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东方在线 正文

在刚刚过去的前三季度,我国各行业的生产与供给保持了稳定的增长态势。在这一过程中,农业生产呈现出平稳发展的良好局面,服务业也在持续复苏之中,而工业则成为了今年我国经济运行的一大亮点。具体来看,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5.8%,这一增速超过了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速,高出1个百分点。工业的强劲表现对于前三季度经济的稳定增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贡献率接近40%,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前三季度,我国国民经济展现出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其中积极因素不断积聚,增长动力逐步增强。对此,专家盛来用“两个不变和一个变”这一精辟概括,来描绘前三季度中国经济运行的三个显著特点:首先,尽管在二季度和三季度期间,经济增长速度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波动,但从全年累计来看,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稳定态势并未发生改变;其次,在确保经济总量合理增长的同时,我国经济发展结构持续优化,发展质量稳步提升,高质量发展的大趋势保持了稳定并持续向前;最后,进入九月,国民经济呈现出积极的变化迹象,多数经济指标呈现出边际改善的态势,经济运行呈现出筑底企稳的良好态势。

10月20日,中国人民大学崇实书院副院长、经济学院教授范志勇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上表示,从增长、就业、通胀、国际收支这四大宏观指标判断,我国经济整体运行平稳。同时,这些指标和年初制定的全年经济增速5%左右的预期目标比较吻合,“我们认为完成年初制定的目标是大概率事件。”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老百姓最关心的事。前三季度,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1%,比上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

居民收入前三季度增速略高于GDP增速。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941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5.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可以用来反映通胀的变化程度。前三季度,CPI比上年同期上涨0.3%,涨幅比上半年扩大0.2个百分点。今年,我国的外贸形势总体好于预期。盛来运指出,前三季度,出口增长6.2%,而且我国外汇储备又重新回到3.3万亿美元。

这些因素为中国宏观经济的持续韧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范志勇进一步指出,通过多个经济指标的观察,可以明显看出宏观经济正呈现出企稳的趋势。尽管GDP平减指数(即名义GDP与实际GDP的比值)目前依然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但其下降幅度却在逐季逐渐减小。这一变化被视为经济运行状况改善的一个重要积极信号。

实际上,我国经济环比增长率已连续9个季度保持上升态势。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经过季节性调整,第三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环比增幅达到了0.9%。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