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东方在线 正文

要使预制菜品真正普及并实现良性发展,关键在于实施“透明化”措施。食品和餐饮领域应迅速推进预制菜透明标识制度的普及,并具体制定透明化操作规程。消费者在餐厅点餐或超市购物时,是否为预制菜品,不应成为一项需要猜测的难题。

最近,有关山姆超市的卤水拼盘被揭露实际上是一种保质期为一年的预制食品,同时出现了“双面标签”的现象。这一情况不仅引发了消费者对商家诚信度的怀疑,同时也引发了关于预制食品是否需要明确标注保质期的热议问题。

消费者对预制菜早已司空见惯。从香浓的金汤花胶鸡到醇厚的熟醉小龙虾,再到浓郁的蒜蓉帝王蟹和经典的奶油蘑菇汤,各式各样的预制菜品,让消费者足不出户即可品尝到世界各地的美味佳肴。然而,随着预制菜行业的迅猛发展,信息不对称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问题日益凸显。不少餐馆中隐藏的预制菜已经让消费者感到困扰,而当以现制美食著称的山姆超市熟食区也加入了预制菜的行列,更是让消费者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不安。

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态度其实很简单,总结起来就三个字:“别瞒我”。多数人不抵触预制菜,也愿意买一些自家不擅长的硬菜尝鲜,但他们不能接受自己大老远跑一趟超市或餐厅,花了现做的钱,吃到的却是工厂几个月前就做好的冷冻菜。预制菜不明示,“吃”掉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已成为亟待解决的一大行业痛点。

预制菜本身并非见不得光,关键在于如何做到让消费者吃得明白。商家将预制菜与现制现卖混为一谈,本身违反了消法规定的真实告知义务,一旦被揭穿,还会损失消费者信任,得不偿失。不如一开始就明确告知,并以价格区分,把适合自身定位的消费者筛选出来、服务好。

今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了预制菜的定义和范围,并提出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这一规定为预制菜行业的规范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保障消费者权益提供了有力支持。

让预制菜成为阳光下的一盘菜,还需要在多个方面进行细化和完善。虽然《通知》倡导预制菜明示制度,但并非硬性规定。从消费者的强烈呼声来看,要求商家亮明预制菜身份很有必要。消费者并非一味排斥预制菜,而是不能接受糊里糊涂就吃下肚。写明预制菜身份,让消费者自己选择,才能真正保障消费者权益。

同时,预制菜明示规定仅聚焦餐饮环节,而山姆超市案例提示,零售环节同样存在预制菜与现制食品界限模糊的情况。法律法规应及时补上这一缺失环节,将更多可能涉及预制菜的场景纳入监管范围,确保消费者权益得到全面保障。

明确指出,预制菜不仅完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而且充分响应了广大民众的期望和需求,对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消费者对于预制菜的不了解所引发的抵触情绪,已成为推广预制菜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以近期山姆会员商店的卤肉事件为例,其产品虽标明新鲜分装日期和较短的最佳食用期限,却容易让消费者误以为这是现卤制品。这种误解,无论是有意为之还是无意识行为,都在无形中加深了消费者对预制菜的不信任,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为了让预制菜真正普及到千家万户,实现其健康有序的发展,行业必须勇敢地迈出“明示”的关键一步。食品餐饮行业应迅速推进预制菜的明示制度,并详细制定明示的具体措施。在餐厅就餐或超市购物时,消费者不应再面对一个充满疑问的谜题:面前的菜肴或食品是否为预制菜。承诺要做到的预制菜明示,应当清晰明确地呈现出来,避免让消费者长时间等待和猜测。只有这样,预制菜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走向更加广阔的市场。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