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东方在线 正文

近期,浦江科学大师讲坛迎来第九期活动,在复旦大学著名的相辉堂盛大举行。此次盛会吸引了两位重量级嘉宾,分别是荣获2024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智能科学或数学奖”的康奈尔大学讲席教授乔恩·克莱因伯格,以及获得2024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生命科学或医学奖”的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讲席教授杰瑞米·内森斯。这对两位教授而言,是她们首次踏上上海的土地。他们即将参加10月25日在临港举办的2024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以及同期举行的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颁奖典礼。在复旦大学举行的浦江科学大师讲坛,成为了他们上海之行的首站,无疑为这次科学盛会增添了更加浓厚的学术氛围。

乔恩·克莱因伯格担任康奈尔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科学领域的特聘教授,并且他还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国家工程院以及美国人文与科学院的院士。

他在演讲中认为,算法和人工智能之所以变得强大,是受益于巨大的计算资源和人类行为的海量数据。

不过,当人们使用算法看世界时,看到的不一定是事实本身。“数字世界的中心点跟物理世界的中心点有时候并不重合。即使数据量非常丰富,但数据有时候不一定能100%地还原世界的真相。”乔恩·克莱因伯格说。

因此,他认为需要防范算法中隐含的偏见,“我们需要主动分析算法,识别隐含的偏见,这样一来,算法给我们带来的帮助会更大、指向性也更强。”

杰瑞米·内森斯教授现任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神经科学及眼科学领域的讲席教授,并担任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研究员。此外,他还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人文与科学院以及美国国家医学院的院士。

在1983年,杰瑞米·内森斯,当时是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生,成功克隆出了牛和人类的视蛋白基因,这一突破性成就揭示了颜色视觉的深层次分子机制。在此基础上,内森斯进一步深入研究了色盲的成因,揭示了其分子层面的基础。他与研究团队一同发现了视紫红质基因的突变,这一发现成为了视网膜色素变性疾病的第一个明确病因。此外,内森斯及其合作伙伴还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改造小鼠,使其具备了三色视觉的能力,这一成果不仅证明了视觉系统的巨大可塑性,也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对视觉系统潜能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兴趣。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