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桥街道为认知障碍老人试点探索“半日儿女”陪伴模式
时间:2023-10-24 16:29 作者:admin 来源:东方广播网 返回首页
认知障碍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病,会导致老年人失去独立性和生活质量。但是,通过专业的护理和陪伴,老年人可以继续享受美好的生活,延缓疾病的发展进程。虹桥街道的“半日儿女”陪伴模式为老年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让他们能够过上更加幸福、健康、有品质的生活。近来,患有轻度认知障碍的丁奶奶的生活中出现了一位“贴心小棉袄”,她是一位专业的认知障碍护理员,经常陪伴丁奶奶做游戏、唱歌跳舞、散步和买菜等活动。有了她的陪伴,丁奶奶的生活充满了快乐和温馨,原本孤单的生活也因此增添了不少“甜度”。这种陪伴模式是由虹桥街道为认知障碍老人试点探索的。通过上门入户服务,护理员可以延长老人的干预及关爱时间,提高他们的健康生活品质。丁奶奶表示,她很感激能够有专业的护理员来陪伴她,让她感到自己不再孤单。
"半日儿女"将会在服务过程中陪伴到客户家中。
谢丽芳社工携带特意准备的电子琴,如约前往丁奶奶家中。
2018年,丁奶奶通过社区筛查进入了记忆家的服务范围,开始参与记忆家的认知障碍训练活动,是记忆家最早的一批“粉丝”。但记忆家训练活动时间有限,因此,得知街道推出“半日儿女”模式时,便立刻报了名。
“丁奶奶,我们还是先来做认知症障碍的干预训练。”说着,谢丽芳从包里拿出了“宝盒游戏”。在谢丽芳的陪伴和带领下,丁奶奶全身心投入,脸上甚至泛起像小朋友玩游戏时才有的专注。她慢条斯理地根据图纸上的位置,把相应的彩色串珠固定到底板,一步步拼接出图纸上的图案。
“宝盒游戏共有30个宝盒,分为感官刺激、情绪沟通、认知逻辑、粗大动作、精细操作和视觉空间六大类,从认知的六大维度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从而达到维持、巩固和提升相对应的认知能力。”谢丽芳告诉记者,“每次上门,我们都会选择不一样的宝盒,让老人在游戏中锻炼大脑,延缓记忆力衰退。”
游戏环节结束,紧接着便是欢快的娱乐时光。谢丽芳拿出了崭新的电子琴,这让丁奶奶又惊又喜,但更多的是感动。
原来,在上一次的聊天中,谢丽芳得知丁奶奶近来特别怀念年轻时弹钢琴的时光,便默默记在了心中,并悄悄地买来了这台电子琴。“没想到我无意中的一句话,她就记住了。”丁奶奶激动地说道。
抚摸着琴键,丁奶奶陷入了回忆。“我年轻时从事幼教工作,所以弹钢琴是必备的技能。我当时还专门跑到音乐学院上课呢……。”记忆翻涌而来,幸福的画面重又浮现在眼前。
“弹什么呢?你有没有想听的。”也许是多年没有碰过钢琴,丁奶奶在兴奋之余还夹杂着些许紧张和期待。不一会儿,优美的旋律便从丁奶奶的指尖下流淌而出。
弹到激动之时,音乐戛然而止,丁奶奶一时兴起,拉着谢丽芳站了起来。“我教你跳舞吧,扭秧歌。一二三四。”说完,便有节奏地扭动起身姿,欢笑声立马充满了整个房间。
唱歌,跳舞,聊天……一个半小时的时光转瞬即逝,丁奶奶意犹未尽。“平日在家也无所事事,现在有了这个‘女儿’,不仅和我一起锻炼记忆,还能陪我聊天、做我喜欢做的事情,太暖心了。”
看着老人幸福、满足的笑容,谢丽芳的心中也是暖暖的。“对于认知障碍老人来说,社交是最有效的干预方式。我们上门后会带着老人做游戏训练,然后陪着她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间充足的话,我们还会带老人下楼散散步,去菜场买买菜,让老人在社会交往中接受刺激,延缓大脑功能下降。”
目前,由谢丽芳负责上门开展“半日儿女”陪伴的认知障碍老人共有7位。“我们会提前一周跟老人预约服务时间。并根据老人认知能力特点定制每次训练的内容以及其他陪伴服务。” 谢丽芳说道。
打造认知症障碍全方位陪伴场景
“半日儿女”是虹桥街道依托尽美长者服务中心,为辖区139名登记在册的认知障碍老人推出的上门服务模式,通过一定时间周期的充分陪伴,延长每户老人的干预及关爱时间,帮助老人提升健康生活品质。
而“半日儿女”模式的推出,也完善了街道“记忆家-记忆角-记忆门”的三级服务网络。
作为全市首批开展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的试点街道,虹桥街道自2018年以来,持续深化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创新建立了认知症全链条服务模式。
2019年,街道在虹桥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三楼打造了“记忆家”,这也是长宁区第一个社区认知症家庭支持中心。“记忆家”服务于有认知障碍的老人群体,为社区老人提供认知功能评测、干预训练、认知症照料者培训等服务,并通过非药物治疗的方法对轻中度认知障碍长者进行干预。
“在这里,我们将科学、专业、丰富的趣味游戏引入认知障碍干预中,锻炼老人反应力、记忆力,受到老年人喜爱。”虹桥街道服务办工作人员说道。
随后,为了扩大认知障碍老人的服务覆盖范围,街道开始在各个片区的美好生活服务站设置“记忆角”,将“记忆家”的服务延伸至社区。
“记忆角”以科普教育和风险评测为主,设置了科普宣传标语、筛查一体机以及记忆健康干预训练道具,提升居民在家门口享受认知症服务的感受度。
“然而我们在服务调研中发现,还有一部分认知症障碍老人因为不便出门,很难享受到我们专业的干预服务,所以希望我们把服务送上门。”于是,针对老人的特殊化、个性化服务需求,“半日儿女”服务模式应运而生,实现了服务零距离。
目前,存在“记忆家—记忆角—记忆门”三级服务网络,这些网络已经形成了全方位的服务场景,为辖区内的认知障碍老人提供了更为完善的记忆守护,让他们感受到了更加友好和舒适的生活环境和氛围,进而提高了他们的幸福感、归属感和满意度。
"半日儿女"将会在服务过程中陪伴到客户家中。
谢丽芳社工携带特意准备的电子琴,如约前往丁奶奶家中。
2018年,丁奶奶通过社区筛查进入了记忆家的服务范围,开始参与记忆家的认知障碍训练活动,是记忆家最早的一批“粉丝”。但记忆家训练活动时间有限,因此,得知街道推出“半日儿女”模式时,便立刻报了名。
“丁奶奶,我们还是先来做认知症障碍的干预训练。”说着,谢丽芳从包里拿出了“宝盒游戏”。在谢丽芳的陪伴和带领下,丁奶奶全身心投入,脸上甚至泛起像小朋友玩游戏时才有的专注。她慢条斯理地根据图纸上的位置,把相应的彩色串珠固定到底板,一步步拼接出图纸上的图案。
“宝盒游戏共有30个宝盒,分为感官刺激、情绪沟通、认知逻辑、粗大动作、精细操作和视觉空间六大类,从认知的六大维度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从而达到维持、巩固和提升相对应的认知能力。”谢丽芳告诉记者,“每次上门,我们都会选择不一样的宝盒,让老人在游戏中锻炼大脑,延缓记忆力衰退。”
游戏环节结束,紧接着便是欢快的娱乐时光。谢丽芳拿出了崭新的电子琴,这让丁奶奶又惊又喜,但更多的是感动。
原来,在上一次的聊天中,谢丽芳得知丁奶奶近来特别怀念年轻时弹钢琴的时光,便默默记在了心中,并悄悄地买来了这台电子琴。“没想到我无意中的一句话,她就记住了。”丁奶奶激动地说道。
抚摸着琴键,丁奶奶陷入了回忆。“我年轻时从事幼教工作,所以弹钢琴是必备的技能。我当时还专门跑到音乐学院上课呢……。”记忆翻涌而来,幸福的画面重又浮现在眼前。
“弹什么呢?你有没有想听的。”也许是多年没有碰过钢琴,丁奶奶在兴奋之余还夹杂着些许紧张和期待。不一会儿,优美的旋律便从丁奶奶的指尖下流淌而出。
弹到激动之时,音乐戛然而止,丁奶奶一时兴起,拉着谢丽芳站了起来。“我教你跳舞吧,扭秧歌。一二三四。”说完,便有节奏地扭动起身姿,欢笑声立马充满了整个房间。
唱歌,跳舞,聊天……一个半小时的时光转瞬即逝,丁奶奶意犹未尽。“平日在家也无所事事,现在有了这个‘女儿’,不仅和我一起锻炼记忆,还能陪我聊天、做我喜欢做的事情,太暖心了。”
看着老人幸福、满足的笑容,谢丽芳的心中也是暖暖的。“对于认知障碍老人来说,社交是最有效的干预方式。我们上门后会带着老人做游戏训练,然后陪着她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间充足的话,我们还会带老人下楼散散步,去菜场买买菜,让老人在社会交往中接受刺激,延缓大脑功能下降。”
目前,由谢丽芳负责上门开展“半日儿女”陪伴的认知障碍老人共有7位。“我们会提前一周跟老人预约服务时间。并根据老人认知能力特点定制每次训练的内容以及其他陪伴服务。” 谢丽芳说道。
打造认知症障碍全方位陪伴场景
“半日儿女”是虹桥街道依托尽美长者服务中心,为辖区139名登记在册的认知障碍老人推出的上门服务模式,通过一定时间周期的充分陪伴,延长每户老人的干预及关爱时间,帮助老人提升健康生活品质。
而“半日儿女”模式的推出,也完善了街道“记忆家-记忆角-记忆门”的三级服务网络。
作为全市首批开展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的试点街道,虹桥街道自2018年以来,持续深化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创新建立了认知症全链条服务模式。
2019年,街道在虹桥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三楼打造了“记忆家”,这也是长宁区第一个社区认知症家庭支持中心。“记忆家”服务于有认知障碍的老人群体,为社区老人提供认知功能评测、干预训练、认知症照料者培训等服务,并通过非药物治疗的方法对轻中度认知障碍长者进行干预。
“在这里,我们将科学、专业、丰富的趣味游戏引入认知障碍干预中,锻炼老人反应力、记忆力,受到老年人喜爱。”虹桥街道服务办工作人员说道。
随后,为了扩大认知障碍老人的服务覆盖范围,街道开始在各个片区的美好生活服务站设置“记忆角”,将“记忆家”的服务延伸至社区。
“记忆角”以科普教育和风险评测为主,设置了科普宣传标语、筛查一体机以及记忆健康干预训练道具,提升居民在家门口享受认知症服务的感受度。
“然而我们在服务调研中发现,还有一部分认知症障碍老人因为不便出门,很难享受到我们专业的干预服务,所以希望我们把服务送上门。”于是,针对老人的特殊化、个性化服务需求,“半日儿女”服务模式应运而生,实现了服务零距离。
目前,存在“记忆家—记忆角—记忆门”三级服务网络,这些网络已经形成了全方位的服务场景,为辖区内的认知障碍老人提供了更为完善的记忆守护,让他们感受到了更加友好和舒适的生活环境和氛围,进而提高了他们的幸福感、归属感和满意度。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推荐阅读
2013-07-21
2013-06-08
2013-09-12
2023-01-27
2013-06-08
2023-12-12
2013-07-22
2013-09-05
2013-06-08
2013-09-08
最新资讯
- 1.打造开放合作的“灯塔”项目 让各方人员包括研发者和资本提供者都参与进来
- 2.打造鼓励创新的生态系统 市场规模与市场接近度等方面协同推进
- 3.来自全球13个国家的34位顶尖国际企业家共谋共促创新发展
- 4.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上海主会场活动在浦东世纪公园举行
- 5.首届“上证杯”上海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颁奖仪式在上海理工大学举行
- 6.秋分早晨上海最低气温在19℃—21℃ 是三个多月来最凉爽的一个早晨
- 7.第二届千年古镇(松江泗泾)龙舟邀请赛在泗泾古镇水域举行
- 8.30余名国际企业家齐聚上海 在上博东馆进行了一场中国文化探索之旅
- 9.第五届普陀人才节在半马苏河国际会议中心开幕
- 10.“大革命洪流与黄埔精神”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大学举行
- 11.2024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浦东分会场亮灯仪式在陆家嘴中心绿地举行
- 12.上海市1600余台防空警报(除虹桥、浦东机场地区外)同时鸣响
- 13.2024年版上海轨道交通网络示意图将逐步在全网车站、车厢内更新
- 14.2024感动上海年度人物推选活动”获奖名单日前揭晓
- 15.上海市正加大力度进行旧住房成套改造,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
- 16.去年部分市咨会成员们提出的建议已经逐步实现
- 17.第36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在北外滩世界会客厅拉开帷幕
- 18.“全球智慧聚宝盆伴上海发展”——访铁狮门公司高级顾问夏冠东
- 19.“上海出品”《何以中国》《万桥飞架——山水间的人类奇迹》双双斩获“星光奖”优秀电视纪录片奖
- 20.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等13家医疗机构被授予“上海市公立医院国际医疗旅游试点单位”牌匾
- 21.上海将做好“1+1+6+X”绿灰设施的建设与完善
- 22.今年第14号台风“普拉桑”已位于江苏省海安市境内 强度等级已降至热带低压
- 23.上海创自1978年有完整小时降水观测资料以来最大的6小时降水量
- 24.第四届全球创新创业峰会之金融支持人才创新创业论坛在上海举办
- 25.2024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将于9月27日至30日在上海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举行
- 26.上海市公安局海外人才直联平台正式启用 提升强化国际人才集聚效应
- 27.上海首次由五个新城联动举办2024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
- 28.打造国际化创新创业生态 上海全力优化人才服务体系
- 29.全球创新创业峰会选手们用亲身经历讲述“海聚英才”带来的改变
- 30.第四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峰会共吸引全球参赛项目约12000个
- 31.第四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峰会昨天上午在上海市开幕
- 32.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将作为上海全新的自主品牌自行车赛事在五个新城设赛段举行
- 33.第五届“观澜论坛”在浦东新区规划和公共艺术中心举行
- 34.2024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启动仪式在世界会客厅举行
- 35.上海各区组织不少于7天的集中役前教育 开展形式多样的欢送新兵活动
- 36.沪皖共建长三角(广德)康养基地签约仪式在安徽举行
- 37.沪苏湖高铁沿线最大新建站——上海松江站进入最后攻坚阶段
- 38.2024上海赛艇公开赛将于9月28日至9月29日在苏州河水域举办
- 39.上海将推动空间信息全面赋能经济、生活、治理数字化转型
- 40.以“穿越光年”为主题的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