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东方在线 生活新闻
分享

沪漂年轻人在“共建共治共享”中,走出家门、社区和街区,与这座城市实现“双向奔赴”,找到情感归属,实现价值重塑。

“00后”姑娘小顾大学毕业刚一年,现是闵行一家医院的社工。几个月前,她入住江川路街道河东小区的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距离单位步行大约15分钟。这是闵行区为数不多的嵌入居民区的“新家”,去年年中开始对外运营,共有91套房,供应268个床位,出租率近100%。

“我来看一眼,就喜欢上了。”小顾说,自己住的是两人间,空间虽然不大,但新装修的房间简约温馨,空调、洗衣机、冰箱、卫浴、衣橱一应俱全,拎包即住。“整体环境和配套比之前租的小区好很多。楼下单元门有防盗指纹密码锁,让人很有安全感。”

作为嵌入居民小区的“新家”,闵行区人大代表、河东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邵宁和小伙伴们一直在探索如何让新住户与老住户更好地融合,让异乡人成为同乡人。

为满足新住户的需求,河东小区召开议事会倾听大家意见。需求很快落实,设置便民超市,为入住者提供便利;新设社区食堂,为城市建设者提供打折优惠服务……在整合各方资源,为新住户提供便利的同时,河东小区也积极搭建平台,让他们走出家门有机会反哺社区。

目前,这个“新家”共入住沪闵医院、汽轮机厂、零号湾科技企业等18家单位的职工。每周四,沪闵医院的医护人员会到社区党群服务站定点开展义诊,小顾就是其中一员。她之前在大学里学的是老年服务与管理,“我很热爱现在这份工作,它不仅要有一定的医学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耐心和爱心”。

采访当天,小顾接到业委会主任的求助电话,一位患过中风的居民身体不适,她立马赶过去。“没事的,爷爷,您的血压正常,平时手指要多活动,还要慢慢锻炼和练习走路,保持良好心情,会好起来的……”在她的安抚下,70多岁的老先生情绪平稳了。

除了定期在居民区开展义诊,每当居民有需求,小顾和她的同事基本上“随叫随到”,她们逐渐与老居民打成一片。“为居民提供相应的服务,为老龄化社区带来温暖和力量。这就是一种‘双向奔赴’。”邵宁表示。

新虹中航公寓社区是闵行首家纳入周边居委代管的新型居住社区,其中居住100余人的“小哥楼”成为特色。社区在为外卖小哥提供综合配套服务的同时,还建立了“小哥议事厅”平台,引导小哥主动参与社区治理与服务。街道也发挥外卖配送员走街串巷、感知度高、受众面广的优势,以“积分制”等形式,引导小哥化身网格“信息员”、城市“巡查员”、流动“急救员”,为街区治理、城市发展提供“金点子”与“新力量”。

发布时间:2025-02-05 07:53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