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东方在线 正文

2024年标志着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先驱——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迎来建区40周年的里程碑。在这一重要时刻,漕河泾开发区举办了高质量发展大会,并宣布了一系列创新政策、全新体系以及新启动的项目。

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漕河泾微电子工业区应运而生。历经多年发展,该区域已逐步跃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支撑和承载区。截至2023年,漕河泾开发区实现了营业收入6600亿元,其本部区域每平方公里的税收收入超过38亿元,连续多年位居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评价前列,并稳居上海中型园区之首。 目前,漕河泾开发区已汇聚了来自中外的高科技企业1.4万多家,其中包括144家世界500强企业的投资项目和156家内资上市公司。此外,园区还拥有全市1/5的独角兽企业、超过1/4的大模型备案企业以及60%的数字文创企业。在园区内,每平方公里集聚了69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6家“小巨人”企业,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98件,是我国创新浓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漕河泾开发区的蓬勃发展,充分展示了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强大动力。

《张江高新区漕河泾园改革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在大会上发布。漕河泾开发区提出,将以率先打造一流园区创新生态集成服务商和总运营商为目标,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打造全球顶尖科学家创新创业首选地和世界一流科创产业园区。重点聚焦新质生产力培育、聚焦科创策源能力提升、聚焦创新企业发展所需、聚焦集成服务商定位等4个方向。

在本次大会上,我们正式发布了漕河泾开发区的宏伟发展愿景——“超级场景”与“科创漕河泾”。这一发展愿景描绘了一个清晰的蓝图,旨在引领漕河泾开发区迈向一个崭新的未来。 根据规划,到2027年,漕河泾开发区将实现科技领军企业的加速集聚,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加盟,同时,“科创漕河泾”的框架体系也将基本成型,为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展望2030年,漕河泾开发区的创新策源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将实现深度融合,从而形成全球知名的高端产业集群,成为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重要高地。 进一步展望到2035年,漕河泾开发区将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形成示范,对外开放水平将达到样板级别,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届时,漕河泾开发区将打造成为领跑全球的未来产业集群,助力上海成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中部枢纽”,实现全面繁荣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