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东方在线 生活新闻
分享

徐宝云与史美兰夫妇,自几十年来便居住在黄浦区打浦路303弄28号的一楼,与邻里共享厨卫设施。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他们每年的新年愿望中都包含了“期待旧改”这一美好愿景。终于,在2024年的最后一天,他们的期盼变成了现实。黄浦区打浦路339弄4—5号、6—7号以及打浦路303弄27—28号旧住房综合改造项目正式开启了第二轮签约工作,并且当天签约率高达100%,标志着这一历史性的改变即将到来。

我们是第一批勇敢前往签字的人群,心中充满了对可能出现变数的担忧。这种担忧并非无的放矢。此次黄浦区启动的这个旧住房综合改造项目,堪称开创先河,它首次将多产权类型的混合房屋、成套与不成套房屋的交织,以及居住用房与非居住用房的叠加融为一体。尽管项目仅涉及3幢房屋,共计238户产证,但它涵盖了产权房、私房以及非居住用房等多种房屋类型。更为复杂的是,旧改地块横跨了两个自然小区,使得项目的实施难度和复杂性大大增加。

面对统筹规划、制度创新以及利益协调等多重挑战,该项目的实施方案巧妙地实现了“原址重建与成套化改造”的有机结合。令人赞叹的是,在改造过程中,竟然没有一户居民选择搬离。这一成功案例为上海市中心高密度居住区的旧住房综合改造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它不仅有效解决了当前的问题,更为未来的发展预留了新的空间,实现了历史与现代的和谐共生。

“前期征询了很多次,没有居民想要离开,设计的抽户数量从最初的12户逐步调整到一户不抽。”卢湾公房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陆忠明说。

打浦路339弄、303弄房屋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位于打浦路以东、瞿溪路以北,距离轨交鲁班路站很近,周边就医、购物都非常便利。此次旧改包含3幢小梁薄板房屋及部分沿街商铺,涉及居民235户、单位3户。黄浦区拟采取原址改建的方式实施改造,在居住面积不减少的前提下,通过局部加层、扩建,结合地块间调整安置的方式,为每户居民家庭配备独用的厨卫设施,实现套内成套,并同步加装电梯、增设地下非机动车库。

黄浦区五里桥街道瞿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计玉芳告诉记者,瞿中是整个街道唯一没有商品房的居民区,辖区内均为使用权房和售后公房,且都是最高可达7层的多层住宅。伴随社区老龄化,居民对旧改的向往越发强烈。为何率先改造这3幢居民楼?小梁薄板房、非成套户数多、厨卫合用普遍、房屋老化破损,都是它们亟待改造的原因。

“一直能听到天花板有蟑螂、老鼠在爬的声音,晚上我不敢一个人出去上厕所,要老伴陪我一起去。”史美兰说。家住打浦路339弄5号的胡耀明去年刚搬回小区,在此之前,他近8年没在小区里居住。“9户人家共用4个厕所,条件实在太差了,住不下去。”

此处各间厕所的门前均安装了各式各样的锁具,包括密码锁与机械锁,甚至有的住户选择不设门锁。

由于居住条件不佳,居民们对于进行住宅综合改造和提升居住品质的愿望日益迫切。因此,在2024年7月,黄浦区房地产管理局主导发起了“打浦路339号、303号老旧住宅区综合改造工程”,然而,这仅仅是序幕的揭开。

发布时间:2025-01-12 10:19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