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东方在线 生活新闻
分享

2024年,在疫情结束后的第二年,我国话剧界迎来了全面复苏的春天。在这一年里,话剧创作与市场呈现出勃勃生机,原创作品、经典改编、引进剧目以及各类戏剧活动都涌现出源源不断的活力。原创话剧在稳中求新的道路上不断探索,经典改编作品持续发力,中西文化交流也呈现出升温趋势。戏剧活动层出不穷,口碑良好的作品依然备受追捧,一票难求。无论是选择不同题材、不同主题类型,还是采用不同表现形式的作品,都各具特色,各美其美,共同为我国话剧舞台增添了丰富多彩的风景。

创新是艺术领域源源不断的活力源泉。在2024年,原创话剧不仅从历史深处汲取灵感,通过历史人物和故事激发出具有现代价值的议题;同时,它也紧密关照现实生活,描绘普通人的生活画卷或特定人物的独特人生历程。

国家话剧院与杭州演艺集团、央视频团队合作,张昆鹏编剧、田沁鑫导演的《苏堤春晓》以真实历史人物为主人公,塑造了“我们的身边人”苏东坡形象,演员随时在角色内外、生死两界、梦境与现实之间跳进跳出,突出了戏剧的游戏性,也突破了观众对历史叙事的固化想象。央华戏剧出品、李静编剧、黄龙斌导演的《戎夷之衣》以《吕氏春秋·恃君览第八》中戎夷解衣的故事为起点,以戎夷舍命相救的弟子“不肖人”为主人公,构思了他获救后三十余年间的显达经历和精神生活——探讨“当这位弟子是个赤裸裸的利己主义者,戎夷的牺牲是否值得,人性的黑暗是否能够获得拯救”等形而上问题。极简的舞台上,布景、道具、服装只有黑白二色,强烈的音乐和大幅度形体动作强化了剧作的形式感和超时空价值,在匆遽、碎片化、易于浅尝辄止的生活景观中,提示观众:思想是一件有分量的事。同样有思想性的作品是“话剧九人”改编的普通话版《原则》,由郭永康编剧、朱虹璇导演。作品聚焦教育的目的,围绕“人需要什么样的社会”和“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展开不同观点的交锋,在空荡荡的舞台上突显思辨的魅力。相比之下,朱虹璇编导的表现中国第一支女子篮球队的新作《翻山海》故事性更强,在舞美、灯光、动漫、影像等技术的运用上颇为“豪华”,显示出“话剧九人”制作团队的成熟和商业运营的机巧。

2024年,莫言的最新力作《鳄鱼》以及由王可然执导的同名作品,无疑成为了年度最受关注的戏剧作品。在这部作品中,鳄鱼的形象象征着无止境的欲望,随着影像中鳄鱼的不断壮大,舞台中央的鳄鱼缸也同步扩大,直至与棺材无异,这些富有深意的舞台元素巧妙地揭示了《鳄鱼》的寓言性质。与此同时,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在5月上演了刘锦云编剧、唐烨导演的《永定门里》,这部作品作为今年京味儿话剧的代表作,深受观众喜爱。在乌镇戏剧节上,赖声川的新作《江/云·之/间》为《暗恋桃花源》中的江滨柳和云之凡的爱情故事增添了新的篇章。香港话剧团带来的郑国伟编剧、方俊杰导演的粤语话剧《暧昧》,描绘了无爱婚姻关系中的短暂情感波动,这部曾在内地进行高清影像放映的作品,今年在天桥戏剧展演的现场演出依然赢得了观众的广泛好评。澳门晓角话剧研进社的李宇樑编剧、导演的《捉迷藏》,将母女关系置于中西文化对立和现实利益冲突的背景下,既恐怖又温馨,是一部情节紧凑、理念深刻的作品。此外,王斯汀编剧并执导的话剧《望星河》,以及兰宁远编剧、杨地导演的《京报》,在塑造历史人物、挖掘历史细节方面,也充分展现了华语戏剧的原创力。

但是,我们应认识到,原创话剧的整体发展尚不尽如人意,具有影响力的作品数量不多,同时,受到业界和观众共同关注的焦点剧作亦相对匮乏,我国话剧的原创实力仍需进一步壮大。

发布时间:2025-01-10 11:40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相关阅读
关键词: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