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枢纽的链条,正在延伸得更长、更深远

时间:2025-01-13 17:40   作者:admin  来源:东方在线       返回首页

  穿梭于南美洲与欧洲航线上的四艘纸浆船正持续航行。这些船只由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所拥有,并在建造过程中融入了先进的船舶能效设计指数,从而使得船舶的能效提升了20%至30%,并有效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航运业的绿色转型是迈向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举措。在此过程中,无论是进行节能改造还是引进新型设备和低碳技术,都不可避免地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支持。进入2024年上半年,我国中远海运集团旗下的中远海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其四艘船舶作为项目标的,成功获得了来自交通银行提供的7.5亿元人民币的固定资产贷款。这不仅是国内首笔专门针对水上运输业绿色转型的金融贷款,也为我国航运业的绿色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该笔贷款的发放依据是去年初开始实行的《上海市转型金融目录(试行)》(以下简称《目录》)。在去年12月10日,《上海市绿色项目绩效评价指南(试行)》正式发布,为全面评估绿色项目的成效提供了具体操作细则。

  点“绿”成“金”,从规划操作路径到明确项目完成后的评价标准,上海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枢纽的链条,正在延伸得更长、更深远。

  “我们有绿色融资、转型融资的需求,交行也正在探索转型金融贷款产品的落地场景。上海市委金融办印发的《目录》,为银企两方的合作明确了转型方向与降碳路径。”中远海运发展资金管理部副总经理张新梅说,“中远海运发展将利用这笔贷款,进一步推动公司的绿色发展,助力实现低碳、环保的运营模式。”

  类似这样的“全国首单”,上海有很多。银行业创新推出不同产品,让资金向绿色项目倾斜。比如,交通银行参与承销发行了全国首单以国家新能源补贴款为底层资产的“碳中和”资产支持票据,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推出全国首单绿色个人汽车抵押贷款资产支持证券等。

  保险业则扮演好“压舱石、稳定器”的角色,为绿色项目提供保险保障。比如,中国太保产险上海分公司与示范区先行启动区金泽镇、朱家角镇合作首创并落地生态绿色环境救助保险,成功签发首张“上海市浦东新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示范条款”保单。

  显而易见,在上海,绿色金融的形态丰富多彩,涵盖了债券、理财、租赁、保险、基金、信托等多种工具。正如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陕晨煜所言,上海不仅拥有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而且汇聚了大量专业人才,同时具备丰富的应用场景,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上海发展绿色金融的有利条件。

  上海凭借其优越的资源条件,在探索绿色金融领域拥有先天的优势,目前一个全面的绿色金融产品生态系统正在上海逐步构建中。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备案:冀ICP备18014129号-10
 东方广播网 
©1996- 涿州市国谕广告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