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东方在线 生活新闻
分享

年画,作为中国独树一帜的绘画艺术形式,其历史可追溯至古代的“门神画”,它不仅是民间艺术的瑰宝,更是新年氛围中不可或缺的装饰元素。年画以其富有吉祥和喜庆的寓意,承载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近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荣誉的获得标志着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的重要地位。截至目前,我国共有44个项目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名册,这一数字位居世界首位,彰显了我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12月11日午后,一场名为“艺传万邦——年画中的中西文化交流”的展览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古北校区盛大启幕。该展览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博物馆精心策划,并得到了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及招商银行上海分行的鼎力协助。

“年画”,这一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其历史可追溯至汉代,并在唐宋时期逐渐发展壮大,最终在明清两代达到了鼎盛。作为中国社会风俗信仰的生动体现,年画一直以来都是民间文化的鲜活写照。本次展览以“年画里的中西文化”为主题,深入挖掘年画背后的文化内涵。通过展示年画中的刻印技术、流传路径以及绘画内容,观众得以一窥传统年画的艺术审美和创作内容的开放性。此外,展览还特别展示了具有上海本土文化特色的小校场木版年画,从传统年画的角度,生动展示了中西文化在交流与融合过程中的独特魅力。

发布时间:2024-12-14 16:02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