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航空产业人才集聚优势无可比拟 是全国率先布局未来产业的城市
在航空器领域,我国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实力存在客观差距。不过,就像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经超越了传统燃油汽车一样,在eVTOL(电动垂直起降技术)领域,美欧中三家公司几乎处于同一起跑线上。
根据业内专家的意见,这主要是基于对我国在新能源技术和eVTOL产业链方面的自信。
据介绍,当前有三股势力正在加速进入低空经济赛道,分别是:第一,原先专注于无人机领域的公司,如峰飞、时创科技、沃兰特、御风未来等;第二,来自航空背景创业的公司,如空客、大众、小鹏、吉利等大型汽车制造商;第三,以及来自制造业巨头,如空客、大众、小鹏、吉利等。目前,无论是eVTOL的技术路线还是商业模式,都没有明确的答案,一切皆有可能。不过,业内一致认为,《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2023—2035年)》提出的目标相对温和,到2035年,以无人化、电动化、智能化为技术特征的新型通用航空装备将实现商业化、规模化应用,这一目标并不激进。
正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上海,绝不会缺席低空经济。时的科技联合创始人蒋俊认为,上海航空产业人才集聚优势无可比拟,更有“三电”(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成熟完整的供应链。据蒋俊观察,基于国内其他区域短期内难以企及的比较优势,上海集聚了包括峰飞、御风未来、沃兰特等在内的几乎所有eVTOL头部企业。
那么,起了个大早的上海,该如何避免“赶晚集”?记者采访的多家eVTOL头部企业负责人都有话要说。
建议之一,在于既舍得资金,也舍得耐心。上海是全国率先布局未来产业的城市,低空经济属于上海五大未来产业集群之一的“未来空间”范畴。市经信委副主任张宏韬曾在去年3月上海市产业技术创新大会上表示,“未来产业的规律极难捕捉,上海唯二的确定性,在于人才和土壤。”
蒋俊告诉记者,载人eVTOL的研发绕不开5年以上的耗时和10亿元以上的耗资,数年磨一剑的项目,除了人才与土壤条件,还需要政府对产业投资基金的积极引导,尽可能减少对创新企业营收、盈利指标的追逐。事实上,将投资周期放宽到8至10年的产业投资基金,在国内罕见。
御风未来副总裁盛亮也强调了耐心且慷慨的产业引导基金的重要性。他说,美国制造商Joby是全球eVTOL领域的绝对头部,Joby所获美国政府引导下的金融支持和产业投资资源,是当前中国头部同行的百倍以上。“希望政府部门能像支持上海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产业那样给予eVTOL更多的倾斜、奖励和补贴。”事实上,上海已有国内追兵,南方部分城市通过人大立法方式,成立数十亿元规模的低空产业基金,当地政府在eVTOL研发、测试验证、取证等各阶段均有相应扶持。
建议之二,在于让低空经济“有空间可验证测试、有场景可应用示范、有客户可购买使用”。峰飞航空科技高级副总裁谢嘉说,新技术需要在新的应用场景中飞起来、用起来,才能真正促进技术迭代创新,也能为监管机构提供更多数据。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张英提交了一份关于推动开展低空空域利用、加快培育发展低空经济的提案。她认为,通过对低空空域这一未被充分利用的自然资源的转化,未来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经济资源,必将成为我国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向。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张英提出了加强低空经济顶层设计、推动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低空航空器研发力度、打造低空特色应用场景等五大建议。她表示,这些建议将有助于推动低空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发展的新旧动能转换。张英认为,加强低空经济顶层设计是实现低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她建议,应该制定低空经济发展规划,明确低空经济的发展目标和路径,并加强政策支持和资源调配。推动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也是张英关注的重要议题。她建议,应该建立健全的低空空域管理制度,促进低空空域的合理使用和有效管理,同时坚决打击非法低空活动和犯罪行为。试点低空基础设施建设是张英认为实现低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她建议,应该在具备条件的地区试点低空基础设施建设,探索低空经济模式的创新和优化,同时加强低空安全管理和监管。加大低空航空器研发力度是张英认为推动低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她建议,应该加大对低空航空器研发的投入和支持,推动低空航空器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同时拓展低空航空器的应用场景。打造低空特色应用场景也是张英认为推动低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她建议,应该在低空经济领域打造一系列特色应用场景,促进低空经济的发展和提升,同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低空经济的发展。张英认为,推动低空空域利用、加快培育发展低空经济,是实现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途径。她期待,未来低空经济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成为我国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向。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 1.打造开放合作的“灯塔”项目 让各方人员包括研发者和资本提供者都参与进来
- 2.打造鼓励创新的生态系统 市场规模与市场接近度等方面协同推进
- 3.来自全球13个国家的34位顶尖国际企业家共谋共促创新发展
- 4.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上海主会场活动在浦东世纪公园举行
- 5.首届“上证杯”上海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颁奖仪式在上海理工大学举行
- 6.秋分早晨上海最低气温在19℃—21℃ 是三个多月来最凉爽的一个早晨
- 7.第二届千年古镇(松江泗泾)龙舟邀请赛在泗泾古镇水域举行
- 8.30余名国际企业家齐聚上海 在上博东馆进行了一场中国文化探索之旅
- 9.第五届普陀人才节在半马苏河国际会议中心开幕
- 10.“大革命洪流与黄埔精神”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大学举行
- 11.2024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浦东分会场亮灯仪式在陆家嘴中心绿地举行
- 12.上海市1600余台防空警报(除虹桥、浦东机场地区外)同时鸣响
- 13.2024年版上海轨道交通网络示意图将逐步在全网车站、车厢内更新
- 14.2024感动上海年度人物推选活动”获奖名单日前揭晓
- 15.上海市正加大力度进行旧住房成套改造,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
- 16.去年部分市咨会成员们提出的建议已经逐步实现
- 17.第36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在北外滩世界会客厅拉开帷幕
- 18.“全球智慧聚宝盆伴上海发展”——访铁狮门公司高级顾问夏冠东
- 19.“上海出品”《何以中国》《万桥飞架——山水间的人类奇迹》双双斩获“星光奖”优秀电视纪录片奖
- 20.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等13家医疗机构被授予“上海市公立医院国际医疗旅游试点单位”牌匾
- 21.上海将做好“1+1+6+X”绿灰设施的建设与完善
- 22.今年第14号台风“普拉桑”已位于江苏省海安市境内 强度等级已降至热带低压
- 23.上海创自1978年有完整小时降水观测资料以来最大的6小时降水量
- 24.第四届全球创新创业峰会之金融支持人才创新创业论坛在上海举办
- 25.2024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将于9月27日至30日在上海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举行
- 26.上海市公安局海外人才直联平台正式启用 提升强化国际人才集聚效应
- 27.上海首次由五个新城联动举办2024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
- 28.打造国际化创新创业生态 上海全力优化人才服务体系
- 29.全球创新创业峰会选手们用亲身经历讲述“海聚英才”带来的改变
- 30.第四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峰会共吸引全球参赛项目约12000个
- 31.第四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峰会昨天上午在上海市开幕
- 32.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将作为上海全新的自主品牌自行车赛事在五个新城设赛段举行
- 33.第五届“观澜论坛”在浦东新区规划和公共艺术中心举行
- 34.2024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启动仪式在世界会客厅举行
- 35.上海各区组织不少于7天的集中役前教育 开展形式多样的欢送新兵活动
- 36.沪皖共建长三角(广德)康养基地签约仪式在安徽举行
- 37.沪苏湖高铁沿线最大新建站——上海松江站进入最后攻坚阶段
- 38.2024上海赛艇公开赛将于9月28日至9月29日在苏州河水域举办
- 39.上海将推动空间信息全面赋能经济、生活、治理数字化转型
- 40.以“穿越光年”为主题的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