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生今世两手泥——唐世储作品展”在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对公众开放
近期,由我国著名的艺术殿堂——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精心主办,并得到上海油画雕塑院的大力支持,一场名为“今生今世两手泥——唐世储作品展”的艺术盛宴在中华艺术宫0米层20号展厅隆重揭幕,面向公众开放。展览的主角,唐世储先生,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三代雕塑家,他的艺术生涯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与上海这座城市的蓬勃发展紧密相连,相得益彰。 在2023年,唐世储先生以无比慷慨的姿态,将其精心创作的三十件重要作品无私捐赠给中华艺术宫,以此表达对上海多年来的培养与滋养的无限感激之情。这些作品不仅为上海乃至整个中国的艺术宝库增添了珍贵的财富,更是一批生动讴歌时代精神、传承中华文化的艺术瑰宝。 为了向唐世储先生的艺术成就和慷慨之举致以崇高的敬意,中华艺术宫特别策划并推出了“今生今世两手泥——唐世储作品展”。此次展览不仅是对唐世储先生艺术生涯的一次全面回顾,更是对其为我国艺术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的一次致敬。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场精彩纷呈的艺术盛宴,感受唐世储先生的艺术魅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唐世储,1942年出生于四川广安,国家一级美术师。1960年考入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1964年分配到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任教。1980年调上海城市规划设计院从事城市雕塑总体规划设计,1986年调入上海油画雕塑院,专业从事雕塑创作。他的作品,作品曾入选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并大量耸立在上海及国内许多城市的公共空间。
本次展览以两大板块展开,围绕唐世储雕塑创作与上海城市的互动关系,重点展示其城市雕塑以及人物肖像作品,探讨个人艺术追求与时代发展的紧密联系,了解他是如何创新艺术表达,用雕塑记录着城市的发展,将时代精神镌刻于城市的文脉之中。
板块一:形铸镌痕,呈现唐世储先生艺术生涯中记录时代的经典纪念性雕塑。从青年时代起,唐世储便在内心树立起浓厚的“纪念碑”情结。在他看来,创作大型的、公共的纪念性雕塑,是雕塑家为人民而艺术的最好体现。本板块以其最知名的《马克思恩格斯纪念像》为起始,依次展示《陈毅市长》、《宋庆龄》、《巴金》等与上海城市文脉有着深厚联系的历史名人雕塑,通过珍贵的设计稿和原件拉进与观众的距离,为观众揭秘城市雕塑诞生的全过程。
板块二:韶华塑梦——唐世储人物雕塑艺术探幽 本板块着重展现我国著名雕塑家唐世储在人物雕塑领域的杰出成就。对于唐世储来说,雕塑不仅仅是他艺术创作的载体,更是他心灵与情感的真挚流露。在本板块中,我们将为大家呈现唐世储在1979年前创作的《琴声起》、《李时珍》、《孔乙己》等四件珍贵实物作品,从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他深刻的人文关怀和触动心弦的表现力。 唐世储一生致力于泥塑艺术,不断挖掘民族传统的精髓,努力在雕塑语言上进行创新与拓展。他的作品《融》和《腾飞的龙》以适度夸张、提炼和简化的手法,彰显了他粗犷、大气、壮阔和凝练的个人艺术风格。在回归雕塑艺术本源的泥塑创作中,唐世储力求保留大块塑造的痕迹,制造出一些“偶然性塑痕”。他认为,“看似不完整的线条却十分耐看”,《平民教育家陶行知》便是这种“偶然”的典范,相信观众们也能从中捕捉到这些充满艺术家巧思的元素。
经典之作《盗火者》独立占据展厅中央位置,其身陷柔和光影之中,透露出一种神秘而又庄重的氛围。正如唐世储所言,在我国现代雕塑史上,刘开渠、张充仁及其早于他们的前辈们,可以被视作雕塑艺术的“第一代盗火者”与“火炬手”。在动荡不安的岁月里,他们以不懈的努力和奋斗,使雕塑艺术的火种得以延续。我们继承这一艺术血脉,将智慧之炬永续传承。唐世储通过这一形象塑造,生动地展现了人类对知识的渴求、对光明的向往,以及对人类探索精神与创新精神的崇高赞颂。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 1.深耕人民生活,“泥水匠”成就艺术与城市同发展的佳话
- 2.“今生今世两手泥——唐世储作品展”在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对公众开放
- 3.上海文化广场精心策划了一系列线下活动 “为观众选好戏”初心不改
- 4.上海信托倾情呈现的德语原版音乐剧《蝴蝶梦》音乐剧版音乐会与观众见面
- 5.上海健康科普引领人才能力提升专项开班仪式在上海书城启动
- 6.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发布浦东生命科学产业服务生态图谱
- 7.临港滴水湖枢纽站完成施工验收 将于11月下旬起重新投入运营
- 8.江苏北路万航渡路口近期全新亮相了一个“表情包”口袋公园
- 9.为期3天的中国上海国际童书展闭幕 达成超1200项版权交易意向
- 10.上海艺术节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 街头巷尾共享艺术之美
- 11.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汇集了世界名家名团 首演首展占比再创新高
- 12.上海地铁全网络将新增18座车站进行“闸机常开门”试点
- 13.第23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32场直播吸引约610万人次观看
- 14.许多文艺院团和创作者都将艺术节当作检验自身作品的“试金石”
- 15.上海国际艺术节成为名家名团驻演首演“必选项”
- 16.第二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将于今晚落下帷幕 13部中外佳作迎来上海首演
- 17.2024中国大学生3×3篮球联赛全国总决赛在静安公园开赛
- 18.漕河泾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发布一系列新政策、新体系、新项目
- 19.上海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开启试点离岸贸易印花税优惠政策 共减免税额逾9600万元
- 20.青浦区朱家角虎纹蛙的重新引入和扩繁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 21.上海歌剧院与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合作推出全新制作的歌剧《唐璜》
- 22.上海市康复辅具产品“焕新”促消费公益行暨老年人听力筛查公益活动举行
- 23.2024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上海班开班仪式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举办
- 24.“东体之星”长三角青少年体育系列挑战赛颁奖典礼在东方体育大厦举办
- 25.长江口11月18日一大型船舶深水航道出口实施交通管制
- 26.“街市”的巧妙运作模式 正成为前滩公园巷独特的消费印记
- 27.“入境游第一站” 因为免签,商务客带着家人来上海
- 28.截至11日 经“小三通”到访金门的福建游客累计10183人
- 29.黑龙江省2024年旅游增量领跑全国 旅游到达人次增长率位列全国第一
- 30.顶流定制“上海主场” 圣彼得堡艾夫曼芭蕾舞团与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的渊源
- 31.圣彼得堡艾夫曼芭蕾舞团登台上海东方艺术中心
- 32.创作团队的胆量--用戏剧解剖敦煌 让年轻人接受敦煌
- 33.《受到召唤·敦煌》一场心灵深度交感的古今互动将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开启
- 34.农业题材综艺继续拓展其内涵和外延 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更多活力
- 35.一系列农业题材综艺用田园美景和自然韵味拨动了广大观众的心弦
- 36.真人秀与纪录片相互借鉴的制作模式 为综艺节目的发展开拓了新方向
- 37.美育浸润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 全国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上海市活动将举行
- 38.复旦版《2023年度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正式发布 上海4家医院跻身最高等级
- 39.兴豪路(亭枫公路-金山北站)道路改建工程正式施工 全长约2300米
- 40.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正式启用妇科肿瘤临床诊疗中心及科教综合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