  七嘴八舌

  不得不承认,大批的文案工作者很普通,并非都有像海明威一样的才学,所以ChatGPT带来的威胁不小。

  ——接班人

  ChatGPT不是传统的“一问一答”式机器人,而是有记忆的,能根据上下文作出回答,这是令我最震惊的,也令我有点慌张。

  ——Auguste

  人工智能并不需要拥有“真正”的知识,只要让人能愉快地聊天就好。真正进行一些深度领域的探索,例如物理、数学、医学等,更加需要人来参与和创作,而AI可以帮助人类解放双手、提升效率。

  ——catrry

  我认为ChatGPT基于现有的运作模式,始终无法取代人类的大脑和情感在文字创作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

  ——杜洁

  作为文字从业者,并不需要过分地担心自己将会被取代,因为我们本就做着一份独具思想、依靠智慧的工作。文字爱好者也不必怀疑苦练文笔是否没有意义,因为机器输出的语言永远无法代替文字真正的魅力和力量。

  ——张溢尧

  ChatGPT虽然能帮助我写论文,但它的论点并不新颖,所以最终的得分可能是“B”。如果要想拿到“A”,还需要自己的创新思维。

  ——维维

  我们应该认识到,ChatGPT来了,要为它能够提高生产力欢欣鼓舞,不能因为AI的到来让大脑懈怠。我们更应该为驾驭、使用它而不断学习,为更加丰富美好的生活积极努力。

  ——王小满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备案:冀ICP备18014129号-10
 东方广播网 
©1996- 涿州市国谕广告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