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意袭来,人们往往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吃上一顿美食来提神,然而,吃后却常常感到更加困倦。这种现象,早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经验。通常,当人们感到疲倦时,会出现昏昏欲睡的感觉;同样,在餐后,很多人也会出现困倦的情况。专家们经过深入研究,揭示了这一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由于人体功能的特殊性,人们在困倦时进食,往往会感到精神焕发;然而,在食用各种食物之后,却又会感到异常困倦。例如,圣马泰奥医学中心就进行了一项有趣的实验,以探究这一现象的奥秘。
圣马泰奥医学中心与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团队近期发现,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简称CCK),这是一种由小肠分泌的肽类脑/肠激素,不仅在小肠中含量丰富,而且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也广泛存在。CCK在生理上主要扮演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双重角色。该研究揭示了胆囊收缩素可能与人们餐后产生的睡意现象存在一定的关联。
研究人员监测了受试者体内CCK的含量,发现在饭后2小时内有明显升高,2小时后开始回落。而通过斯坦福睡意量表(Stanford Sleepiness Scale,SSS)对受试者睡意的调查显示,睡意在饭后开始显著增加,之后趋于平缓。
研究人员对数据进行分析后认为,CCK的含量与餐后睡意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而且,进食高脂肪餐单受试者的CKK水平更高,餐后睡意也更强烈。其他有关CKK与餐后睡意的同类研究也得出相似的结论。
血糖高——食欲素低——实验鼠困了
另外,也有研究提示,餐后血糖升高,食欲素含量下降,可能是犯困的另一原因。
食欲素,亦称下丘脑泌素,是一种由下丘脑分泌的重要激素,主要分为食欲素-A和食欲素-B两种类型,也分别被称为下丘脑泌素-1和下丘脑泌素-2.这两种激素在调节人类的饥饿感和睡眠模式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食欲素的含量水平与我们的饥饿感及睡眠质量密切相关。当食欲素水平较低时,人们往往会感到困倦不堪,缺乏活力,甚至不愿意进行运动。相反,当食欲素水平较高时,人们会感到精神焕发,充满活力,这对于保持清醒和活跃状态至关重要。
科学实验表明,血糖水平达到一定标准后,会自动抑制食欲激素的分泌,从而减少食欲。此外,专家指出,在感到疲倦时,通过进食是提振精神的有效方法,因为摄入蛋白质能够促进食欲激素的分泌。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 瑞士科学家发现常吃洋葱能提骨密度 有助于防治骨质疏松症2024-11-06
- 最新文章
- 热点内容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