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业产业振兴、要素流通以及科技赋能生产上下功夫

时间:2023-08-16 20:55   作者:admin  来源:东方广播网       返回首页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要立足特色资源,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说到嘉定的农业,必然离不开马陆葡萄、梅山猪、嘉定白蒜等地标农产品。近年来,嘉定特色农产品的队伍也在扩大。去年,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华亭镇、徐行镇多家合作社推广种植50多亩“红小鲜”和“黄小鲜”,并提供全程技术指导。两个新品种一上市便获得消费者青睐,让种植户对未来前景充满信心。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哈密瓜科研基地相关负责人透露,“嘉定双鲜”西瓜将在全区14家合作社推广种植150亩,今年首批将于5月初上市。

  据悉,嘉定今年还将继续坚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打响“嘉定嘉品”等农产品品牌,持续扩大马陆葡萄、梅山猪等地标农产品影响力。

  产销对接促进要素流动

  2022年,嘉定全区完成7.66万亩粮食的生产种植;全区蔬菜播种面积8.37万亩次,蔬菜上市量10.37万吨;生猪累计出栏3.38万头,存栏1.95万头……如何让这些地产农副产品走上市民的餐桌?近年来,嘉定区积极做好产销对接工作,促进城乡要素流动。

  近日,占地2万多平方米的优依农生鲜配送中心投入运行。该基地是本土龙头企业上海一片天餐饮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最大的农副产品配送中心,内设常温、冷冻、冷藏三类仓库。“我们每天采购蔬菜,基本都由本地的合作社提供,再通过总仓统一发送到客户手里。”公司大客户市场部副总监李想表示,中心每天配送约150家客户,有效解决本地合作社的蔬菜销路。

  除了线下的实体配送平台,嘉定区今年也将继续做好“我嘉生鲜”线上平台建设,进一步打开地产农产品市场。目前,该平台现有21家经营主体入驻,去年累计销售14万余单,销售金额近700万元。

  科技赋能数字化转型

  紧跟春天的步伐,在位于外冈镇周泾村的嘉定数字化无人农场基地上,区农机技术推广站和上海联适导航技术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加紧对无人农机的应用软件进行更新,同时利用北斗导航修筑田埂,为水稻种植打下良好基础。“两者充分匹配,能让无人农机贴着田埂作业,提高作业覆盖范围。”区农机技术推广站副站长龚智峰表示。

  据悉,目前无人农场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已经形成首期1600亩规模的全程无人化作业示范区,实现耕种管收各环节的无人化作业,亩产达568公斤。农户尝到甜头后,今年嘉定将继续推进无人农场建设,力争示范基地扩大至3890亩。

  此外,嘉定还制定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助推无人农场发展:发布《嘉定数字化无人农场产业片区创建实施方案(2022—2025年)》《嘉定数字化无人农场产业片区2022年度工作计划》,出台全市首个“无人农场”区级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水稻生产无人农场建设技术规范》,争取将“嘉定经验”升级为市级地方标准,为数字化无人农场提供可复制的“上海样板”。

  嘉定今年将继续高质量创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巩固提升农村环境风貌,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推进房屋组团式更新,继续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让城市农村共享“甜蜜果实”。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备案:冀ICP备18014129号-10
 东方广播网 
©1996- 涿州市国谕广告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