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大团队破解红枣产业发展瓶颈 助力发展
时间:2023-02-01 09:13 作者:admin 来源:中国食品在线 返回首页
红枣原产于中国,是重要的药食同源资源,面积和产量占到了全世界的95%以上,每年产量900万吨左右。作为一种传统的本土水果,红枣在国内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但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较少,严重影响制约了红枣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快速发展。
如何把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
山东农业大学食科学院张仁堂团队,破解红枣产业发展瓶颈,助力县城红枣产区产业发展,走出了一条特色林果产业发展的新路子。
陕西佳县:“农头工尾”延伸红枣价值链
佳县,位于陕西省东北部,黄河中游西岸,中国红枣起源地之一,有着悠久的红枣栽培历史。据史料记载,佳县从北魏起就栽植枣树,已有1500余年历史。2001年,佳县被国家林业总局授予“中国红枣名乡”称号。
红枣种植一直是当地的主导产业,全县红枣栽植面积8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0%左右,正常年景年产红枣2000万公斤。这里枣树林立,枣农们世代以卖枣为生。但近些年,佳县连续遭遇秋雨淋灾,红枣产量低、品质差,行情越来越低迷,收购价一度跌至每斤五六毛钱。
2018年10月,张仁堂第一次跟随科技部扶贫小组来到陕西佳县,开展精准扶贫调研。通过走访,他了解到,红枣原料价格低,深加工种类少,产业链无法延伸,枣农收入一直提不上去。村民最大的愿望,就是红枣不滞销,卖个好价钱。
发现问题,就要解决问题。张仁堂的思考颇显理性:红枣销路不畅、附加值不高、群众增收路径不宽,“农头工尾”才是根本之策,“接一连三”拉长产业链条,不断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
随后,张仁堂将佳县油枣带回学校检测,得出糖度、酸度等基本成分指标,测出环磷酸腺苷、三萜酸、多糖等功效物质成分含量,确定了固态发酵黑化佳县油枣工艺技术参数。
2019年6月14日,团队人员再次前往佳县,在红润专业合作社进行了黑金枣试制,效果超出预期。而后将黑金枣带回学校进行成分检测及黑枣系列枣酒的小样试制,确定放大工艺的参数和控制点。
红润枣业专业合作社社长高润红介绍:“我们利用山东农大红枣黑化加工技术的优势,把张老师团队验收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应用到红枣的加工过程,开发出了干型、甜型等系列黑变红枣枣酒、黑枣白兰地、黑枣醋饮、黑枣复合枣酱、速溶枣粉及红枣泡腾片等各种产品,很受消费者欢迎。”
应势而生。佳县进一步拓展红枣产业价值链,红润枣业专业合作社、陕西陕北红枣业科技有限公司与农大签订技术开发合同,打造出自己的品牌——“陕北红”。
一组数据见证了佳县红枣产业的改变。500户农户增收或脱贫,培训专业技术人员200余人次,集成技术累计推广辐射3000-5000户枣农,推广应用3万亩,年总收入增加2000-3000万元……
山东乐陵:“一枣多用”推进产业升级换代
德州乐陵以枣闻名,已有3000多年红枣种植历史,千年枣林景区是全国最大的千年原始人工结果林,域内千年枣树有1400余棵,500年枣树有1.4万余棵,种植面积近30万亩,其中红枣品种近600个,2.6万亩枣林游览区森林覆盖达90%,素有“百里枣乡”之称。这里的“乐陵金丝小枣”,在上世纪90年代是当地响当当的品牌。
然而,乐陵小枣发展历史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近20年来,乐陵金丝小枣因品种杂、品质差受到其他枣类产品的冲击,价格严重下滑。小枣贱卖、枣农砍树,一度陷入“保不住枣树、种不出好枣、卖不出好价”的僵局。
2015年,乐陵市市委、市政府把枣产业振兴再次摆在突出位置。“加工企业要用开放的眼光加大小枣精深加工,加强与科研单位的合作,更好地研发新的红枣深加工产品。”在乐陵市红枣产业振兴座谈会上,该市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大山道出了振兴红枣产业的关键。
百枣纲目集团是该市小枣产业龙头企业之一。近年来,公司与山东农业大学食科学院合作,研发枣副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共同开发小枣高端产品。集团销售总监马东超介绍:“我们与农大合作,以富硒金丝小枣为主要原料,开发的养生枣茶、枣酒、黑枣醋等一系列健康类食品,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
在乐陵小枣大变身的过程中,“一枣多用”是其中的重要研发项。据张仁堂介绍,以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资源转化率和附加值小枣不再仅仅是一种食品,从枣皮可以提取价值18万元一吨的枣红色素,枣肉可以制成枣茶、枣汁,枣核能制作活性炭,金丝小枣“吃干榨尽”,一点也不浪费,这比传统生产附加值高近百倍。
除小枣外,乐陵市还与山东农大深度合作,推进食品加工产业升级换代。2021年5月,双方合作共建乐陵市健康食品产业技术研究院,下设金丝小枣、马铃薯、调味品、功能食品等多个研发功能室和检测中心。
“我们瞄准健康食品产业需求和前沿技术发展方向,开展全产业链条的技术开发,推进产业升级换代,为乐陵市健康食品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储备和科技支撑。”健康食品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山东农大食科学院院长乔旭光教授告诉记者。11月,双方共同申报的德州市健康食品创新创业共同体获批。
泰安宁阳:“接一连三”助力生态特色产业发展
枣树“疯”了!
这是2018年9月张仁堂刚到宁阳挂职科技副县长时得知的消息。
被誉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大枣之乡”的泰安宁阳,出产的“宁阳大枣”为泰山三大特产之一。世世代代靠种枣卖枣为生的枣农,“枣疯病”成了他们的“心头大患”。地里有好东西,却不能过上好日子,大多枣农都不愿再种枣树。
危机之下,宁阳县向山东农业大学寻求帮助,擅长红枣研究的张仁堂临危受命。他先后邀请了资环学院土肥专家时连辉、植保学院病虫害防控专家刘玉升、周成刚等5位专家,到宁阳调研指导。
机遇和挑战并存。在宁阳葛石镇,专家组围绕园区规划设计、枣树育种栽培、枣疯病防治、土壤生态修复改良、大枣精深加工、大枣文化旅游、及品牌打造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并与山东省土地发展集团共同筹备规划建设省级大枣文化产业研究院。2021年9月,研究院揭牌成立,将宁阳大枣产业的培育、恢复、发展和创新推上省级特色产业研发平台。
宁阳县创建了数千亩的科技育枣示范基地——好运枣园,红枣管理专家对枣农进行高接换头、矮化栽培、分区良种嫁接、枣树环剥等技术培训。
专家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红枣生态特色食品产业正在宁阳县“拔节生长”。
在大枣成熟期,香甜绵软的红枣引来数万游客前来尝鲜。葛石镇枣农李敬行家的枣园,每天前来采摘和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人们逛枣林、采鲜枣,体验乡村田园情趣;果农们晒枣脯、酿枣酒、炒枣茶,穷尽看家手艺,热情招待……
一颗颗大枣带动了当地乡村全域旅游的蓬勃发展,加速了大枣一、二、三产业的融合。现在,宁阳红枣产业园区每年吸引游客60余万人次,年营业额达8000余万元,走出了一条生态特色林果产业发展的新路子。
现如今,红枣为当地老百姓带来“红红火火”的美好生活。县城红了,产业火了,农民富了。每年秋季,当挂满枝头的果子熟透了,枣农们越看越欢喜。(吕兵兵?王静)
如何把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
山东农业大学食科学院张仁堂团队,破解红枣产业发展瓶颈,助力县城红枣产区产业发展,走出了一条特色林果产业发展的新路子。
陕西佳县:“农头工尾”延伸红枣价值链
佳县,位于陕西省东北部,黄河中游西岸,中国红枣起源地之一,有着悠久的红枣栽培历史。据史料记载,佳县从北魏起就栽植枣树,已有1500余年历史。2001年,佳县被国家林业总局授予“中国红枣名乡”称号。
红枣种植一直是当地的主导产业,全县红枣栽植面积8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0%左右,正常年景年产红枣2000万公斤。这里枣树林立,枣农们世代以卖枣为生。但近些年,佳县连续遭遇秋雨淋灾,红枣产量低、品质差,行情越来越低迷,收购价一度跌至每斤五六毛钱。
2018年10月,张仁堂第一次跟随科技部扶贫小组来到陕西佳县,开展精准扶贫调研。通过走访,他了解到,红枣原料价格低,深加工种类少,产业链无法延伸,枣农收入一直提不上去。村民最大的愿望,就是红枣不滞销,卖个好价钱。
发现问题,就要解决问题。张仁堂的思考颇显理性:红枣销路不畅、附加值不高、群众增收路径不宽,“农头工尾”才是根本之策,“接一连三”拉长产业链条,不断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
随后,张仁堂将佳县油枣带回学校检测,得出糖度、酸度等基本成分指标,测出环磷酸腺苷、三萜酸、多糖等功效物质成分含量,确定了固态发酵黑化佳县油枣工艺技术参数。
2019年6月14日,团队人员再次前往佳县,在红润专业合作社进行了黑金枣试制,效果超出预期。而后将黑金枣带回学校进行成分检测及黑枣系列枣酒的小样试制,确定放大工艺的参数和控制点。
红润枣业专业合作社社长高润红介绍:“我们利用山东农大红枣黑化加工技术的优势,把张老师团队验收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应用到红枣的加工过程,开发出了干型、甜型等系列黑变红枣枣酒、黑枣白兰地、黑枣醋饮、黑枣复合枣酱、速溶枣粉及红枣泡腾片等各种产品,很受消费者欢迎。”
应势而生。佳县进一步拓展红枣产业价值链,红润枣业专业合作社、陕西陕北红枣业科技有限公司与农大签订技术开发合同,打造出自己的品牌——“陕北红”。
一组数据见证了佳县红枣产业的改变。500户农户增收或脱贫,培训专业技术人员200余人次,集成技术累计推广辐射3000-5000户枣农,推广应用3万亩,年总收入增加2000-3000万元……
山东乐陵:“一枣多用”推进产业升级换代
德州乐陵以枣闻名,已有3000多年红枣种植历史,千年枣林景区是全国最大的千年原始人工结果林,域内千年枣树有1400余棵,500年枣树有1.4万余棵,种植面积近30万亩,其中红枣品种近600个,2.6万亩枣林游览区森林覆盖达90%,素有“百里枣乡”之称。这里的“乐陵金丝小枣”,在上世纪90年代是当地响当当的品牌。
然而,乐陵小枣发展历史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近20年来,乐陵金丝小枣因品种杂、品质差受到其他枣类产品的冲击,价格严重下滑。小枣贱卖、枣农砍树,一度陷入“保不住枣树、种不出好枣、卖不出好价”的僵局。
2015年,乐陵市市委、市政府把枣产业振兴再次摆在突出位置。“加工企业要用开放的眼光加大小枣精深加工,加强与科研单位的合作,更好地研发新的红枣深加工产品。”在乐陵市红枣产业振兴座谈会上,该市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大山道出了振兴红枣产业的关键。
百枣纲目集团是该市小枣产业龙头企业之一。近年来,公司与山东农业大学食科学院合作,研发枣副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共同开发小枣高端产品。集团销售总监马东超介绍:“我们与农大合作,以富硒金丝小枣为主要原料,开发的养生枣茶、枣酒、黑枣醋等一系列健康类食品,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
在乐陵小枣大变身的过程中,“一枣多用”是其中的重要研发项。据张仁堂介绍,以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资源转化率和附加值小枣不再仅仅是一种食品,从枣皮可以提取价值18万元一吨的枣红色素,枣肉可以制成枣茶、枣汁,枣核能制作活性炭,金丝小枣“吃干榨尽”,一点也不浪费,这比传统生产附加值高近百倍。
除小枣外,乐陵市还与山东农大深度合作,推进食品加工产业升级换代。2021年5月,双方合作共建乐陵市健康食品产业技术研究院,下设金丝小枣、马铃薯、调味品、功能食品等多个研发功能室和检测中心。
“我们瞄准健康食品产业需求和前沿技术发展方向,开展全产业链条的技术开发,推进产业升级换代,为乐陵市健康食品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储备和科技支撑。”健康食品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山东农大食科学院院长乔旭光教授告诉记者。11月,双方共同申报的德州市健康食品创新创业共同体获批。
泰安宁阳:“接一连三”助力生态特色产业发展
枣树“疯”了!
这是2018年9月张仁堂刚到宁阳挂职科技副县长时得知的消息。
被誉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大枣之乡”的泰安宁阳,出产的“宁阳大枣”为泰山三大特产之一。世世代代靠种枣卖枣为生的枣农,“枣疯病”成了他们的“心头大患”。地里有好东西,却不能过上好日子,大多枣农都不愿再种枣树。
危机之下,宁阳县向山东农业大学寻求帮助,擅长红枣研究的张仁堂临危受命。他先后邀请了资环学院土肥专家时连辉、植保学院病虫害防控专家刘玉升、周成刚等5位专家,到宁阳调研指导。
机遇和挑战并存。在宁阳葛石镇,专家组围绕园区规划设计、枣树育种栽培、枣疯病防治、土壤生态修复改良、大枣精深加工、大枣文化旅游、及品牌打造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并与山东省土地发展集团共同筹备规划建设省级大枣文化产业研究院。2021年9月,研究院揭牌成立,将宁阳大枣产业的培育、恢复、发展和创新推上省级特色产业研发平台。
宁阳县创建了数千亩的科技育枣示范基地——好运枣园,红枣管理专家对枣农进行高接换头、矮化栽培、分区良种嫁接、枣树环剥等技术培训。
专家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红枣生态特色食品产业正在宁阳县“拔节生长”。
在大枣成熟期,香甜绵软的红枣引来数万游客前来尝鲜。葛石镇枣农李敬行家的枣园,每天前来采摘和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人们逛枣林、采鲜枣,体验乡村田园情趣;果农们晒枣脯、酿枣酒、炒枣茶,穷尽看家手艺,热情招待……
一颗颗大枣带动了当地乡村全域旅游的蓬勃发展,加速了大枣一、二、三产业的融合。现在,宁阳红枣产业园区每年吸引游客60余万人次,年营业额达8000余万元,走出了一条生态特色林果产业发展的新路子。
现如今,红枣为当地老百姓带来“红红火火”的美好生活。县城红了,产业火了,农民富了。每年秋季,当挂满枝头的果子熟透了,枣农们越看越欢喜。(吕兵兵?王静)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上一篇:营养餐事件 搞清招标过程要有后续
推荐阅读
2024-04-28
2023-04-03
2023-03-07
2023-04-12
2013-05-31
2013-05-31
2024-01-10
2013-06-05
2023-04-21
2023-05-03
最新资讯
- 1.打造开放合作的“灯塔”项目 让各方人员包括研发者和资本提供者都参与进来
- 2.打造鼓励创新的生态系统 市场规模与市场接近度等方面协同推进
- 3.来自全球13个国家的34位顶尖国际企业家共谋共促创新发展
- 4.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上海主会场活动在浦东世纪公园举行
- 5.首届“上证杯”上海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颁奖仪式在上海理工大学举行
- 6.秋分早晨上海最低气温在19℃—21℃ 是三个多月来最凉爽的一个早晨
- 7.第二届千年古镇(松江泗泾)龙舟邀请赛在泗泾古镇水域举行
- 8.30余名国际企业家齐聚上海 在上博东馆进行了一场中国文化探索之旅
- 9.第五届普陀人才节在半马苏河国际会议中心开幕
- 10.“大革命洪流与黄埔精神”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大学举行
- 11.2024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浦东分会场亮灯仪式在陆家嘴中心绿地举行
- 12.上海市1600余台防空警报(除虹桥、浦东机场地区外)同时鸣响
- 13.2024年版上海轨道交通网络示意图将逐步在全网车站、车厢内更新
- 14.2024感动上海年度人物推选活动”获奖名单日前揭晓
- 15.上海市正加大力度进行旧住房成套改造,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
- 16.去年部分市咨会成员们提出的建议已经逐步实现
- 17.第36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在北外滩世界会客厅拉开帷幕
- 18.“全球智慧聚宝盆伴上海发展”——访铁狮门公司高级顾问夏冠东
- 19.“上海出品”《何以中国》《万桥飞架——山水间的人类奇迹》双双斩获“星光奖”优秀电视纪录片奖
- 20.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等13家医疗机构被授予“上海市公立医院国际医疗旅游试点单位”牌匾
- 21.上海将做好“1+1+6+X”绿灰设施的建设与完善
- 22.今年第14号台风“普拉桑”已位于江苏省海安市境内 强度等级已降至热带低压
- 23.上海创自1978年有完整小时降水观测资料以来最大的6小时降水量
- 24.第四届全球创新创业峰会之金融支持人才创新创业论坛在上海举办
- 25.2024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将于9月27日至30日在上海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举行
- 26.上海市公安局海外人才直联平台正式启用 提升强化国际人才集聚效应
- 27.上海首次由五个新城联动举办2024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
- 28.打造国际化创新创业生态 上海全力优化人才服务体系
- 29.全球创新创业峰会选手们用亲身经历讲述“海聚英才”带来的改变
- 30.第四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峰会共吸引全球参赛项目约12000个
- 31.第四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峰会昨天上午在上海市开幕
- 32.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将作为上海全新的自主品牌自行车赛事在五个新城设赛段举行
- 33.第五届“观澜论坛”在浦东新区规划和公共艺术中心举行
- 34.2024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启动仪式在世界会客厅举行
- 35.上海各区组织不少于7天的集中役前教育 开展形式多样的欢送新兵活动
- 36.沪皖共建长三角(广德)康养基地签约仪式在安徽举行
- 37.沪苏湖高铁沿线最大新建站——上海松江站进入最后攻坚阶段
- 38.2024上海赛艇公开赛将于9月28日至9月29日在苏州河水域举办
- 39.上海将推动空间信息全面赋能经济、生活、治理数字化转型
- 40.以“穿越光年”为主题的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