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市府大楼将于2024年3月完成更新改造,现已启动全球招商

时间:2024-01-10 11:41   作者:admin  来源:东方广播网       返回首页

上海市黄浦区160街坊老市府大楼是一项重要的城市更新项目,也是外滩地区第二立面更新改造的先行启动项目。该项目旨在成为上海城市更新的示范项目,于2024年3月完成更新改造并启动全球招商。老市府大楼位于黄浦区160街坊,地上面积约4.2万平米,地下面积约2.6万平米,包含了办公、商业和文化功能。在改造后,将成为一个现代的开大间办公和海派老建筑历史空间结合的外滩新地标。该项目将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意,同时保留历史建筑原有的特色和风格。将引入一系列高品质的办公空间和商业资源,为企业和创意人才提供了一个聚集和交流的平台。

上海老市府大楼位于黄浦区汉口路、江西中路、河南中路、福州路所围合地块,距离外滩滨江直线距离约345米,距离南京东路地铁站直线距离约315米,距离豫园地铁站直线距离约500米。这意味着该地段不仅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也非常便利。老市府大楼改造完成全面开放后,将成为“第二立面”的激活点,引发充分的关注度和影响力。不仅可以吸引更多商业投资和自营商家入驻,还能为周边居民和游客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生活品质。

老市府大楼是上海时代变幻的见证。大楼始建于1914年,1922年完工,被誉为“远东第一围合式建筑”,最早是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大楼,1989年被列为市第一批优秀历史建筑和市文物保护单位。

1949年5月28日,新中国上海市人民政府成立,陈毅出任第一任市长。新旧政府的交接仪式在此举行。大楼正式成为上海市人民政府的办公驻地。10月2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在此升起上海第一面五星红旗,大楼与欢呼的人民一起,见证了新中国的新生。

老市府大楼内的市府礼堂,前身为工部局万国商团操练厅,1923年,爱因斯坦曾在此演讲,用德语讲解相对论。1950年将其改建为上海市人民政府大礼堂,成为上海接待国际文化交流演出的重要场所,来自印度、美国、英国、法国、苏联、朝鲜等十几个国家的艺术团体曾在此演出。1979年1月中美两国正式建交后,美籍日裔指挥家小泽征尔携波士顿交响乐团首次来华,在市府礼堂为上海市民献上精彩演出。

根据统计,自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市政府礼堂已经成为了许多重要演出的场所。以下是一些其中的例子:1979年,美国小提琴家艾萨克斯特在上海市政府礼堂演奏了《从毛泽东到莫扎特》。1984年12月9日,日本世代剧团在上海首次上演了舞剧《藤野先生再见》。1985年,澳大利亚悉尼舞蹈团、美国华盛顿芭蕾舞团和大提琴家马友友先后在上海政府礼堂举行了演出。1985年,世界著名歌剧《弄臣》在上海政府礼堂上演了它的首演。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演出在上海市政府礼堂举行,包括来自其他国家的文化团体和知名艺术家个人的演出。这些演出不仅展示了上海政府的文化决心,也向公众传达了高雅的艺术氛围,成为了上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备案:冀ICP备18014129号-10
 东方广播网 
©1996- 涿州市国谕广告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