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在上海世博展览馆开幕

时间:2024-06-13 11:34   作者:admin  来源:东方广播网       返回首页

  最近,第十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以下简称“上交会”)在上海世博展览馆开幕。

  自2014年上交会首次举办以来,这个交易展已经成为了中国产业界的一个重要平台,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买家和卖家。十年的时间,上交会已经成为了一个代表着时代变革的知名品牌,热门展区的变化也折射出了当前产业发展的趋势。据主办方介绍,今年的上交会,商用密码、低空经济、嵌入式系统等新兴领域展商都加大了展示面积,并且有20多个领域的新兴项目首次参展。其中,碳足迹碳分析、生成式人工智能、农业种业等领域成为了今年上交会的一大亮点。这些新兴领域不仅符合当前政策扶持的方向,也是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上交会为这些领域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也为产业界人士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让他们能够了解和掌握最新的技术和发展趋势。

  在2023年,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爆发将成为主旋律,而到了2024年,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应用将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在进博会现场,可以持续看到各种“AI+”技术应用的出现和展示。

  在大模型与智能机器人展区,一款专为宠物设计的体检机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款由上海贝芯宠科技开发的AI智能检测设备,不仅支持宠物的皮毛检测,还内置了“电子宠物医生”——宠物健康AI咨询模型。用户只需要在大屏幕录入宠物的信息和症状,电子宠物医生就能实时给出病情答疑和营养建议,能够覆盖传染病、常规代谢、营养指标等多个检测项目。

  工作人员介绍,这样的一体化AI智能检测设备,目前市场单价已经降到了1万元以下。也就是说,“AI+”规模化的商业应用已经到来。

  不仅仅能为宠物健康赋能,人工智能对生命健康学科更是有着颠覆性影响。上海镜影信息科技企业负责人王勇以支气管镜检查为例,向记者说明人工智能全呼吸道辅助诊断系统的优势。该系统是上海镜影与瑞金医院合作研发的项目,加入人工智能辅助技术后,传统的诊断系统将增加检查评分、操作速度检测与提示、自动留图、用户管理、多语言等功能,让不同年资的医生为患者提供高质量同质化的内镜检查,提高早癌的检出率。“产品预计将于2025年5月30日取得NMPA注册证,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带人工智能的电子支气管镜、电子鼻咽喉镜。”

  尽管部分AI应用企业还在走合规流程,但已经收获了不少意向订单。“不少客户本身业务基础不错,所以也希望寻求与大模型结合,为其业务提供增值服务。”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AI项目负责人凌颖表示。

  2023年上交会最火爆的展台可能是新能源汽车,但2024年观众的焦点已经转移到了新能源飞机上。低空经济火爆,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代表性企业如峰飞、沃兰特、时的、御风未来悉数参展。

  峰飞今年首次参展上交会,便把主力产品的盛世龙eVTOL缩比模型机、凯瑞欧原尺寸消防版机舱带到现场;沃兰特是一家位于闵行大零号湾的飞行器初创企业,这次携旗舰产品VE25载人eVTOL的缩比样机模型及飞行仿真模拟器亮相展示;时的科技带来的则是E20载人eVTOL缩比模型机,翼展长度达3米。

  就在6月初,盛世龙eVTOL刚刚召开了首次合格全体审查组会议,这意味着峰飞载人eVTOL在TC(型号合格证)审定中更进一步。据了解,盛世龙eVTOL预计于2026年取得适航证,届时可搭载1名安全员和4名乘客,用于空中载客运行,为普通公众带来安全可靠、高效快捷的空中出行新选择。

  2026年是多家低空经济企业申请适航证的目标时间节点。之所以要花费这么长时间进行认证检测,是因为对载人eVTOL安全性要求极高。沃兰特展台负责人介绍,和汽车、无人机不同,民航认证的难度非常高,不仅要对产品进行测试,更要对研发体系进行全方位的检验,从飞机到零部件再到代码进行全方位溯源留底,全面合格后才能获得TC认证。

  据有关媒体报道,目前国产载人eVTOL技术难点已经基本攻克。本次展会,时的科技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达成战略合作,并共同设展,展出了从飞行显示器到多传感器的智能避障等eVTOL核心技术零部件。中航工业西安航空计算所技术经理王晓阳在展会现场介绍,目前民航飞机的大部分零部件已经可以实现自主研发。航空工业计算所集成了产业链多项核心研究成果,与时的签约后,将为企业提供关键设备支持。据王晓阳介绍,民航飞机在安全方面面临巨大挑战,因此需要采用先进的eVTOL技术来提高安全性。时的高新技术已经研发出多传感器智能避障技术,可以在复杂的环境中实现飞行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目前,业界对于eVTOL的研发路径已经较为清晰,即只要按部就班地进行研发,三年后产品基本上就可以落地。不过,黄雍威,这位科技创始人兼CEO,指出,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确保基础设施和各地配套政策的到位,以便eVTOL能够在三年后下线时快速进入市场应用阶段。黄雍威认为,基础设施的到位是eVTOL快速进入市场应用阶段的关键。他提到,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都应该为eVTOL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备案:冀ICP备18014129号-10
 东方广播网 
©1996- 涿州市国谕广告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