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东方在线 生活新闻
分享

康复辅具,专为提升残疾人、老年人以及伤病人员等功能能力而精心设计的一系列产品、器具与设备。这些辅具的核心功能在于补偿或恢复用户的身体机能,从而显著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及社会参与度。近期,由上海市民政局与上海市商务委联合主办的“乐无忧小屋”康复辅具快闪活动,已于本周正式亮相黄浦区第一百货商业中心。自12月3日起,该系列主题活动已分别在普陀区的月星环球港和闵行区的万象城成功举办了两场。这是上海康复辅具行业首次采用“快闪店”的创新模式,在热门商场集中展示与销售。活动现场,拐杖、轮椅、助听器、智能床等多样化产品琳琅满目,吸引了众多中老年消费者前来亲身体验和选购,场面十分热闹。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销售数据呈现出火爆态势。据市民政局最新消息,自活动启动以来,参与商家的各个网点销售额呈现出惊人的增长:首周销售额达到约250万元,紧接着第二周销售额便翻倍,达到约500万元,而第三周更是迎来了新的高峰,销售额接近1000万元。经过三周的精彩活动,参与商家各网点的累计销售额已经突破1600万元,创下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康复辅具首次进商场,为何能连创销售佳绩?从行业看,成功挖掘需求,是其创造消费增量的直接原因。

行业人士认为,辅助器具不仅是一种消费品,更是一项为消费者提供评估、适配、调试、更换的全流程服务。“乐无忧小屋”提供的公益听力筛查、拐杖以旧换新、免费足部健康检测、下肢静脉瓣膜检测等专项健康服务,恰好成为行业挖掘中老年客户潜在健康需求的入口。

比如,许多中老年消费者由于年龄、身材、久站或久坐等原因,有潜在的静脉曲张风险而不自知。进行无创下肢静脉瓣膜功能评估、科普知识讲解后,许多人开始意识到相应预防产品的重要性,自然而然成了静脉曲张弹力袜的消费者。从面向特定群体的专卖店、网店,走进面向大众消费群体的商场,对康复辅具行业有着特殊意义,商场已成为他们针对大众消费者挖掘需求的绝佳场景。

另一方面,随着“60后”一代步入退休生活,我国正迎来一波退休潮。这批“新老人”具有较高受教育水平、子女数量相对较少、经济实力较强、观念多元的特点,他们正逐渐成为消费市场的主力军。由此催生的“银发经济”新需求,也为众多传统商业领域带来了新的增长机遇。以百联集团旗下的第一百货为例,该集团提出了打造“无年龄障碍感”商业体的宏伟目标,并加大力度推进商场适老化改造。近日,“乐无忧小屋”活动便在第一百货商场7楼筹备中的“银龄俱乐部”成功举办,为这一新兴消费群体提供了一个温馨、舒适的休闲娱乐场所。

发布时间:2024-12-25 09:01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