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届上海市心脑血管病防治宣传周 43.1%的人群血压处于正常高值

时间:2024-10-14 12:38   作者:admin  来源:东方广播网       返回首页

  10月8日标志着第27个“全国高血压日”的到来,而自昨日(10月7日)起至14日,上海市也同期举办了第三十届心脑血管病防治宣传周活动。今年的宣传主题聚焦于“健康体重,理想血压”,旨在倡导大家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实现并维持理想的血压水平。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持续呈现上升趋势,目前有43.1%的成年人群血压处于正常高值范围,这一比例估计涉及人数高达4.35亿。这一数据再次提醒我们,关注血压健康,积极预防高血压,对于保障国民健康至关重要。

  高血压作为一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风险因素,在我国居民健康问题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其死亡比例接近全国总死亡人数的半数。体重异常,尤其是超重和肥胖,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维持健康的体重和理想的血压水平,对于预防及控制心脑血管疾病至关重要。 医学专家指出,若一个人的血压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连续三次测量血压值均超过140/90毫米汞柱,即可被诊断为高血压。而血压一旦超过130/80毫米汞柱,就应引起高度重视。因此,广大市民朋友应尽早采取生活方式的调整,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并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到底血压处于什么标准算达标?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包括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心力衰竭或慢性肾脏疾病伴有蛋白尿的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8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可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已确诊的高血压患者应坚持长期服药,鼓励选择长效降压药物,以确保平稳降压至标准水平。市民应居家进行血压监测,有条件可动态血压监测。晨起测量血压应在排尿后、未服用降压药及早饭前,晚间测量应在睡觉前,每次按规范测量2至3次。

  超重与肥胖问题不仅会导致血压水平的升高,还显著增加了高血压的发病风险。特别是,中心型肥胖与高血压之间的关联更为紧密。因此,对于超重和肥胖的人群,建议采取合理的措施来控制体重。具体来说,18岁及以上的成年人,其体重指数(BMI)应保持在18.5至23.9千克每平方米之间(计算公式为: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此外,还应注重腰围的控制,男性腰围应小于85厘米,女性腰围应小于80厘米,以进一步降低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备案:冀ICP备18014129号-10
 东方广播网 
©1996- 涿州市国谕广告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