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东方在线 生活新闻
分享

无障碍艺术的创作之路充满了挑战,但对于整个团队来说,最大的难题并非创作本身,而是如何以平和的心态面对项目。在《生之代价》的宣发过程中,出品方为了消除外界对于该剧消费残障人士的误解,努力避免使用任何与残障人士相关的词汇来吸引观众注意。然而,在项目复盘时,陆莉萍深刻反思道:“当我们持有这种心态时,实际上已经在不平等地对待这个问题了。”她进一步指出,社会和公众对于残障人士可能存在一些偏执的认知。她呼吁大家从意识上真正解决这个问题,不要将残障艺术视为特殊现象,而是应该以平常心去对待。

赵红程指出,这类创作的最大挑战在于,大众对残障的凝视往往是无意识的。然而,他坚信残障艺术家和残障人士能够为艺术注入许多全新的体验。许多人可能认为残障仅仅意味着身体功能的缺失,但实际上,我们可以将这一概念拓展至更广泛的领域。如果将残障主题与戏剧艺术相结合,我们完全有可能打造出系统化、专业化的艺术内容。这样的尝试不仅能丰富艺术的表现形式,还能让更多人理解残障群体的生活状态,促进社会的包容与理解。

她感到由衷的欣慰,对于“上话这类机构对无障碍的积极接纳”,她满怀期待,希望在今年的作品在上述机构演出之后,未来能够有机会再次投身于此类项目的合作中。

发布时间:2024-11-04 12:03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