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才项目系列成果展演主单元在北京市文联老舍剧场举行

时间:2024-11-09 20:43   作者:admin  来源:东方在线       返回首页

  最近,2024年度“大戏看北京”文化艺术创新培育计划·青年艺术家项目系列成果展的主环节于北京市文联旗下的老舍剧场盛大上演。16位杰出的青年文化艺术创作者依次登台,呈现了一系列精彩的节目片段,共同呈现了一份充满青春活力的“青春答卷”。

  一部部充满现实关怀的戏剧作品,一支支充满活力与生机的音乐舞蹈,一段段融合科技元素的动感影像片段……这些作品无不彰显着首都青年文艺工作者的原创力和创新精神。近两年来,在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的精心指导下,北京市文联充分发挥其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将文艺界的大艺术家、专家学者们紧密串联,为青年文艺工作者搭建起成长的平台,培育出一片充满阳光的沃土,助力北京文艺人才“向阳生长”,不断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为深入贯彻“紧密融合‘做人的工作’与‘推进文艺创作’”这一文联工作的核心职责,2023年,在市委宣传部的全面部署和精心指导下,北京市文联正式启动了“大戏看北京”文艺创作孵化平台的建设工程。该平台以“精品创作项目”和“青年人才项目”两种关键途径为支撑,致力于促进文艺创作成果向精品化转变,并聚焦于优秀青年文艺人才的培养。通过这一举措,北京市文联旨在营造一个首都地区高质量的文艺创作生态环境,为首都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三年3部精品,10部优秀作品,30名优秀人才,北京市文联定下了坚实目标。2023年,“大戏看北京”文艺创作孵化平台·青年人才项目推出13位青年文艺人才,黄莺初啼,便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业内赢得了广泛关注,全新的孵化模式也受到了广泛好评。2024年,青年人才项目再启动时,项目征集从被动邀约明显转变为艺术家主动谋划和重点推荐,业内精英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提升。

  看一看2024年青年人才项目的“入营”学员名单,就能发现文艺创作孵化平台含金量之高。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教授、舞剧《五星出东方》主演古丽米娜·麦麦提,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第31届白玉兰戏剧新人奖获得者黄兆函,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编剧、作词、文学撰稿,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编剧徐珺蕊……诸多斩获过国内外知名奖项、国内文艺界最高奖的青年文艺工作者慕名而来,在“入营”之前,大多数学员就已经有了深受观众喜爱的代表作。要知道,这还是青年人才项目在今年把年龄门槛拉高的结果。今年,招募学员的年龄从45岁调整至40岁以下,而最终学员的平均年龄仅为33岁。

  “我们坚持着‘金子里面提炼纯金’的理念,把有潜力的青年文艺人才和有精品品相的项目选出来、孵化好、推上去。”北京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白靖毅一言道出孵化平台的宗旨。

  文联,要在“联”上下功夫,北京市文联给自己的定位是——参与者、服务者、陪伴者。在市文联的召集下,著名剧作家、中国戏剧家协会顾问、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罗怀臻,著名导演甲丁,著名制作人、国家话剧院制作人李东等一大批活跃在文艺领域的高端人才汇聚一堂,为青年人才“保驾护航”。在市文联的组织下,年轻学员通过“青年人才训练营”“名家带徒一对一”、名师课堂、观摩研学等方式,不断拓宽创作理念与格局,在实践中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

  不仅提供创作资金的扶持,青年人才项目还全面助力孵化对象的发展。项目不仅提供专业场地和一系列服务,支持他们在创作、排练和交流过程中的需求,而且还精心组建了高规格的创作班底或导师团队,以强大的专业力量助力作品的诞生。此外,项目还致力于协助优化创作团队的结构,通过组织跨门类的艺术家观摩研讨和交流采风活动,帮助作品在细节上精益求精,提升整体质量。最终,这些精心培育的作品得以逐步走进观众的视野,受到广泛认可。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推荐阅读
2013-06-22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备案:冀ICP备18014129号-10
 东方广播网 
©1996- 涿州市国谕广告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