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心力衰竭日”冬季护心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最新公布的“全国心力衰竭日”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有300万新发心衰病例,其中在25岁以上人群中,心衰患者数量高达1210万人,即每100人就有1.1人发生心衰。心衰已成为我国当前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其对健康和生命的威胁不容忽视。心衰是心力衰竭的简称,是指各种原因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全身组织基本代谢需要的临床综合征。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表现或晚期阶段,也是心血管领域未被攻克的堡垒。
心衰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家庭经济状况都带来了沉重的威胁。根据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心衰中心主任杨伟教授的数据,心衰患者的住院年平均费用为29746元,门诊费用为6023元。这些费用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此外,心衰患者在住院方面也面临一些挑战。根据数据显示,有40.5%的患者住院会不低于三次,一年内患者的再住院率为69%。这些高再住院率和较高的住院病死率,带来了极大的医疗服务成本,也给家庭带来了更多的负担。
发病年龄提早 心衰防治也要尽早
据杨主任介绍: “临床研究表明,许多疾病或因素都会导致心肌结构、心肌功能发生改变,从而引发心衰。其中心肌损害和负荷过重是引起心衰的原因,特别是高血压、冠心病是导致心衰的主要原因。此外,感染、心脏病变加重、心律失常、血容量增加、劳累或者激动、治疗不当、药物因素等也是导致心衰的‘帮凶’。不仅如此,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心衰患者常常合并有其他疾病,给治疗又增添了一定的难度。”
那心衰都有哪些症状呢?杨主任指出,心衰常见的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乏力少尿,下肢水肿等,发病部位不同,导致其症状和体征有所不同。“根据心衰的发病部位,可以分为左心衰、右心衰和全心衰,临床上左心衰较为常见。左心衰是以肺淤血和心脏排血量不足为主要表现,右心衰则以体循环的淤血为主要表现。此外,左心衰还可引起右心的负荷加重,继而出现右心衰,最终导致全心衰。”
近年来,我国心衰的发病率持续增长,且呈现年轻化倾向。然而心衰患者往往缺乏规范的管理和随访,存在药物依从性差、自我监测不及时、缺乏疾病相关知识等问题,导致反复住院、生活质量低、死亡率高、预后差,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杨主任强调,“心衰是一种进展性疾病,患者每经历一次心衰加重事件,心功能就很难再恢复至上一阶段,呈断崖式进展。因此,心衰一旦确诊,应积极配合医生,早期进行规范治疗,以期改善预后延长生命。”
早期多通路联合治疗心衰显成效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心衰还不可治愈,但随着规范治疗的普及,心衰患者的死亡率已经大幅下降。据介绍,临床上对于心衰的治疗主要以控制临床症状、预防加重或恶化、减少再住院、降低死亡率为主要目标,进行全面管理、综合干预。
药物治疗是心衰最常用、最基础的治疗方法。杨主任说,目前,心衰常用的治疗药物有β受体阻滞剂、ACEI/ARB/ARNI、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这些药物都是作用于神经激素通路。近年来,随着对心衰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更新,临床不断优化原有治疗方案,推荐采取多途径的药物联合治疗。杨主任指出:“心衰患者多数伴有合并疾病,治疗相对复杂,加之目前常用的心衰治疗药物可能会引起肾功能恶化,高钾血症、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对治疗效果影响较大,也使得患者的依从性下降。越来越多医学研究表明,心衰包括多重病生理机制,应进行多机制、多通路治疗,联合不同作用机制的抗心衰药物越多,患者的预后越佳。”
据介绍,2022年首个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sGC)刺激剂维立西呱在我国获批上市,用于治疗经历心力衰竭加重事件后射血分数低于45%的症状性慢性心力衰竭。“维立西呱可作用于心衰进展过程中既往未曾干预但发挥关键作用的NO-sGC-cGMP通路,有效改善心脏与血管功能,开启了多通路治疗心衰的新时代。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维立西呱能够降低心血管死亡和心衰住院的总体绝对风险达4.2%。作为一种具有全新作用机制的新型口服心衰治疗药物,维立西呱每日一次,服用方便,有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降低心衰患者死亡和住院风险,延缓心衰加重的螺旋下降趋势,预防远期心衰事件,保护患者生命。”
心衰自我管理同样重要
最后,杨主任强调心衰患者应终身服药,且不可随意停药。任何不遵医嘱服药的行为都可能导致疾病控制不佳和心衰反复发作。在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的同时,患者还应注意消除诱因,预防心衰复发,并且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做好日常监测,定期复诊随访,必要时手术治疗。心衰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常常会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心衰患者的治疗非常重要。终身服药是必须的,因为心衰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治疗和管理。
杨主任指出,心力衰竭患者的免疫系统容易崩溃,这会导致肺部感染的症状更加严重。心力衰竭和肺部感染是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如果心脏功能已经受损,那么感染更容易引起或者加重,而且治愈也会更加困难。因此,对于心力衰竭患者来说,预防感染是至关重要的。心力衰竭和肺部感染都可能引起死亡的风险,因此必须采取预防措施来降低这种风险。如果患者已经患有心力衰竭,那么杨主任建议注意保暖,提高自己的免疫能力。在寒冷的季节里,气温逐渐下降,对心力衰竭患者来说,保暖尤为重要。
杨主任强调,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一定要做好基础疾病的管理。遵照医嘱、积极配合医生积极治疗、加强自我管理是控制病情进一步进展、提高生活质量、改善临床结局的关键。除了患有疾病的人群,健康人群也应该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坚持运动,避免大吃大喝、熬夜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益于身体健康,还可以预防许多慢性疾病的发生。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 1.打造开放合作的“灯塔”项目 让各方人员包括研发者和资本提供者都参与进来
- 2.打造鼓励创新的生态系统 市场规模与市场接近度等方面协同推进
- 3.来自全球13个国家的34位顶尖国际企业家共谋共促创新发展
- 4.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上海主会场活动在浦东世纪公园举行
- 5.首届“上证杯”上海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颁奖仪式在上海理工大学举行
- 6.秋分早晨上海最低气温在19℃—21℃ 是三个多月来最凉爽的一个早晨
- 7.第二届千年古镇(松江泗泾)龙舟邀请赛在泗泾古镇水域举行
- 8.30余名国际企业家齐聚上海 在上博东馆进行了一场中国文化探索之旅
- 9.第五届普陀人才节在半马苏河国际会议中心开幕
- 10.“大革命洪流与黄埔精神”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大学举行
- 11.2024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浦东分会场亮灯仪式在陆家嘴中心绿地举行
- 12.上海市1600余台防空警报(除虹桥、浦东机场地区外)同时鸣响
- 13.2024年版上海轨道交通网络示意图将逐步在全网车站、车厢内更新
- 14.2024感动上海年度人物推选活动”获奖名单日前揭晓
- 15.上海市正加大力度进行旧住房成套改造,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
- 16.去年部分市咨会成员们提出的建议已经逐步实现
- 17.第36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在北外滩世界会客厅拉开帷幕
- 18.“全球智慧聚宝盆伴上海发展”——访铁狮门公司高级顾问夏冠东
- 19.“上海出品”《何以中国》《万桥飞架——山水间的人类奇迹》双双斩获“星光奖”优秀电视纪录片奖
- 20.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等13家医疗机构被授予“上海市公立医院国际医疗旅游试点单位”牌匾
- 21.上海将做好“1+1+6+X”绿灰设施的建设与完善
- 22.今年第14号台风“普拉桑”已位于江苏省海安市境内 强度等级已降至热带低压
- 23.上海创自1978年有完整小时降水观测资料以来最大的6小时降水量
- 24.第四届全球创新创业峰会之金融支持人才创新创业论坛在上海举办
- 25.2024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将于9月27日至30日在上海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举行
- 26.上海市公安局海外人才直联平台正式启用 提升强化国际人才集聚效应
- 27.上海首次由五个新城联动举办2024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
- 28.打造国际化创新创业生态 上海全力优化人才服务体系
- 29.全球创新创业峰会选手们用亲身经历讲述“海聚英才”带来的改变
- 30.第四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峰会共吸引全球参赛项目约12000个
- 31.第四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峰会昨天上午在上海市开幕
- 32.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将作为上海全新的自主品牌自行车赛事在五个新城设赛段举行
- 33.第五届“观澜论坛”在浦东新区规划和公共艺术中心举行
- 34.2024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启动仪式在世界会客厅举行
- 35.上海各区组织不少于7天的集中役前教育 开展形式多样的欢送新兵活动
- 36.沪皖共建长三角(广德)康养基地签约仪式在安徽举行
- 37.沪苏湖高铁沿线最大新建站——上海松江站进入最后攻坚阶段
- 38.2024上海赛艇公开赛将于9月28日至9月29日在苏州河水域举办
- 39.上海将推动空间信息全面赋能经济、生活、治理数字化转型
- 40.以“穿越光年”为主题的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