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推出2024招生新政策,强化“招生—培养—深造—就业”联动

时间:2024-06-13 20:04   作者:admin  来源:东方广播网       返回首页

  同济大学昨天推出了2024招生新政策,旨在加强“招生-培养-深造-就业”的联动,确保学生在校期间得到高质量个性化培养。针对学生转专业的问题,学校提供了七次转专业的机会,而且转专业没有门槛,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同时,学校还增设了未来技术班,旨在培养跨学科人才,包括人工智能方面的人才。此外,学校还开设了人工智能核心通识课和应用类课程,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人工智能的基础知识和应用。

  同济大学国豪书院工科试验班将不断扩容,通过高考招生和二次选拔,吸引更多优秀学生加入工科拔尖创新人才的“2+1+X”本研贯通培养项目中。我们将继续推行院士、高层次人才等高端导师引导的完全学分制,让学生享受自由选择专业的修读自主性。同时,我们也将通过“一人一策”的个性化培养方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培养服务,培养具有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学术大师和战略科学家。在扩容规模的同时,我们也将持续加强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学生能够得到最新的学术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滋润,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好的成长机会。

  在基础学科培养方面,今年,同济大学与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联合,在教育部数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中增设“华罗庚数学科技英才班”。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基地中新增先进材料拔尖班(蕴元班),在“理科试验班”大类增加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打通先进材料领域人才的实践应用与理论研究。至此,同济大学理科大类专业实现“基础学科拔尖班”全覆盖。“人工智能+”高效衔接交叉学科。今年,同济大学在工科试验班(国豪精英班)基础上增设未来技术班,首次招收本科生。未来技术班学生将深度进入“人工智能+”交叉领域,实现跨院系、跨学科“AI+”领域本研贯通培养。同时,面向2024级本科新生,每个大类增设1门人工智能核心通识精品课“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每个专业开设AI应用类课程,实现人工智能深度融入专业人才培养全覆盖。

  同济大学在培养交叉复合型人才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学校新增了“同济大学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PPE)复合型拔尖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旨在联合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人文学院的优势资源,培养具有全球化视野的复合型人才。此外,学校还新增了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应用物理学和德语—法学两个双学士学位项目,旨在深度融合理工学科,培养复合交叉的涉外法治人才。目前,学校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项目在交叉培养、双创融合、校企联培和对欧交流方面各具特色。学校共开展了34个培养项目,其中14个是双学士学位项目。这些项目为学生们提供了广泛而深入的国际化教育,使他们在政治、经济、哲学、微电子、法学等领域具备跨学科的知识体系和能力,能够适应全球化时代的挑战。

  学校在学生入学后提供了多次选择专业的机会,以确保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专业选择。学校贯彻“转出不设限,转入有条件”的政策,学生可以在入学后7次选择专业。此外,学校也提供了多种选择,包括中外合作办学转出、医学专业转入和文科专业转入工科专业等。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备案:冀ICP备18014129号-10
 东方广播网 
©1996- 涿州市国谕广告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