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正式发布2024年本科招生培养新政 较去年增加14个

时间:2024-06-13 11:31   作者:admin  来源:东方广播网       返回首页

  复旦大学最近发布了2024年本科招生培养新政,面向中国内地的3720个招生名额比去年增加了100个,同时46个招生专业(类)也比去年增加了14个。这些变化有什么亮点呢?

  将新的招生格局比喻为一个“杠铃”,AI人才培养新体系就是“杠铃的横杠”。这句话表达了新的招生格局和AI人才培养新体系之间的紧密联系。今年9月起,复旦大学将在2024—2025学年推出至少100门“AI大课”,其中秋季学期将推出不少于60门。这一举措旨在推动AI技术的发展,吸引更多的学生学习AI相关知识,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为了实现AI课程的全覆盖,复旦大学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到明年9月开学,复旦大学将实现“三个渗透率100%”的目标,即AI课程将覆盖全体本研学生,AI+教育将覆盖全部一级学科,AI素养能力要求将覆盖全部专业。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杠铃”的一头。面向今年高考生,复旦大学推出“相辉学堂”培养计划,下设“相辉计划”和“香农计划”。据介绍,相辉计划以理科试验班(本博贯通)进行招生,实行专业动态考核。入学一年后,满足要求的学生可自由分流至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四个方向。香农计划以工科试验班(本研贯通)进行招生,接轨国际核心课程,重点打造未来智能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高地。

  “杠铃”的另一头,是产教融合卓越人才培养。今年1月,面向上海市三大先导产业,复旦大学成立四大新工科创新学院,分别是集成电路与微纳电子、计算与智能、生物医药工程与技术、智能机器人与先进制造学院。其中,工科试验班(集成电路领军人才班)已于2023年开始招生,其他3个创新学院的工科试验班将在今年启动招生,均为本研贯通,由知名院士、专家担任荣誉班主任。

  今年复旦大学在“新文科”和“新理科”领域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其中,以复旦大学老校长陈望道命名的“望道新闻卓越班”将于首次招生,实现本研贯通。

  今年,复旦大学在原有的三个双学士学位(法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预防医学-公共事业管理)基础上,新设了四个“外语+计算机”双学士学位,包括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翻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俄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德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些双学士学位将使学生获得文学和理学两个学士学位。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双学士学位将帮助学生掌握英语语言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学生将学习英语语法、英语阅读、英语写作、英语听力、英语口语等方面的内容,以及计算机编程语言、算法设计、软件工程等计算机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此外,学生还将学习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如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等。翻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双学士学位将培养学生的翻译技能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基本能力。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备案:冀ICP备18014129号-10
 东方广播网 
©1996- 涿州市国谕广告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