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东方在线 正文

眼底病作为一种难以治愈的疾病,其病因错综复杂,病程漫长且病情发展往往不可逆转。若不及时治疗或病情持续恶化,患者有可能面临完全失明的严重后果。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眼底病患者已超过5000万人,这一数字位居全球首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患者的数量也在持续增长,使得眼底病已经成为我国最为主要的不可逆转致盲性眼病之一。 为了应对这一严峻形势,《“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25年)》明确将眼底病列为核心病种,并强调提高眼底病的早期筛查和早期治疗能力。同时,规划中还提出了完善慢性眼底病患者管理模式的具体措施,旨在降低疾病的总体负担和致盲率,为我国眼健康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底病学组组长,同时也是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的许迅教授强调,在“十四五”规划期间,眼底健康问题已被提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为了应对这一重要转变,我们必须着力加强眼科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不断优化眼科医疗质量控制和监管体系,并积极推动优质眼科医疗资源的扩容和下沉。基于此,构建一套切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眼底疾病全病程管理模式显得尤为迫切。这套模式旨在早期识别患者,确保及时治疗,从而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这对于推动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全病程管理模式初期结果分享暨我国主要致盲性眼底筛查和转诊服务新篇章”主题发布会,今天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上举行。国内眼科专家学者齐聚一堂,聚焦眼底健康,共同探讨“筛—治—管”一体的眼底疾病全病程管理模式,呼吁眼底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持续规范管理,为构建更加高效的眼底病防控体系提供科学依据。今年7月,由北京白求恩基金会发起,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提供学术指导、罗氏制药中国主要支持的“眼底疾病全病程管理项目”启动,历时4个月,全病程管理模式已正在全国多地进行试点,目前已经在全国15个省份率先落地了全病程管理中心,实现了超3万人次的早筛,及时守护了5000多名患者的光明。许迅教授指出,面对眼底疾病长期治疗和管理的挑战,探索眼底疾病全病程管理模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建立标准化诊断和治疗中心,针对高危人群构建完善的筛查和诊疗体系,可有效提高我国普遍的眼底疾病防治能力,降低患者致盲风险。在为患者提供高效的早筛、早诊服务,提升患者视觉质量的同时,以最高效的方式构建眼底病防控体系,推动我国眼健康事业的持续发展。

全球超过22亿人存在视力损害或盲,其中至少有 10 亿人的视力损害是本可以预防或有待解决的。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在眼底病诊疗领域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从过去的“眼底一张彩照”到如今的AI智能OCT筛查,在多项前沿技术的加持下,眼底疾病的全病程管理将变得更精细与智能化。许迅教授表示,大力推进眼底病的规范化诊断与治疗,推动端口前移,针对高龄、高度近视、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等高危人群及时的筛查普及,可以让更多人从被动治疗向主动筛查转变。在眼病前期或更早阶段主动筛查、主动治疗,提高患者的视力恢复水平。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眼科中心主任、知名专家宋艳萍教授在分享“眼底疾病全病程管理项目”的初步成果时指出,该项目首阶段共纳入30000名患者,结果显示,通过整合人工智能OCT早期筛查、优化治疗长间隔的创新治疗方案以及慢性病管理随访等环节,形成了“筛—治—管”一体化的眼底疾病全病程管理模式。这一模式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更加经济、高效的治疗方案,还显著推动了眼底病诊疗的规范化进程,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治疗体验和临床效果。它有力地助力眼底病患者早日达到“临床治愈”的美好愿景。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