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民族乐团的演奏家们横跨半个地球 用音乐庆祝跨越半个世纪的友谊

时间:2024-06-27 09:55   作者:admin  来源:东方广播网       返回首页

  今年,中国-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中国-委内瑞拉建交50周年,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上海民族乐团的演奏家们在时间和空间上跨越了半个地球,分别于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委内瑞拉当地的音乐家共同演出,用音乐的形式庆祝两国人民跨越半个世纪的友谊。6月20日,演奏家们抵达了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与当地的音乐家共同参加了庆祝活动。他们用激情的演奏,向观众展示了音乐的无限魅力,让人们感受到了两国文化的独特魅力。6月23日,演奏家们又来到了委内瑞拉,与当地的音乐家一起参加了庆祝活动。他们与委内瑞拉的音乐家共同演奏,呈现出了两国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向观众展示了中国和委内瑞拉之间的友谊和音乐交流。

  6月20日晚,一场盛大的音乐会在美国特多国家表演艺术中心上演,以庆祝中国和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之间的50周年建交纪念。在这场音乐会上,上海民族乐团与特多国家钢鼓乐团、特多国家交响乐团三团共同表演,呈现了多首曲目,其中包括《献给爱丽丝的华尔兹》、《唐柯的旋律》、《丝绸之路》、《茉莉花》等,这些曲目为两国音乐文化的碰撞和交融提供了最好的例证。上海民族乐团在演出中带来了《江南》、《楚汉》、《蜂飞》、《剑器》等海派民乐作品,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魅力,吸引了现场观众的目光。

  特多国家钢鼓乐团特地排演了根据中国二胡作品《赛马》改编的钢鼓合奏,热情的钢鼓之声与二胡演奏家丁龙的琴声融合,将这首中国名曲演绎出别样风情。特多国家钢鼓乐团指挥卡里姆·布朗说:“听上海民族乐团的演奏家们用他们自己的风格演奏我们加勒比风情,真是太棒了,既亲切又充满创意,让我深深着迷。而在中国曲目中,我感受到了中国人的表达方式,就像二胡能用两根弦演奏出美妙音乐一样,充满了想象。”

  特多国家交响乐团指挥罗杰·吉·亨利说:“这是我们第一次与中国民族乐队合作,就像一次冒险。但音乐一开始,每个人都开始享受自己,我的担心都消失了,这是一次美丽的经历。每一件中国乐器都那么迷人,比如笙,我以前从未见过这样的乐器,它的声音太有魅力了。我们和中国的演奏家们一起在音乐中摇摆、在音乐中享受,这是非常令人着迷的事情。”

  当地时间6月22日凌晨4时,刚结束特多文化之行的上海民族乐团奔赴委内瑞拉,14时到达场地,与阿尔玛·雅内拉管弦乐团一起排练。

  雅内拉管弦乐团是一支极具当地传统特色的民族国乐团,由65名14岁至22岁的青年组成,汇聚了委内瑞拉的传统乐器,如竖琴、曼陀铃、中音曼陀铃、班朵拉、四弦吉他、吉他、低音提琴和砂槌等,充满南美风情。

  在一场精彩的排练现场,雅内拉乐团向上海民族乐团的演奏家们展示了他们乐队的特色乐器。上海民族乐团的演奏家们也一一向大家介绍了中国的传统乐器,包括笛子、二胡、阮、唢呐等。他们表演了华彩片段,赢得了现场阵阵的欢呼声。在这个美好的氛围中,两国青年艺术家们相互欣赏,互相学习。他们用音乐传递着彼此的情感和理解,为观众带来了难忘的体验。这次排练现场不仅展示了音乐的魅力,也体现了文化交流的意义。

  当地时间6月23日晚,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的西蒙·玻利瓦尔音乐厅,庆祝中国-委内瑞拉建交50周年音乐会在那里举行。上半场,上海民族乐团为观众带来了一系列充满中国韵味和当代气质的海派民乐曲目,下半场,雅内拉乐团则献上了多首委内瑞拉传统和现代音乐作品。最后,两团80余位演奏家分别由爱德华·博加多和姚申申执棒,呈现了委内瑞拉作曲家爱德华多·希门内斯作曲的《女流浪者》和中国作曲家姜莹的《丝绸之路》。通过音乐的融合与对话,传递了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和美好祝福。整场音乐会融合了传统和现代音乐元素,体现了两国音乐文化的多元性和交流互鉴的精神。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备案:冀ICP备18014129号-10
 东方广播网 
©1996- 涿州市国谕广告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