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一支全部由医学生组成的实践队伍默默行走在祖国的西部

时间:2023-10-13 08:49   作者:admin  来源:东方广播网       返回首页
  从2018年至今的五年时间里,一支由山东大学全体医学生组成的实践团队,默默地走在祖国西部。24名队员在四川大凉山、宁夏中卫、西藏拉萨、日喀则、新疆伊犁、乌鲁木齐等西部地区开展义诊、科普、参观、调研等活动,行程近2万公里。

  三次社会实践中,名为“医疗西路”的社会实践团队走访调研了20家基层医疗单位,开展义诊和科普讲座9场,服务群众3900余人,访谈了18名西部地区优秀医务工作者。这些年轻人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行动投身乡村振兴,用齐鲁的力量助力健康中国。

  对话榜样,他们是“行走的思想政治课堂”

  朱强结束了在新疆的工作三个月后,研究小组在山东省立医院的消化内科见到了他。

  西藏、新疆医疗人才“集团式”援助,是国家卫健委加强东西方交流、增强当地群众获得感的有力举措。“医路西”社会实践团队成立之初,就开始对西部优秀医务工作者的事迹进行采访和整理。朱强就是其中之一。

  朱强回忆,他到新疆后完成的第一件事,就是充分发挥个人专业特长,牵头在兵团北支队设立了“鲁冰同心·泰山学者”消化专科,组建了医疗团队。

  援疆期间,朱强坚持每年组织“光明行动”活动,为近100名白内障患者实施了免费手术。并邀请省内专科医院组成医疗团队参与建设,重点建设地方医院的肛肠专科,成功实施手术300余例。“山东援疆医生”已成为兵团员工最信赖的品牌。

  在海拔4000米的日喀则妇幼保健院,摄制组成员完成了对王刚的采访。在采访过程中,团队经历了小洛桑妈妈将哈达送给王刚的感人一幕。

  小洛桑,两岁半,来自日喀则市桑子子区东嘎乡,患有右腹股沟斜疝,这是一种由阴道未闭引起的先天性疾病。每次攻击,肠子都会冲进腹股沟,给小洛桑和紧张的父母带来痛苦和恐惧。

  以前这样的孩子需要去拉萨或者内地做手术,听说日喀则妇幼保健院可以做这个手术,家人就赶过来了。经过仔细检查,王刚为小洛桑制定了治疗方案,手术由王刚进行,并在当地医护人员的配合下顺利完成。这是日喀则妇女医院第一例小儿外科手术,也是第一例全身麻醉手术。

  日喀则妇幼保健院此前没有儿科外科,缺乏手术所需的相应人员和设备。经过3个多月的紧张准备和1个月的试手术,王刚在零的基础上努力工作,创立了日喀则第一家儿科外科,具备了门诊收治几十种疾病和在病房开展常见儿科手术的能力,涵盖了先天性畸形、创伤等儿童疾病,并开展了当地第一例儿科腹腔镜微创手术。

  近五年来,实践团队成员共采访了18位西部地区优秀医务工作者,其中包括山东大学校友和山东省各级医疗单位的医生。在球员眼中,他们是“行走的思想政治课堂”。

  从示范示范的例子中,从他们扎根西部、教鱼的故事中,队员们真正懂得了“海拔高,士气高;援藏精神难,援藏作风更难。我们明白什么是“拯救痛苦,成为伟大的医生”的核心。

  义诊:学以致用,担当使命

  “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虽然当地人并不富裕,但他们与邻居相处融洽。我见证了这里的人们对健康的渴望和珍惜,我将继续努力,为中国欠发达的西部地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帮助。”实践团队成员,来自齐鲁医院(第一临床学院)的消化内科医生王腾凯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金阳县开展义诊活动后说道。

  在实践团队开展的几次义诊中,消化内科的团队一直是最长的,王腾凯坐了整整一个上午,他希望用有限的义诊服务更多的人。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66团新广场义诊结束时,队员们正坐在车里准备离开,一位老人慌忙敲门,他拿着膝关节片一定要让骨科队员郑彤给看,并坚持“听取齐鲁医院专家的意见”。

  “你应该尝尝我们新疆的桃子,甜的!”大叔将自己的几个桃子塞到孙雨涵练习队的手里。第66团是当地著名的桃子种植基地,他坚持让他看到的“医生专家”品尝当地最新鲜的桃子。

  实践团队成员在四川晋阳、宁夏中卫、西藏拉萨、新疆伊犁市等西部地区,克服阳光辐射强、高原空气稀薄、交通不便、语言不通等困难,开展义诊科普工作。在消化内科、呼吸内科、普外科、神经外科、骨科、妇产科、泌尿外科等方向为当地群众提供专业的诊疗服务,用特制的科学资料,生动、通俗地讲解常见病的防治。

  实践团队成员的努力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基层医院和广大群众的一致认可,在广袤的西部留下了山东人民奉献的本色,也留下了熠熠生辉的“齐鲁印记”。

  研究方向:立足基层,追梦西部

  基层医疗是健康中国建设的“基础”,是居民健康的“把关人”。

  “医院人员短缺、技术局限性突出,但也在稳步改善,医疗保障成效显著”,这是“医疗西路”社会实践队队长薛志伟在走访西部基层医院后的感慨。

  山东大学致力于“五教并举”、“三全育人”,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医路西”社会实践队伍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近五年来,“医疗西路”实践团队走访走访了20余家不同层次的医疗单位,开展了座谈交流,其中既有三级综合医院,也有二级综合医院,更有少数民族特色医院和基层乡镇卫生院。从省级到村级,涉及内容覆盖面广。

  随着中央支持西部各项政策的实施,金阳县人民医院基层医疗单位的硬件设施和医疗环境得到了质的改善,每年都有不少硕士、博士毕业生扎根西部、支持西部,但相对于服务的人口和地区,医疗人才仍处于相对短缺的状态。

  “我希望你们能多呆一会儿,我也希望一些学生能留在晋阳,留在西部。”这是在面试过程中,金阳县人民医院副院长高红英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在调研中,团队成员不仅对基层医疗水平的提高印象深刻,而且对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印象深刻。

  队员们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行走时,道路干净,庭院干净,仿佛走在城市中的别墅小区。目前,全村已实现脱贫致富,进入乡村振兴新阶段。

  在参观完三河村村历史博物馆后,齐鲁医院(第一临床学院)骨外科专家郑彤感叹道:“村历史博物馆里的图片和文字展示了三河村如何一步步实现脱贫,走上乡村振兴之路。”

  “每年组织社会实践的目的是让医学生在心中播下支持西方的种子,当他们完成学业时,他们会记住西方的热情人民,一定会回到西方。”实训队指导员孙宇说。

  孙瑜说,接下来,学校将进一步开放人才提升和就业招聘的信息交流渠道,向更多的学生宣传西部就业的优惠政策和发展机会,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化理想为力量,把知识和技能带到西部,带到基层,带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偏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向国家唱出个人的青春之歌,不辜负“健康与生命相连”的誓言。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备案:冀ICP备18014129号-10
 东方广播网 
©1996- 涿州市国谕广告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