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心力衰竭日”冬季护心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时间:2023-12-09 11:08   作者:admin  来源:东方广播网       返回首页

最新公布的“全国心力衰竭日”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有300万新发心衰病例,其中在25岁以上人群中,心衰患者数量高达1210万人,即每100人就有1.1人发生心衰。心衰已成为我国当前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其对健康和生命的威胁不容忽视。心衰是心力衰竭的简称,是指各种原因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全身组织基本代谢需要的临床综合征。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表现或晚期阶段,也是心血管领域未被攻克的堡垒。

心衰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家庭经济状况都带来了沉重的威胁。根据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心衰中心主任杨伟教授的数据,心衰患者的住院年平均费用为29746元,门诊费用为6023元。这些费用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此外,心衰患者在住院方面也面临一些挑战。根据数据显示,有40.5%的患者住院会不低于三次,一年内患者的再住院率为69%。这些高再住院率和较高的住院病死率,带来了极大的医疗服务成本,也给家庭带来了更多的负担。

发病年龄提早 心衰防治也要尽早

据杨主任介绍: “临床研究表明,许多疾病或因素都会导致心肌结构、心肌功能发生改变,从而引发心衰。其中心肌损害和负荷过重是引起心衰的原因,特别是高血压、冠心病是导致心衰的主要原因。此外,感染、心脏病变加重、心律失常、血容量增加、劳累或者激动、治疗不当、药物因素等也是导致心衰的‘帮凶’。不仅如此,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心衰患者常常合并有其他疾病,给治疗又增添了一定的难度。”

那心衰都有哪些症状呢?杨主任指出,心衰常见的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乏力少尿,下肢水肿等,发病部位不同,导致其症状和体征有所不同。“根据心衰的发病部位,可以分为左心衰、右心衰和全心衰,临床上左心衰较为常见。左心衰是以肺淤血和心脏排血量不足为主要表现,右心衰则以体循环的淤血为主要表现。此外,左心衰还可引起右心的负荷加重,继而出现右心衰,最终导致全心衰。”

近年来,我国心衰的发病率持续增长,且呈现年轻化倾向。然而心衰患者往往缺乏规范的管理和随访,存在药物依从性差、自我监测不及时、缺乏疾病相关知识等问题,导致反复住院、生活质量低、死亡率高、预后差,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杨主任强调,“心衰是一种进展性疾病,患者每经历一次心衰加重事件,心功能就很难再恢复至上一阶段,呈断崖式进展。因此,心衰一旦确诊,应积极配合医生,早期进行规范治疗,以期改善预后延长生命。”

早期多通路联合治疗心衰显成效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心衰还不可治愈,但随着规范治疗的普及,心衰患者的死亡率已经大幅下降。据介绍,临床上对于心衰的治疗主要以控制临床症状、预防加重或恶化、减少再住院、降低死亡率为主要目标,进行全面管理、综合干预。

药物治疗是心衰最常用、最基础的治疗方法。杨主任说,目前,心衰常用的治疗药物有β受体阻滞剂、ACEI/ARB/ARNI、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这些药物都是作用于神经激素通路。近年来,随着对心衰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更新,临床不断优化原有治疗方案,推荐采取多途径的药物联合治疗。杨主任指出:“心衰患者多数伴有合并疾病,治疗相对复杂,加之目前常用的心衰治疗药物可能会引起肾功能恶化,高钾血症、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对治疗效果影响较大,也使得患者的依从性下降。越来越多医学研究表明,心衰包括多重病生理机制,应进行多机制、多通路治疗,联合不同作用机制的抗心衰药物越多,患者的预后越佳。”

据介绍,2022年首个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sGC)刺激剂维立西呱在我国获批上市,用于治疗经历心力衰竭加重事件后射血分数低于45%的症状性慢性心力衰竭。“维立西呱可作用于心衰进展过程中既往未曾干预但发挥关键作用的NO-sGC-cGMP通路,有效改善心脏与血管功能,开启了多通路治疗心衰的新时代。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维立西呱能够降低心血管死亡和心衰住院的总体绝对风险达4.2%。作为一种具有全新作用机制的新型口服心衰治疗药物,维立西呱每日一次,服用方便,有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降低心衰患者死亡和住院风险,延缓心衰加重的螺旋下降趋势,预防远期心衰事件,保护患者生命。”

心衰自我管理同样重要

最后,杨主任强调心衰患者应终身服药,且不可随意停药。任何不遵医嘱服药的行为都可能导致疾病控制不佳和心衰反复发作。在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的同时,患者还应注意消除诱因,预防心衰复发,并且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做好日常监测,定期复诊随访,必要时手术治疗。心衰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常常会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心衰患者的治疗非常重要。终身服药是必须的,因为心衰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治疗和管理。

杨主任指出,心力衰竭患者的免疫系统容易崩溃,这会导致肺部感染的症状更加严重。心力衰竭和肺部感染是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如果心脏功能已经受损,那么感染更容易引起或者加重,而且治愈也会更加困难。因此,对于心力衰竭患者来说,预防感染是至关重要的。心力衰竭和肺部感染都可能引起死亡的风险,因此必须采取预防措施来降低这种风险。如果患者已经患有心力衰竭,那么杨主任建议注意保暖,提高自己的免疫能力。在寒冷的季节里,气温逐渐下降,对心力衰竭患者来说,保暖尤为重要。

杨主任强调,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一定要做好基础疾病的管理。遵照医嘱、积极配合医生积极治疗、加强自我管理是控制病情进一步进展、提高生活质量、改善临床结局的关键。除了患有疾病的人群,健康人群也应该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坚持运动,避免大吃大喝、熬夜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益于身体健康,还可以预防许多慢性疾病的发生。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备案:冀ICP备18014129号-10
 东方广播网 
©1996- 涿州市国谕广告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