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清味甘中享受茶韵联趣,自得其乐,是一种精神和文化享受

时间:2023-08-16 20:52   作者:admin  来源:东方广播网       返回首页

茶是中国的一种特产,对联则为“最具中国文学特色”的一种体裁。在民间的茶馆、茶园、茶楼、茶坊、寺院的茶寮,商贸的茶铺,多有文人墨客所撰的茶楹联对茶的赞美。在香清味甘中享受茶韵联趣,自得其乐,是一种精神和文化享受。  

“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清末民初,西湖之滨有藕香居茶室,挂着这幅东坡居士的集名茶联。茶联将美丽的西湖和芬芳的茶香都拟人化。如今杭州的不少茶室、茶馆都喜欢挂此妙联。

“花笺茗碗香千载,云影波光活一楼。”这是清代著名书法家何绍基为望江楼薛涛井旁同庆阁茶馆撰写的对联,将人、事、楼、景融入其中,令人回味无穷。“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此联挂于台北陆羽茶艺中心,出于明代大儒陈白沙之笔,可谓立身处世的格言,虽无一个“茶”字,却隐含茶的精髓:宁静养性,淡泊修身。

“坐,请坐,请上坐。茶,泡茶,泡好茶。”此联出于一段茶事趣闻——《新世说·宠礼》的作者阮元大学士偶游扬州平山堂,见寺僧正据案书联,阮元旁立观看,僧便冷冷地说了声“坐”,并向小沙弥挥了挥手道:“茶。”书罢,僧问其姓,告以姓阮,僧以为是阮氏族人,态稍恭,延入内室,呼曰“请坐”,并令“泡茶”。坐定请名,对曰:“阮元。”僧惶恐,连声曰“请上坐”,再令“泡好茶”。将辞,备纸笔,乞题对。阮即书此联。从此,“茶与坐”成为讥讽势利小人的妙对趣联。  

“得与天下同其乐,不可一日无此君。”此为杭州“茶人之家”迎客轩门联,措辞含蓄,读来有“无茶胜有茶”之感。其下联出自有关乾隆皇帝的一则故事:平生嗜茶的乾隆是一位寿君,他85岁让位于嘉庆时,一老臣惋惜道“国不可一日无君”,乾隆大笑曰“君不可一日无茶”。

“诸君能知味者,此地可避秦无。”此为桃源茶馆联。上联称赞茶客都是善品茗、知茶味的人。下联化用“寻得桃源可避秦”的诗句,暗扣茶馆名,称此地为世外桃源,一壶在手,万事全丢。“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这是成都青城山天师洞斋堂联,为郑燮所题。青城山产茶,寺内苍松森森,翠竹万竿。就地取材,扫来竹叶足以烹茶,劈碎松根可煮菜根。清茶粗食美,淡泊菜根香,毫无藻饰,颇有山林野趣。

“山好好,水好好,入亭一笑无烦恼。来匆匆,去匆匆,饮茶几杯各西东。”这是珠海南山山径茶亭的一副茶联,言简意赅,教人淡泊名利,发人深省。“趣言能适意,茶品可清心。”此联既能顺读也能倒读,即“心清可品茶,意适能言趣”,是意味深长的回文联,前后对照,意境不同,文采娱人,别具情趣。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备案:冀ICP备18014129号-10
 东方广播网 
©1996- 涿州市国谕广告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