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研究成果“理想之地”项目在上海嘉定新城落地,受到市场热捧
上海2023年度住宅小区销售套数和面积双料冠军由一个实验项目夺得。这个实验项目是由行业领军企业万科集团设立的新部门——未来城市实验室开发的。该实验室以“未来城市理想单元”为课题,致力于推动产品研发。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实验室终于研发出首个研究成果——“理想之地”项目,并在上海嘉定新城落地,受到了市场的高度评价和热捧。“理想之地”项目是一个以未来城市居住理念为主题的住宅小区。在该项目中,未来城市实验室采用了最新的建筑技术和环保材料,以打造舒适、环保、节能的住宅环境为目标,致力于为居民带来更加便捷、舒适和健康的生活体验。
经过30多年的高速扩张,房地产行业现在处于一个阶段的调整期。在这个时期,曾经的“赚快钱”时代已经结束,而那些曾经意气风发的房地产企业现在面临着新的挑战。那么,这些企业现在面临着什么样的挑战呢?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万科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然而,在经过一系列的探索和尝试后,万科成功地将实验项目转化为现实,并且获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和好评。为了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发展,万科决定将在全国多个城市开展试点工作,旨在推广其“未来城市理想单元”项目。据了解,广州的“理想花地”项目将以完整项目的形式落地,为广州市民带来更加高品质的居住体验。万科企业一直致力于推动城市发展,以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通过“未来城市理想单元”项目的落地,万科将继续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为城市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万科集团董事会主席郁亮表示,未来房地产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在于为市民提供好房子、好社区、好服务。沿着这些方向,万科未来将聚焦综合住区开发、物业服务和租赁公寓三大优势主业,让公司走上可持续发展轨道,在房地产新发展阶段继续领先领跑。
“未来城市理想单元”是综合住区的代表,把生产、生活、生态集于一体,这是万科团队走访研究全球50个城市先进社区得出的开发经验。
据万科集团联席总裁、开发经营本部首席执行官张海介绍,“未来城市理想单元”借助领先规划实现社区功能高度混合、土地集约集成式利用,不断引入前沿技术实现节能减排,提高物业服务水平,最终达到活力、低碳和智慧。
在调研小区住户需求时,万科发现,居民眼中的好房子不仅要住得方便,还要健康安全。
单单“理想之地”一个小区就集齐了住宅、市集、商店、办公、运动馆、幼儿园、养老和政务服务;开辟的中轴街区和空中连桥,把配套串联起来,让它们穿插镶嵌在空间里,方便触达,也和周边共享。如此,人们在步行10—15分钟范围内,就能享受80%以上的城市服务。
据介绍,小区正在申报业内首个新建低碳和近零碳社区,全地块设计减碳量达到每年5052吨,相当于25万棵树的减碳贡献,商业湿垃圾实现100%就地处理。配套商业“春熙集”创下一个全国第一,在这里,光储直柔技术首次被应用于社区商业,入选科技部“十四五”研发计划,通过安装光伏电池板和储能装置,实现电力的高效利用和储存,提高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商户和居民的用电成本。
传统房企在房子卖完后,和消费者的关系就基本结束了。但随着消费者对居住服务品质要求越来越高,提高服务精细度、拉长服务链条,成了当下房企修炼“好服务”的方向。
“理想之地”项目的业主群体多为高学历青年,需求“挑剔”,讲究细节。“春熙集”商家研制云南米线口味,万科运营团队亲自参与、多次试吃,帮助商户把辣度调整到既有云南风味,又能让本地人接受的程度,受到居民喜爱,还吸引了许多非小区居民过来打卡。万科认为,给居民提供好服务,就是要精细到做好一碗米线。
借鉴日本柏叶新城建设中枢机构——柏叶城市设计中心的共建共治经验,“理想之地”项目延长服务链条,帮助居民探索社区治理模式。小区和社区组织“四叶草堂”探索成立“理想之地共建委员会”,让居民一起研究制定“社区公约”,为社区公共议题建言献策,帮助社区提案落地。在第一次讨论中,就有12位居民提出了9个议题,包括居住环境优化、老人关爱、公共空间使用等方面。这些议题将转化为不同的行动来满足社区人群需求,让社区居民自发的民间组织实现正向长效运转。
“未来的城市应该构建若干个独立而又能自给自足的‘未来城市理想单元’,每个单元都在步行可达范围内,享受自然生态与多元的生活场景。万一出现突发事件,系统只有局部会受到影响,而其他大部分单元都可以正常独立运转。”张海说。
提供更优质的产品意味着更高昂的研发投入,对房企来说,探索“未来城市理想单元”能否算清经济账?
根据测算,“理想之地”项目实现了开发维度的财务可持续,成本可控、收入稳定。企业综合评估了各项前沿技术成熟度、运营模式可行性。
厨余垃圾本地处理技术在过去曾有一个开发商引进到上海的住宅小区,但最终由于后期运维成本高而闲置。这是因为开发商仅负责引进垃圾处理设备,而物业公司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支持,设备运营商难以盈利,因此没有动力继续运营。
在理想之地,开发商团队通过解决痛点并参与运营,引入专业厂家设备进场,并按期支付垃圾处理费用。虽然支付价格略高于厂家处理成本,但低于将垃圾外运至垃圾场的成本。这样的做法确保了技术得以持续发展和推广,同时降低了业主的风险,使厂家能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盈利。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 1.打造开放合作的“灯塔”项目 让各方人员包括研发者和资本提供者都参与进来
- 2.打造鼓励创新的生态系统 市场规模与市场接近度等方面协同推进
- 3.来自全球13个国家的34位顶尖国际企业家共谋共促创新发展
- 4.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上海主会场活动在浦东世纪公园举行
- 5.首届“上证杯”上海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颁奖仪式在上海理工大学举行
- 6.秋分早晨上海最低气温在19℃—21℃ 是三个多月来最凉爽的一个早晨
- 7.第二届千年古镇(松江泗泾)龙舟邀请赛在泗泾古镇水域举行
- 8.30余名国际企业家齐聚上海 在上博东馆进行了一场中国文化探索之旅
- 9.第五届普陀人才节在半马苏河国际会议中心开幕
- 10.“大革命洪流与黄埔精神”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大学举行
- 11.2024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浦东分会场亮灯仪式在陆家嘴中心绿地举行
- 12.上海市1600余台防空警报(除虹桥、浦东机场地区外)同时鸣响
- 13.2024年版上海轨道交通网络示意图将逐步在全网车站、车厢内更新
- 14.2024感动上海年度人物推选活动”获奖名单日前揭晓
- 15.上海市正加大力度进行旧住房成套改造,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
- 16.去年部分市咨会成员们提出的建议已经逐步实现
- 17.第36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在北外滩世界会客厅拉开帷幕
- 18.“全球智慧聚宝盆伴上海发展”——访铁狮门公司高级顾问夏冠东
- 19.“上海出品”《何以中国》《万桥飞架——山水间的人类奇迹》双双斩获“星光奖”优秀电视纪录片奖
- 20.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等13家医疗机构被授予“上海市公立医院国际医疗旅游试点单位”牌匾
- 21.上海将做好“1+1+6+X”绿灰设施的建设与完善
- 22.今年第14号台风“普拉桑”已位于江苏省海安市境内 强度等级已降至热带低压
- 23.上海创自1978年有完整小时降水观测资料以来最大的6小时降水量
- 24.第四届全球创新创业峰会之金融支持人才创新创业论坛在上海举办
- 25.2024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将于9月27日至30日在上海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举行
- 26.上海市公安局海外人才直联平台正式启用 提升强化国际人才集聚效应
- 27.上海首次由五个新城联动举办2024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
- 28.打造国际化创新创业生态 上海全力优化人才服务体系
- 29.全球创新创业峰会选手们用亲身经历讲述“海聚英才”带来的改变
- 30.第四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峰会共吸引全球参赛项目约12000个
- 31.第四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峰会昨天上午在上海市开幕
- 32.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将作为上海全新的自主品牌自行车赛事在五个新城设赛段举行
- 33.第五届“观澜论坛”在浦东新区规划和公共艺术中心举行
- 34.2024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启动仪式在世界会客厅举行
- 35.上海各区组织不少于7天的集中役前教育 开展形式多样的欢送新兵活动
- 36.沪皖共建长三角(广德)康养基地签约仪式在安徽举行
- 37.沪苏湖高铁沿线最大新建站——上海松江站进入最后攻坚阶段
- 38.2024上海赛艇公开赛将于9月28日至9月29日在苏州河水域举办
- 39.上海将推动空间信息全面赋能经济、生活、治理数字化转型
- 40.以“穿越光年”为主题的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