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摩西会堂今起正式开始修复 预计整个工程历时半年多

时间:2024-05-07 11:39   作者:admin  来源:东方广播网       返回首页

  位于上海市虹口区长阳路62号的摩西会堂,是一座见证了提篮桥一带岁月变迁的百年老建筑。如今,这个历史悠久的建筑将正式修复,并暂别游客,进行从内而外的修复改造。根据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的消息,这栋建筑的修复工程将于今天开始,预计整个工程需要半年多时间,到年底前,摩西会堂将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游客。摩西会堂建于1906年,是上海犹太社区的一个重要的文化遗产。修缮后的摩西会堂将被用于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展览,以进一步展示上海犹太社区的历史和文化。

  始建于1907年的摩西会堂,是栋青砖墙面、红砖斜尖顶的三层外廊式建筑。当时,由旅居在沪的阿什肯纳兹犹太人兴建。1927年,一位俄罗斯犹太人将它改造为犹太教会堂。二战期间,在沪的大批犹太难民常在此聚会。1956年,由于大批犹太难民回国,摩西会堂关闭。在之后的数十年中,这栋建筑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它曾经做过政府的办公机构,也做过医院。2007年,犹太难民纪念馆建成,摩西会堂承担了布展功能。随着纪念馆的扩大,有了专门的展示空间,这栋建筑被恢复成20世纪20年代宗教会堂时的样子。为了让游客沉浸式地感受老建筑的风采,会堂还曾作为演出场所使用。观众可在复古的西式会堂内,近距离欣赏话剧、音乐会等。

  近年来,这栋百年老建筑内部的许多构件,比如马赛克地砖、木质楼梯扶手、楼体的红砖等出现风化现象,需要进行修复。同时,犹太难民纪念馆发现的新史料,也让修复工作有了新灵感,有助于会堂还原当初的真实样貌。据了解,此次改造的重点之一是会堂中央的约柜。现有的约柜造型方正、线条简单,经过修复改造,约柜将重现20世纪20年代的样子。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馆长陈俭表示,纪念馆已经有了一个面积更大、布展更专业的展馆,摩西会堂的展示功能就不再那么突出了。此次闭馆修复,也是为进一步拓展摩西会堂的多功能使用空间。在修复过程中,不仅注重修复历史文化遗产,还注重当代利用和展示,让更多不同背景和文化的人前来参观和了解犹太历史和文化。此次修复工作得到了众多专业人士的参与和支持。在修复改造过程中,专家们仔细研究了历史资料和文物,对约柜进行了全面的检测和分析,找出了风化问题的根源,并提出了有效的修复方案。同时,专家们还参与了新史料的发掘和整理工作,为修复工作提供了更加准确和全面的支持。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备案:冀ICP备18014129号-10
 东方广播网 
©1996- 涿州市国谕广告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