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静安区一些街道安装感应与识别设备 将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挡在门外
静安区共和新路上的延长小区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老式居民区,已有超过1900户居民。由于这里的居民密度较高,加上电动自行车的普及,小区内电动自行车数量高达535辆,相当于每3户人家就有一辆电动自行车。这一情况使得小区内的充电设施备受关注。为大宁路街道和延长居委会共同努力下,小区内增设了充电位,目前充电设施与电动自行车数量已经达到了1比1的比例。然而,小区内的一名居民张丽珍仍然感到非常困扰:“虽然现在有了充电设施,但是还是有一些居民会拎着蓄电池上楼充电。这种行为很难发现,也很难以治理。”针对这一问题,张丽珍建议在大宁路街道和延长居委会的支持下,小区内应该加强对充电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例如增加巡逻人员来监管充电行为,以及对于那些违反规定充电的居民进行警告和处理。
针对治理电动车充电难这一难题,大宁路街道在小区内引入了“嗅探”装置,这个装置被安装在电表箱中,具有感应和识别功能,能在30秒内识别蓄电池的充电情况并发出预警。去年10月,小区安装了“嗅探”装置后,到今年2月共预警了12起室内充电情况。当地居委、物业和民警等相关部门及时赶到现场处置,有效地遏制了充电事故的发生。“今年2月后,小区再没发生过预警情况,居民们对这一预警功能非常欢迎,觉得更安全了。”小区居民张丽珍兴奋地说。
最近,记者来到了延长小区,在街道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一个单元的一楼。打开总电表箱,发现里面有一个小型白色盒子,上面标着“嗅探”。
“嗅探”装在电表上,可以对温度、电压、功率、电耗等家庭用电安全“体征”数据进行实时监测与自动识别,30秒就可发现、识别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充电的“体征”数据,数据被传输到后台,由后台发出预警。预警信息会发送到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包块的居委干部以及物业负责人的手机上。
“收到预警后,我们和物业会上门对居民进行劝阻;如果第二次再收到对这户人家的预警,我们将联系民警上门,对其进行处罚。”张丽珍说,实际上,居民第一次被劝阻后,都听进去了,不再于室内充电。2月以来,小区没有收到过入户充电预警。
为尊重居民的隐私,“嗅探”并不是安装在每一户人家的电表上,而是安装在一层楼的总电表上。延长小区是老式居民区,一层楼一般住着四五户人家。“嗅探”感应的是一层楼四五户居民家中充电“体征”的异常变化。在安装“嗅探”前,居委、物业也向小区居民进行了告知,得到了居民的认可。
“现在用技术手段进行监测,防止入户充电,挺好的。”一位住在一楼的居民告诉记者,自己不会拎着蓄电池入户充电,但担心其他人拎着入户充电。“如果邻居家着火了,我们也要遭殃”。
大宁路街道平安办主任刘杰告诉记者,“嗅探”一旦监测到设定的参数会自动切断电源,防止火情的发生。大宁路街道目前在整个街道安装了1184套“嗅探”,民警对“嗅探”预警的两起入户充电行为进行了处罚。
在延长小区,让小区居民能自觉不再入户充电,不仅因为有了“嗅探”,还因为小区提前布设了大量充电点位。
作为老小区,延长小区的公共空间可谓“捉襟见肘”。街道与居委对原有的几处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点进行了整修,又引入占地小的智能充电桩。
记者在一个楼栋门前看到,一个桩上有两个充电口,居民扫码后,就能为电动自行车进行充电。这些“小而轻”的智能充电桩,可以安装在居民楼栋前、小区一些小面积的公共空间里,比较灵活。“实现了居民就近充电、便捷充电。”
在人多、电动自行车也多的曹家渡街道,治理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也以疏先行,打造了“3分钟充电圈”。“我们的设想是在街道辖区内,居民走上3分钟,就能遇到一处安全的充电口。”曹家渡街道平安办主任孙逸玲说。
曹家渡街道电动自行车有1万多辆,充电点位目前有5000多个,充电点位与电动自行车的数量达到了1比2.这一比例在中心城区的街道中算比较高的。
曹家渡街道布设充电点位相对起步较早。“我们有过教训,深深地认识到电动自行车的安全问题是居民区安全的底线之一。”2018年到2020年,街道辖区内连续三年发生过三起电动自行车起火事件。痛定思痛,从2021年起,街道着手充电点位的布设。
作为建设成熟度较高的社区,空间紧张是街道布设充电点位的一大难题。街道通过“一小区一方案”,“螺蛳壳里做道场”,精细化地实现充电点位的布设。
在有集中车棚的小区,街道联手物业对车棚进行翻建、维修,加装安全充电设施,让原有充电点位能安全地用起来;在没有集中车棚的小区,探索了“挡雨片式”“蘑菇头式”小型充电设施,见缝插针;在外卖骑手集中密集区域,引入了专用换电柜等。
破解电动自行车治理难题,并不是街道一家发力。在曹家渡街道,街道、居委通过***联建,调动起社区单位的力量,共建共享充电点位。
在有近百年历史的“中行别业”小区,布设电动自行车充电点位着实紧张。小区内的商务楼宇也来帮忙。商务楼宇建华大楼的一层,有一间敞开着大门的电动自行车停车库。这里原来是大楼物业的内部用房,在街道的引导与协商下,小区物业腾出了这处空间,并出资装修了停车库,配备了充电与安全设施,打造了可供10辆电动自行车停放与充电的车库。车库开放后,白天,在大楼内办公的白领会停放电动自行车;白领下班后,居民会将电动自行车停进来充电,实现了“错峰充电”。
在长寿路、武宁西路路口上的高端商务楼——智慧广场,商务楼物业开放了地面上可以停放40辆电动自行车的集中停车区。每天下班后,白领的电动自行车骑走后,周边小区的居民就骑车过来充电,大家还约好,第二天一早尽量都骑走,“不要影响白领的使用”。
街道还发动辖区内相关政府部门将自有的非机动车车棚,开放给周边居民错时使用。
一些街面的充电口需要电力供应,为了让一个小区的换电柜得到安装,孙逸玲所在的区属企业第六粮油门店自己出资扩容了门店的电力。
静安区已经制定并发布了《静安区电动车违法违规行为举报奖励暂行办法》,该办法明确规定,如果举报电动车违规充电行为属实,相关部门将对其进行核实,并对其给予相应奖励。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 1.打造开放合作的“灯塔”项目 让各方人员包括研发者和资本提供者都参与进来
- 2.打造鼓励创新的生态系统 市场规模与市场接近度等方面协同推进
- 3.来自全球13个国家的34位顶尖国际企业家共谋共促创新发展
- 4.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上海主会场活动在浦东世纪公园举行
- 5.首届“上证杯”上海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颁奖仪式在上海理工大学举行
- 6.秋分早晨上海最低气温在19℃—21℃ 是三个多月来最凉爽的一个早晨
- 7.第二届千年古镇(松江泗泾)龙舟邀请赛在泗泾古镇水域举行
- 8.30余名国际企业家齐聚上海 在上博东馆进行了一场中国文化探索之旅
- 9.第五届普陀人才节在半马苏河国际会议中心开幕
- 10.“大革命洪流与黄埔精神”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大学举行
- 11.2024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浦东分会场亮灯仪式在陆家嘴中心绿地举行
- 12.上海市1600余台防空警报(除虹桥、浦东机场地区外)同时鸣响
- 13.2024年版上海轨道交通网络示意图将逐步在全网车站、车厢内更新
- 14.2024感动上海年度人物推选活动”获奖名单日前揭晓
- 15.上海市正加大力度进行旧住房成套改造,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
- 16.去年部分市咨会成员们提出的建议已经逐步实现
- 17.第36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在北外滩世界会客厅拉开帷幕
- 18.“全球智慧聚宝盆伴上海发展”——访铁狮门公司高级顾问夏冠东
- 19.“上海出品”《何以中国》《万桥飞架——山水间的人类奇迹》双双斩获“星光奖”优秀电视纪录片奖
- 20.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等13家医疗机构被授予“上海市公立医院国际医疗旅游试点单位”牌匾
- 21.上海将做好“1+1+6+X”绿灰设施的建设与完善
- 22.今年第14号台风“普拉桑”已位于江苏省海安市境内 强度等级已降至热带低压
- 23.上海创自1978年有完整小时降水观测资料以来最大的6小时降水量
- 24.第四届全球创新创业峰会之金融支持人才创新创业论坛在上海举办
- 25.2024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将于9月27日至30日在上海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举行
- 26.上海市公安局海外人才直联平台正式启用 提升强化国际人才集聚效应
- 27.上海首次由五个新城联动举办2024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
- 28.打造国际化创新创业生态 上海全力优化人才服务体系
- 29.全球创新创业峰会选手们用亲身经历讲述“海聚英才”带来的改变
- 30.第四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峰会共吸引全球参赛项目约12000个
- 31.第四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峰会昨天上午在上海市开幕
- 32.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将作为上海全新的自主品牌自行车赛事在五个新城设赛段举行
- 33.第五届“观澜论坛”在浦东新区规划和公共艺术中心举行
- 34.2024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启动仪式在世界会客厅举行
- 35.上海各区组织不少于7天的集中役前教育 开展形式多样的欢送新兵活动
- 36.沪皖共建长三角(广德)康养基地签约仪式在安徽举行
- 37.沪苏湖高铁沿线最大新建站——上海松江站进入最后攻坚阶段
- 38.2024上海赛艇公开赛将于9月28日至9月29日在苏州河水域举办
- 39.上海将推动空间信息全面赋能经济、生活、治理数字化转型
- 40.以“穿越光年”为主题的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