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再创新高,就业压力只增不减

时间:2023-08-11 07:53   作者:admin  来源:东方广播网       返回首页
  春季,是毕业生求职的高峰期。面对求职的压力,越来越多的毕业生秉持务实态度,选择去基层或者一线生产岗位工作,以此积累经验。当然,也有人眼光高远“不将就”,坚持自己的梦想,只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希望能真正发挥自己的特长。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先“养活”自己?还是追求理想?

  懂得取舍,找到人生的坐标系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走出校园的首份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未来的就业方向,需慎之又慎。每个人都应该综合考虑当下就业环境,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选择,找到人生的坐标系,脚踏实地,深耕热爱的领域,打拼一番事业。

  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大多数人希望专业对口、待遇优厚、发展前景广阔,最好还离家近。诚然,怀着力求十全十美的求职心态无可厚非。然而,学会审时度势,适当调整自己的期望值,懂得取舍,妥善处理好职业理想和现实需求的矛盾更为关键。

  从中文系毕业后,我给自己的定位是从事文字方面的工作,倾向来沪发展。在人才交流市场求职时,我的目标很明确,基本锁定上海几家互联网大厂展位,较为关注文案策划、品牌管理等职位的招聘需求。通常这类公司将职业经验作为很重要的考量标准,同等学历更青睐有相关从业经验的人员。数次铩羽而归后,我逐渐放平心态,把目光转向那些规模不大的创业型企业,并成功通过一家位于苏州工业园区、主营人工智能的初创公司的面试,顺利入职营销服务部,主要负责产品发布前期的市场推广文案。在创业公司工作,挫败感和成就感并存,是一个不断迎接挑战、提升能力和收获经验的过程。事实证明,这段工作经历成为我简历上亮丽的一笔,让我后续职业发展有了底气。

  毕业后求职是追求一步到位,还是循序渐进?答案因人而异。若一时与心仪的工作失之交臂,不妨改变方向,先找到一份与之相关的工作,在积累经验的同时,洞察市场需求,树立职场信心,总会柳暗花明。

  董红

  不求“高大上”,只要“够得着”

  作为2023届的毕业生,就业迫在眉睫,不得不开始关注自己的就业大事。

  翻看新闻,2023届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再创新高,就业压力只增不减,企业“招工难”和毕业生“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在网上,也出现不少有关“求职难”的声音,有多个高校的高材生去争取一个基础岗位的;有作为重点高校毕业生不满自己的工资和待遇的;有投了很多份简历但回音寥寥无几的。观察我身边的同学,也有不少人放弃“海投”式求职,投入到考研、考公大军中去。

  作为一个没有太多实习经验和社会经验、实践能力不足的“双非”高校大学生,我认为求职时最重要的是放平心态,选择目前能够“够得着”的工作。放平心态,不要太在意一开始的工资金额和职位高低。选择“够得着”的工作,就是先选择与自己所学专业或已有能力相匹配的工作。比如我是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所以第一份实习工作选择了与运用文字能力有关的宣传类工作。对于能力欠缺的求职者,在“够得着”的工作和自己的目标岗位之间会存在一定的距离,这需要我们在“够得着”的工作中勤恳学习,甚至在业余时间补充相关知识,脚踏实地一步步培养自己目标岗位所需要的能力,从而最终达到目标。

  对于不太明确自己未来职业方向的求职者,可以多从不同的岗位中获得工作经验,在工作中发现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所在。对于已经有自己一番热爱的求职者,大可以将自己的爱好发扬光大,提升专业能力至出类拔萃的高度,从而将爱好发展成职业。

  在我看来,求职岗位必须要和自己的能力水平相匹配,摒弃“一步到位”的思想观念,抱着成长的心态求职,才是可取的求职态度。

  杜洁

  立足当下才能把握未来

  近日,逛书店的时候,我无意间看到一本书《等一朵花开》,这是漫画家小林的代表作。作者立志做摄影界书法最美的段子手,漫画界文笔最好的美食家,然而他毕业于临床医学系。书中写道:经常会收到年轻读者一些类似的提问“毕业几年,很讨厌目前一潭死水的工作,工资也很低,很想做一些改变,去过更精彩更丰富的人生,但又无力改变现状,该怎么办?”他的答案通常是这样:“要先做好必须要做的事,活下来,才有机会去做喜欢的事,走出去。”

  找到自己所热爱的,并且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是幸福的,但这种幸福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幸运得到的。为了生活和责任,迫于现实和各种各样的原因,也许我们无法从事心仪的工作,但依然可以从已经在做的事情里找到乐趣,或者是给自己留更多关于生活的空间。工作本身是一件非常专业且中性的事,并不是只有想象中的美好,摆正心态非常重要。

  就像作者说的那样,“诗和远方的田野”谁都想拥有,但你得先具备走的能力。要想走出去,你先得活下来。没有人一步就能抵达多高、多远之地,只有去经历更多的锻炼,拥有更多的经验,逐渐明确方向,才能够最终找到自己的归属和价值。

  提到选择,我总能想起弗罗斯特在《未选择的路》中写下的诗句:“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漫漫人生中,所有人都有两段路要走,走好你必须走的那段路,才有机会走你想走的那段路。不管走哪段路,只要努力地走,都是在为自己的人生画一张越来越清晰的画。

  李子瑶

  循序渐进走上理想岗位

  对于职业,大家心中都有自己的目标和期待,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步入社会的时候,往往由于很多客观原因,并不能得偿所愿,我更倾向于循序渐进走上自己的理想岗位。

  在学生阶段,我们可以利用节假日和寒暑假进行实习,去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在工作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人生如棋,紧要处就是几步,在年轻的时候,我们就要把握好自己人生的每一步。

  毕业之后,我们可以先选择一份不那么完美的工作,不断积累社会经验,因为所有的经历都是财富。与校园生活比起来,职场更为重视的是沟通的技巧,毕竟工作时所遇到的人不会像老师和同学一样包容你。如何进行有效沟通,如何言简意赅地和客户沟通,如何应对客户的各种要求?应对这些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工作,是极具挑战性的一件事。

  现在的我已经参加工作多年,成为了一名水务人。但是我深刻认识到要保持“终身学习”的理念。因为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只有不断地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适应岗位的需要。如果仅仅因为找到了工作,可以养活自己,满足于现状,就会犹如“温水煮青蛙”,在不知不觉中迷失方向而停滞不前。我认为任何看似简单的工作中,都包含着不简单的能力。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发挥着自己的工匠精神,不断地深耕细作,一定能取得不错的成就,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人生如一条螺旋上升的曲线,不求速胜,但求慢赢。繁花锦簇都需要一个过程,不如循序渐进走上自己的理想岗位。

  陈琪

  总会遇见的春天

  每年看到大批毕业生找工作时,就想起我当年找工作的情景。

  那些年,网络不发达,缺乏前辈指导,信息不畅通,且自我定位不清晰,让我吃了很多苦、走了很多弯路,但也汲取了一些经验和教训。

  先“养活”自己还是一步到位?其实不可一概而论,每个人性格、能力、资源、追求都不同。拿我自身来说,没有经济支持、资质平平、缺乏早期的规划,毕业之后就选择了先“养活”自己,来到四线城市,找了一份看起来和我学历、能力“不匹配”岗位。这几年里,我没有自暴自弃,反而立足岗位不断钻研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5年后,赢得了在上海的一个令我满意的offer,也安家落户成为新上海人。

  当看到那些一毕业就月薪过万的年轻小伙伴,我心里也很是羡慕。如果我提前一年做好职业规划、毕业的时候自信大胆一些,会不会少走弯路?但想起自己一步步辛苦踏出来的路,也有些许自豪。对于找工作,很多小伙伴在大学时代疏于学习,有的沉迷于网络或者是交际,到毕业的时候才发现一无所长,当看到有的同学一毕业就进入大企业工作,徒有羡慕;还有的抱怨没有资源和人脉,不愿意从基层干起,工作挑三拣四,在怨天尤人中荒废了大好时光。

  现实告诉我们,无论什么条件和起点,都要首先做好自己,珍惜学生时代的时光,多学知识技能、提早规划、找准定位,哪怕一时失意走了弯路,不必懊恼,正如一句话所说:“种下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只要持续努力,就总会遇到属于自己的春天。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备案:冀ICP备18014129号-10
 东方广播网 
©1996- 涿州市国谕广告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