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胃消食 杨梅的功效与食疗

时间:2013-09-24 09:19   作者:何伟强  来源:未知       返回首页
 
 
杨梅属于杨梅科乔木植物。又称圣生梅、白蒂梅、树梅具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在中国华东和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区均有分布。杨梅原产中国浙江余姚境内发掘的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遗址发现杨梅属花粉,说明在7000多年以前该地区就有杨梅生长。该属有50多个种,中国已知的有杨梅、毛杨梅、青杨梅和矮杨梅,经济栽培主要是杨梅。
 
功效作用
 
在功效作用方面,杨梅具有生津止渴、和胃消食的功效,对于食后饱胀、饮食不消、胃阴不足、津伤口渴等症有较好的食疗效果;杨梅中还含有一定的抗癌物质,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杨梅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细菌有抑制作用,能治痢疾腹痛,对下痢不止者有良效;杨梅含大量的维生素C,不仅直接参与人体糖的代谢和氧化还原过程,增强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还有降血脂,阻止致癌物质在体内合成等功效。
 
杨梅有生津止渴、健脾开胃之功效,多食不仅无伤脾胃,且有解毒祛寒之功效。《本草纲目》记载,“杨梅可止渴、和五脏、能涤肠胃、除烦愦恶气。”杨梅果实、核、根、皮均可入药,性平、无毒。果核可治脚气,根可止血理气;树皮泡酒可治跌打损伤,红肿疼痛等。用白酒浸泡的杨梅,盛夏时节,食之会顿觉气舒神爽,消暑解腻。腹泻时,取杨梅熬浓汤喝下即可止泄,具有收敛作用。杨梅具有消食、除湿、解暑、生津止咳、助消化、御寒、止泻、利尿、防治霍乱等医药功能等多种功能,有“果中玛瑙”之誉。
 
[4]杨梅富含维生素C、葡萄糖、果糖、柠檬酸等,酸甜味美;另外杨梅含钾丰富,对夏天大量出汗者可起到补钾功效。从食物性味讲,杨梅性温热、味甘酸,入肺、胃二经,有生津止渴、和胃消食、止吐止痢等功效。
 
【5】好的东西也不能吃过量,多吃杨梅确实是会上火的。
 
【6】因为杨梅所含的酸性物质不易被氧化分解,一旦这些酸性物质进入体内,就会和胃酸一起刺激胃黏膜,诱发胃溃疡,从而引起上火。
 
【7】有慢性胃炎、胃溃疡、胃酸分泌过多的人不宜空腹食用,以免引起胃酸分泌过多诱发病情;糖尿病患者中基础血糖控制不佳者也最好别吃杨梅。
 
食疗价值
 
杨梅科乔木植物杨梅的果实。又称圣生梅、白蒂梅、树梅。我国华东和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区均有分布。夏季采收成熟果实,洗净鲜用,或干燥备用。
[性能]味甘、酸,性平。能生津止渴,和胃止呕,止泻。
 
[参考]含葡萄糖、果糖、柠檬酸、苹果酸、草酸、乳酸和丰富的维生素C等成分。
 
[用途]用于胃阴不足,或饮酒过度,口中干渴;胃气不和或饮食不消,呕逆少食;腹泻或痢疾。
 
[用法]生食,浸酒,或煎汤服。
 
[附方]
1,腌杨梅:杨梅适量,用食盐、白糖适量,腌制备用。每次嚼服2~3个。
源于《开宝本草》。杨梅经食盐、白糖腌制后,生津止渴作用甚佳。亦可止呕哕、消食。用于口干口渴,或胃气不和,呕哕,或饮食不消。
 
2,杨梅酒:鲜杨梅250g,加白酒至淹没杨梅为度,浸泡数日。每次服1杯。
 
本方取杨梅调理肠胃,止呕止泻。用于肠胃不和,呕吐腹泻,或腹痛。
 
若不能饮酒者,用杨梅15g煎汤服亦可。
 
3,杨梅散:干杨梅30g,炒炭存性,研为细末。每次3~6g,米饮送服。
 
源于《普济方》。杨梅能收敛止泻,炒炭作用尤强。用于消化不良,便溏腹泻,或久痢不止。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备案:冀ICP备18014129号-10
 东方广播网 
©1996- 涿州市国谕广告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