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东馆中国历代绘画馆 上百件珍贵展品已悉数到位

时间:2024-11-03 09:09   作者:admin  来源:东方在线       返回首页

  昨日午后,记者探访了正在紧张进行最终布展和调试工作的上海博物馆东馆中国历代绘画馆。馆内,数百件珍稀的历代绘画佳作已全部到位,其中包括了诸多国宝级文物和久违于公众视野的著名画家代表作。这些展品中,超过70%为首次公开展出。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唐代孙位的《高逸图》卷、五代徐熙开创画派之作的《雪竹图》轴、元四家之一的倪瓒的经典作品《六君子图》轴、以及清代画家王翚长达18米的巨作《重江叠嶂图》卷,还有八大山人朱耷的《鱼鸭图》卷等。由于文物保护的需要,这些珍贵的文物如《高逸图》和《雪竹图》等,其展出时间初步计划为3个月。

  步入绘画馆展览区,映入眼帘的是两幅巨型的竖式画作,其中一幅便是五代南唐时期画家徐熙创作的《雪竹图》。在这幅画里,奇石与修长的竹子被洁白的雪覆盖,仔细观察,可以发现画中的枯树、竹石结构是通过水墨晕染而成,而那看似积雪的部分,实则只是巧妙的留白技巧。

  五代时期,花鸟画盛行,南唐的徐熙和后蜀的黄筌被后世并称“黄徐”,但两人绘画风格截然不同,黄筌用重色,气象华贵,非常艳丽;徐熙则以水墨淡彩给人超逸清雅之感,因而有“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之说。这幅《雪竹图》可以让观众直观感受徐熙的风格。

  正对大门处的展台里,陈列着唐代孙位《高逸图》卷。这幅画以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为主题,不过如今所留图中只剩“四贤”山涛、王戎、刘伶和阮籍,少了嵇康、向秀和阮咸。画家通过精细描摹人物神态、衣着和动作,展现这些“贤人”的不同个性,人物间以蕉石树木相连,氛围静穆安逸,彰显古代士大夫孤高傲世、不随波逐流的共同追求。

  2002年,《高逸图》曾在由故宫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和上博联合举办的“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上展出,暌违二十余年如今再次与观众见面。

  《高逸图》旁边正是收藏过此画的宋徽宗赵佶所绘《柳鸦芦雁图》卷。这幅画分前后两段,前段所绘柳树寒鸦,笔墨古拙,细看鸦眼竟微微凸起,晶亮含光,是以漆点画,这也是公认的宋徽宗真迹。

  绘画馆以时间为序,从第一板块步行至元代,就能看到“元四家”代表作同台亮相:王蒙的《青卞隐居图》轴和倪瓒的《六君子图》轴并肩而立,旁边还有赵孟頫的《兰石图》轴和王渊的《竹石集禽图》轴。

  继续前行,便可见到一系列精彩绝伦的佳作,其中便有“明四家”之一的沈周所作的《临戴文进谢安东山图》轴,以及文徵明的《真赏斋图》卷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真赏斋图》堪称文徵明的代表作之一,这幅作品是在他80岁高龄时创作的。画中描绘了一座园林建筑,巧妙地掩映在山水之间,其中文人雅士静坐其中,悠然自得。当年,文徵明的好友在太湖之滨修建了“真赏斋”,此处汇集了众多珍贵的金石书画,文徵明时常前往参观并欣赏这些艺术珍品。

  随着展厅面积的不断拓展,上海博物馆的绘画馆展陈时间线已经相较于人民广场馆有了更为广阔的延伸,涵盖了更为丰富的现代艺术作品。如今,徐悲鸿、刘海粟、张大千、齐白石等艺术大师的杰作,均能在此板块中一次性集中呈现。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主任凌利先生指出,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上博东馆展陈面积的扩大,将现代艺术名家的作品纳入收藏与展示范围,显得尤为必要。这不仅丰富了博物馆的展陈内容,也是构建“书画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备案:冀ICP备18014129号-10
 东方广播网 
©1996- 涿州市国谕广告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