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东方广播在线 正文
  2021年12月,上海、浙江、江西、山东、湖南、广东、四川等7个省(市)启动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昨天在上海召开新闻发布会,消息传出:上海在全国率先开展200个特色社区中医药专业建设,覆盖全市80%的社区卫生中心,今年已支持首批76个项目。

  社区是上海中医药服务的“主战场”,全市推出了社区中医基础病名录,涵盖114种疾病,在“国家名录”的基础上新增44种。目前,上海普通社区可开展中医基础疾病服务60多种。

  市立医院的制剂被转移到社区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中医药管理局局长温大祥介绍,全市已建成由24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986个服务站(村卫生室)组成的中医药服务网络。制定社区中医药服务综合指标,保障社区中医药服务水平提升。

  以龙华医院、曙光医院、岳阳医院、市中医医院四家市级中医院为主导,形成东、南、西、北四大区域医疗工会。目前,在社区建立了134个中医连体病联合诊疗所,培养了286名基层医师,全市16个区实现了市属中医院制剂在社区连体用药。

  从去年开始,上海开展了“民办实事”工程,建设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计划在三年内至少建设150个。项目位于功能社区和社区生活圈,将中医服务以点、面向的方式融入居民生活圈,满足“最后一公里”的服务需求,打造“家门口”的中医健康之家。

  上海还通过建设名医工作室基层工作站,安排100支市级名医团队直接下沉社区进行指导。对基层年轻中医干部开展了三批专项培训,其中116名中医干部同时受聘于龙华、岳阳、曙光等三甲中医院,进行同质化培训,有效提高了社区中医诊疗水平。

  这样人们才能吃得起好的中药

  上海市医疗保障局副局长张超表示,为了让人们吃得起中药,吃得起好中药,该市开展的140多个中医诊疗项目和1381种中成药被纳入医疗保险。上海市医疗机构使用的符合国家标准和地方规范的1460种中药饮片和617种中药制剂按甲类支付。被保险人使用中药诊疗项目、中成药、中药饮片和制剂时,其相关医疗费用得到充分保障。

  中药饮片质量是影响中药疗效的重要因素。文大祥表示,上海利用区块链技术开展“中医安心”服务场景建设,实现公立医院第三方汤剂配送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在全国率先开展可追溯饮片从田间到床边的临床应用试点。截至今年9月底,饮片全程溯源系统已覆盖全市380多家医疗机构和30多家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共有11万余条中药饮片链上溯源数据,以及750多万张煎煮配药处方。市民可通过手机及时获取处方、煎煮配药、饮片追踪等相关服务信息。

  增设“中医舌脉面信息采集及体质识别技术”、“中医临床处方定制加工”等新型中医医疗服务,推动中医药创新技术尽快投入临床应用。

  根据效果支付试用款

  为鼓励中医药的普及,上海市医疗保障局选择了22种体现中医药独特作用和优势的疾病,在22家二、三级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医院开展了按疗效值付费试点。试点以来,中医药应用率显著提高。22种疾病的月平均病例数从1591例增加到2468例,增加55.1%;以中药为主的病例比例由18.3%上升至24.0%;平均每个病例使用的中医技术从3种增加到4种;中医治疗费用占比增长10.8%。此外,抗菌药物的总体使用减少了3.8%。部分优势疾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平均住院时间缩短9.50%。试点疾病病例的费用平均下降了3.0%。

  下一步,上海将积极开展优势病种遴选,不断提高疾病覆盖面和试点医疗机构范围。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