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东方在线 正文

众所周知,体重超标会非常严重地影响到人体的健康状况。最近,上海市发布了《“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该方案是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上海市爱卫办、上海市经信委等共16个政府部门共同编制而成。

该方案强调,个体的体重状况与身体健康状况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体重的不正常,尤其是超重和肥胖,已成为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某些癌症等慢性疾病的显著风险因素。根据调查数据,上海市居民的体重超重和肥胖问题形势严峻,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以期实现状况的改善。

本方案严格遵循国家“健康中国”战略的相关政策文件,精心制定并全面实施,包含五个核心板块及十六条具体措施。旨在经过大约三年的不懈努力,从2024年开始,逐步优化本市居民的体重管理支持性环境。通过这一系列措施,我们力求显著提高市民的体重管理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普及健康的生活方式,稳步提升市民的健康素养水平。我们期待形成全民参与、共享健康成果的良好局面,进而有效改善部分人群体重异常的状况,实现健康生活的广泛推广和深入普及。

方案注重不同人群的分类指导及其体重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如针对孕产妇,重点是提供孕期营养示范性一体化服务,孕前维持适宜体重,孕期合理增重,产后减少体重滞留,预防低体重儿、巨大儿等发生;而 针对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重在强化体格生长全面监测、营养与喂养指导以及身体活动和运动指导;针对学生,重点是培养儿童青少年形成动态测量身高、体重、腰围的健康习惯,帮助超重和肥胖的学生做到“一减两增、一调两测”(减少进食量、增加身体活动、增强减肥信心,调整饮食结构、测量体重、测量腰围),研制本市儿童青少年肥胖筛查转诊标准和肥胖干预工具包,试点开展超重肥胖学生精准干预;而 针对职业人群,其重点是指导加强体重监测和定期体检,培养健康生活方式,有条件的单位可设立职工健身驿站、健身角等,丰富职工体育健身活动,提高职工的健康素养和身体素质等; 针对老年人,重点是指导适口餐食、适当运动、维持适宜体重;慢性病人群重点开展体重、腰围、体成分、血脂等监测,随访管理中提供运动干预和营养膳食指导。

方案还强调社会广泛参与,主要包括营造社会支持性环境、强化家庭作用、规范服务模式、发挥中医药作用和倡导消费新理念。

在社会层面,共同推进体重管理进家庭、进社区、进医疗卫生机构、进餐馆食堂等,强化家庭、市民健康自我管理小组作用,引导企业研发体重管理新产品,丰富科学锻炼方法和器材;在医疗卫生层面,鼓励医疗机构设置体重管理、肥胖防治等门诊,制定体重分级管理规范,依托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居民提供合理膳食、运动处方等健康生活方式指导,为重点人群提供包括中医药在内的规范诊疗服务。

此外,本方案在实施过程中,特别重视科普宣传,旨在增强公众对体重管理的认识与重视。具体措施包括加强科学指导、创新科普教育形式以及提升科普工作的整体能力。我们强调科普内容应具备科学性、权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为此,我们编制了《健康体重》市民健康知识读本,组织专家和志愿者队伍深入社区开展活动,并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媒体和渠道,广泛传播体重管理知识,实现了全方位、立体化的科普宣传。

同时,该方案强调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开拓体重管理的新途径,研发智能体重管理穿戴设备,并积极推广人工智能技术在制定专属营养和运动干预计划方面的应用。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