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陈忠伟团队的抗低温电池技术获得应用突破

时间:2024-12-18 09:16   作者:admin  来源:东方在线       返回首页

  动力电池技术的革新极大地促进了汽车行业的低碳与智能化转型。然而,在寒冷的低温环境下,电池的容量和续航里程会显著减少,放电速度也会减慢,这不仅给驾驶者和乘客带来了所谓的“里程焦虑”,还直接影响了汽车的运行性能。因此,科学家们正致力于研发能够抵御低温甚至极端低温的电池技术,以解决这一问题。

  2024年初,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的陈忠伟团队成功研制出了一款抗超低温特种锂离子电池,能在-60℃的超低温环境下稳定运行,能量密度达到每千克260瓦时。在-60℃、0.5C(电池以其额定容量0.5倍的电流进行放电)运行条件下,放电容量可达80%以上;-40℃、0.5C运行条件下,放电容量可达95%,循环寿命超过500次,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电池采用新一代复合电解液、多层复合电极结构及新型半固态电解质,极大地提升了低温条件下的离子电导率和界面性能,同时采用多层复合电极结构结合新型半固态电解质及改性活性材料,增加了电极和电极表面结构的稳定性和导电性,从而有效地提升了电池在低温下的性能。

  11月23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传来喜讯,陈忠伟领衔的研究团队在抗低温电池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应用突破。基于这一创新技术,团队成功研发出一种高比能、宽温域的锂离子电池,该电池能够在极端的-40℃至60℃温度范围内保持稳定运行。这一技术突破为新型工业级复合翼无人机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支持,使得无人机在完成试飞任务时表现出色。 在试飞过程中,这款无人机展现了卓越的性能,顺利通过了起飞、爬升、高速巡航以及降落等一系列关键测试环节。经过3小时的持续飞行试验,无人机不仅完成了各项预定任务,还展现了高比能锂电池在能量储备和运行稳定性方面的显著优势,为我国无人机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备案:冀ICP备18014129号-10
 东方广播网 
©1996- 涿州市国谕广告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