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途空中出行需求中被寄予厚望 业界公认的eVTOL头部企业几乎都在上海

时间:2024-03-18 10:16   作者:admin  来源:东方广播网       返回首页

未来的世界可有真的像科幻电影当中一样,城市当中人们将使用飞行器做为日常出行的交通工具。如今一种以“空中出租车”为典型场景、学名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的新型生产力代表物突然火爆起来。

eVTOL垂直起降、无需跑道、纯电动力,更安全、环保、安静,被寄予解决未来城市内、城际间短途空中出行需求的厚望。这种新型交通工具被认为是未来交通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逐渐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进入eVTOL领域。在上海,作为全国范围内的交通中心,拥有许多优秀的企业。这些企业通过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为城市和城际之间的短途空中出行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环保的交通方式,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更多的便利。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预测,到2035年,全球eVTOL市场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在这个领域中,上海的企业也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政策的支持和市场的推动,上海将会在这个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出生”于上海的峰飞航空科技,上月在珠江“吸睛”。

深圳和珠海,分别位于珠江口东西两岸,以往乘车出行用时超过2小时,乘船也要70分钟。2月27日,峰飞自研的5座eVTOL盛世龙从蛇口码头起飞,在深圳湾上空盘旋一周后,飞往50公里外珠海九洲港码头并稳稳降落,全程20分钟。此次跨海跨城飞行以模拟人代替真人,盛世龙载人版正在进行适航审定相关工作,争取在2026年取证。

不过,峰飞同时布局的货运版凯瑞鸥V2000CG,有望于本月底取证,且已获国内外订单200余架。该机型可用于商业物流、紧急物资运输、海岛物流、消防救灾等应用场景,投入商业化运营近在眼前。

必须指出的是,载物飞行器比载人飞行器的安全性要求更低,前者整机灾难性失效状态的安全性指标要达到10的负5次方,后者则必须高于10的负7次方,两者相差百倍以上。

同为“上海籍”的御风未来,创始人团队成员曾就职于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从研发中小型eVTOL工业无人机起步,遵循“先郊后城,先货后人,先隔离后融合”理念,最终目标是实现载人eVTOL商业化。去年起,在崇明岛以东一个无居民、无淡水、无市电的“三无”小岛,御风未来E40工业无人机作为运输班机,累计为岛内运输物资10吨多,大幅缩短了岛内的物资补给周期。目前,御风未来的工业无人机已经广泛应用于应急、消防、海岛物流等领域,一方面为公司带来持续稳定的现金流,支持载人eVTOL研发持续投入;另一方面积累飞行数据验证自研飞控。数个月前,核心技术自研、供应链自主可控的御风未来2吨级电动垂直起降固定翼载人机M1在金山区成功首飞。

相对于前两家上海企业,时的科技更年轻,成立于2021年,但其“基因”硬核,CEO曾任空客中国工程中心总工程师,负责A350宽体大飞机研发。时的科技自主研发的倾转旋翼载人电动飞行器E20型号,已于去年10月获民航华东管理局正式受理,目标在2026年下半年实现适航取证。时的科技认为,eVTOL载物的商业价值不高,故直接聚焦载人eVTOL研发,用于城市中心应用及城际往返。以城际往返为例,载人eVTOL一旦规模化运营,成本完全可媲美地面专车服务。如从上海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到苏州“东方之门”,单程100公里,用时25分钟以内,单人收费300元。与空客中国工程中心总工程师共同负责A350宽体大飞机研发的CEO领导下的时的科技,在研发领域拥有硬核技术,致力于为城市和城际交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的交通方式。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备案:冀ICP备18014129号-10
 东方广播网 
©1996- 涿州市国谕广告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