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影片《哪吒之魔童降世》和《哪吒之魔童闹海》引发了观众和学术界的热烈讨论和深入剖析。
影片中的人物动作设计,对于塑造人物性格、推动剧情发展、揭示人物关系、传达情感与主题,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一设计,如同美国心理学家雷·伯德惠斯特尔所提出的身势学理论所阐述的那样,不同性格的人物在动作上有着明显的差异。性格外向的人,其动作幅度通常较大,他们在说话时手舞足蹈,走路时步伐坚定有力,速度也相对较快。而性格内向的人,动作幅度则较小,他们可能会经常低头、含胸,肢体动作相对拘谨,甚至显得有些拘束。 进一步地,根据现代舞理论的动作分析理论,动作的力度、节奏等细节能够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心理状态。当人物处于紧张状态时,他们的动作可能会变得僵硬、急促,如频繁搓手、脚步来回移动,表现出一种焦虑不安的情绪。而在放松的状态下,动作则会显得舒缓、自然,仿佛人物正悠闲地靠在沙发上,肢体舒展,透露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这些动作设计,不仅丰富了角色的形象,也使得剧情更加引人入胜,让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
《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之魔童闹海》两部动画电影,在动作设计上可谓巧思频现,不仅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而且在致敬经典电影、呼应时尚潮流方面进行了很多创新演绎。
一是传承古韵,巧妙融合京剧、武术等传统文化元素,成功塑造了个性鲜明的角色形象。
“我乃哪吒三太子”这一吟诗片段在网上不断刷屏。哪吒发声前短暂停顿,制造悬念,如同京剧中的“叫板”。喊出身份时,声调高亢,动作有力,每个字都像重音,节奏感十足,恰似京剧中的念白,尽显气势。他双脚分开站立,身体挺直,一手叉腰,一手向上挥舞,这个亮相动作借鉴了京剧中武将亮相的动作,强化了存在感与威严,充分展现哪吒的自信与霸气。
两部电影在动作设计上还融入了大量武术元素。例如,在《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山河社稷图打斗场景中,哪吒与敖丙近身搏斗时,部分动作有着咏春拳的影子。当敖丙进攻时,哪吒迅速做出反应,以类似咏春“拍手”的动作拨开敖丙的攻击,手臂动作短促且灵活,发力瞬间爆发,化解攻势。紧接着,哪吒凭借身体扭转的力量,以类似咏春“冲拳”的动作,快速且有力地向敖丙回击,攻击路线沿着身体中线,动作简洁高效,充分体现了咏春拳以小博大、以巧破力的特点。在《哪吒之魔童闹海》中,哪吒与敖丙在激烈对抗中,同样运用了类似咏春的动作。面对敖丙的凌厉攻击,哪吒侧身闪避,同时用手臂以咏春“摊手”的动作卸去敖丙的力量,再顺势以“耕手”的动作进行反击,打乱敖丙的节奏,这些动作的衔接流畅自然,充分展现了哪吒的敏捷与机智。
二是致敬经典,通过解构式致敬与精准复刻经典影视剧中的动作,营造出妙趣横生的视觉盛宴。
太乙真人扭着模特步出场的镜头引得观众哈哈大笑,在网络上引发广泛转发和模仿。这一动作致敬了经典电影《唐伯虎点秋香》,并融入了独特的创新元素。《唐伯虎点秋香》中四大才子摇扇过桥的场景,以风流倜傥、潇洒不羁的形象示人,展现的是古代文人墨客自命不凡的姿态。而太乙真人扭模特步出场,将道教仙人的身份与现代时尚的模特步相结合。传统印象里,仙人多是仙风道骨、举止飘逸。但太乙真人却打破常规,以一种诙谐、接地气的方式登场。他大腹便便,扭动着不太灵活的身躯走模特步,这种反差赋予角色现代的喜剧感,创造出一个全新的、极具个性的仙人形象,喜剧效果得以升级。
《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之魔童闹海》很多打斗场面中,双方的动作设计极具节奏感,除了蕴含着深厚的武术功底,从动作的力度、速度和空间运用上,也体现出对动作美感的追求。镜头运用上,采用了大量的慢镜头和长镜头,慢镜头展现动作的细腻与优美,长镜头则完整地呈现出打斗的连贯性和空间感。而在整体动作风格上,无厘头喜剧风格、功夫喜剧动作元素也贯穿始终。比如,《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恶搞陈塘关百姓,用混天绫将一位大叔像放风筝一样甩上天空,还把一群小孩用乾坤圈吸起来,动作夸张随意,行为荒诞搞笑;而太乙真人骑着仙鹤出场时状况百出,也极具无厘头喜剧效果。
三是接轨潮流,将传统神话与现代潮流元素相融合,让人耳目一新。
在两部电影的打斗场景中,街舞与电竞元素的融入令人眼前一亮。在《哪吒之魔童闹海》中,哪吒与海怪的战斗里,动作设计借鉴了街舞的高难度动作。从动作的“空间运用”和“力度展现”来看,哪吒在空中快速旋转、托马斯全旋等动作,突破了传统打斗的平面限制,在三维空间中展现出极具张力的动作姿态。而电竞元素则体现在动作的“反应速度”和“精准度”上:哪吒面对海怪密集攻击时,快速闪避与反击,如同电竞选手在游戏中毫秒级的反应,精准操作技能,配合快节奏的镜头切换,营造出紧张刺激的氛围。
哪吒那独特的双手插兜姿态,无疑深刻地揭示了其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洞察。每当哪吒勇敢地选择挑战所谓的天命,内心涌动着对既定命运的顽强抗争时,他往往会采取这一动作。这一动作的源头,正是他情绪的微妙变化。在遭遇他人的误解与质疑之后,哪吒抬起双手,手掌轻柔地微微弯曲,随后手臂顺势而下,双手慢慢地深入裤兜,整个动作既流畅又流露出一种不屈的坚毅。行走间,他微微耸肩,双腿步伐虽看似悠闲,却蕴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力量感,仿佛在向整个世界宣告他心中的不屑与叛逆。 从动作分析的角度来看,双手插兜这一在现代青少年中颇为常见的姿态,在影片中成为了塑造哪吒性格的关键元素。这一动作与他“魔童”的身份设定完美契合,将他内心的叛逆与不羁,通过肢体语言直观地呈现出来,从而极大地拉近了与年轻观众的距离。而在哪吒双手插兜之际,他那坚定的眼神和微微上扬的嘴角,更是进一步强化了他坚韧不拔、永不屈服于命运的人物形象。
《哪吒之魔童降世》与《哪吒之魔童闹海》在角色塑造方面,通过细致的动作刻画,展现了创作者的艺术巧思。它们不仅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盛宴,同时也为动画电影创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 《哪吒2》有力推动中国动画先进技术应用及动画电影的工业化进程2025-03-01
- 国产剧集的爆款逻辑正在发生转变 剧集创作逐步回归艺术规律2025-01-10
- 国产大飞机C919正式开启国产大飞机在地区航线的商业运营2025-01-06
- 2023年国产片在票房上全面超越进口片 占据市场的绝对主导2024-11-11
- 文生视频AI动画片《千秋诗颂》将全新推出五集AI古诗词动画2024-10-24
- 最新文章
- 热点内容
-
- 秉持“公民城市公民建 用艺术激
- 保险箱内68万现金“凭空消失”徐
-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在沪举办楚
- 沉浸式演艺打破了固定观众席面向
- 纪念吕思勉先生诞辰140周年手稿
- 《哪吒之魔童闹海》幕后创作展在
- 今年1月至9月上海港完成集装箱吞
- 贺州市通过竞选获得2026年广西文
- 国家大剧院以原创音乐剧的形式将
- 上海:“志愿聚人心,服务暖社区
- 孕妇能吃杨梅吗,营养价值适合么
- 上海长宁虹桥街道老年助餐点推出
- 上海浦东工商联携手浦东市场监管
- 崇明区庙镇召开精神文明建设暨创
- 上海虹桥璀璨公馆将于今年6月底
- 金山区文旅局举办“携手乐高 创
- 杨浦滨江项目D塔楼核心筒将建成
- 去“上海之巅”打卡同款美味,品
- 上交会2025年公共服务启动,聚焦
- 真假藏红花教您如何辨别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