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嘉定将加快构建整合型、智慧化、高品质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

时间:2023-04-26 12:08   作者:admin  来源:东方广播网       返回首页
  2023年,嘉定将加快构建整合型、智慧化、高品质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聚焦“提速、提档、提质、提能”,聚焦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切实加强分级诊疗、社区卫生和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全力推动区域医疗服务能级迈上新台阶。近日,记者从区卫健委获悉,嘉定正扎实推进上海市中医医院嘉定院区建设,引入三甲综合性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让百姓在家门口获得更好的服务;同时,进一步夯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网底功能,启用两家社区医院新址,持续提升服务能级。

  ①正在建设中的上海市中医医院嘉定院区门诊区域,由东西两幢门诊楼组成,东门诊楼将开设十大医学中心等,西门诊楼将开设名医馆、传统医学治疗中心等。

  ②今年5月,徐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址将启用,目前各类设施设备已经到位。

  ③安亭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方泰分中心新址近700平方米的社区康复诊疗区域,引入60多种康复设备。

  引入三甲医院, 中医药服务提能创新

  区域性医疗中心是立足区域医疗服务基本需求,向区域内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载体,承担着区域内居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急危重症抢救与疑难病转诊,培训和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等工作。

  记者近日从区卫健委获悉,嘉定正全力推进上海市中医医院嘉定院区建设工程。据悉,市中医医院嘉定院区是继瑞金医院北部院区、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嘉定院区后,嘉定引入的第三家三甲医院。自2020年启动建设后,该工程就一直备受关注。

  该院位于澄浏中路1855号,东至澄浏中路,南至荣联路,西至兆年路,北至乐宁路,总用地面积近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2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土建工程,正处于装修阶段。

  记者在现场看到,医院的门诊区域、住院楼、医技楼等主体建筑已初具规模。医院门诊区域由东西两幢门诊楼组成,东门诊楼将开设十大医学中心等,西门诊楼将开设名医馆、传统医学治疗中心等。该院启用后,医院儿科、脑病科、肿瘤科、骨伤科等特色科室也将引进嘉定,各类名医专家将在此坐诊。

  该院住院楼共有地上13层、地下2层,规划650张床位。一楼设有出入院一站式服务中心,可帮助患者一站式完成出入院登记缴费等流程。病房区设有标准病房、特需病房等,环境宽敞明亮,配有卫生间、浴室等设备,满足患者住院需求。

  记者从院方获悉,市中医医院作为上海最早建成的4所市级中医医院之一,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医院拥有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个,国家中医重点专科6个,上海市优势专科2个。未来,像肿瘤科、儿科等重点学科的优质资源,都会带到嘉定。

  “从硬件上来说,嘉定院区是我们3个院区里规模最大、环境最好的。我们将建成中医服务能力突出、医疗技术水平先进、具备综合医疗保障能力和临床科技创新能力的现代化临床研究型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相信也会是最能体现服务能级和水平的院区。”市中医医院基建处处长张志毅说道。

  区卫健委主任方云芬表示,市中医医院嘉定院区启用后,将有效构建“市中医医院-嘉定区中医联合体”,逐步形成“市-区-社区”梯度支持的联动发展模式,形成覆盖全区的辐射效应,提升区域整体中医药服务能级。“嘉定院区启用后,能整体带动嘉定中医药服务提能创新。这些年,我们不断夯实基层中医药服务网底,加强社区名老中医工作室、市级中医药特色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等的内涵建设。未来通过构建中医医联体,将更好的资源带给市民。”方云芬说。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嘉定将强势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项目建设方面,除市中医医院嘉定院区外,还将全面推进区中医医院异地新建工程、区公共卫生综合大楼建设,并谋划启动南翔医院二期建设工程。”方云芬补充道。

  软硬件提升,打造特色社区卫生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面向社区居民,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的重要平台,通过家庭医生直接或转介服务,有效满足社区居民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为进一步加强分级诊疗、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今年,嘉定将启用两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址,通过硬件提升、开设专家门诊等,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品质医疗服务。

  “方泰地区约有7万多名常住人口,老的安亭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方泰分中心用房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设施老旧,无法满足市民需求。”在方泰分中心新址建设现场,安亭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邱怡敏告诉记者,方泰地区老年人对于病房的需求十分迫切,新的分中心设置80张床位,还留出了康复病床,形成从门诊到病房的一体化规范康复治疗。

  记者在现场看到,新的分中心拓展了近700平方米的社区康复诊疗区域,引入60多种康复设备,包括上下肢机器人、天轨、虚拟OT训练设备等智能化设备,可覆盖全龄段康复患者。比如,一台名为下肢步行康复训练的机器人,可以让瘫痪患者实现“太空漫步”。康复诊疗区域不仅有理疗仪器,为患者进行肢体康复锻炼,还有一些模拟日常生活的物件,帮助患者进行功能性锻炼。安亭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治疗师姜航宇解释,通过训练关门、上锁、旋转按钮这些动作,可帮助患者在身体功能受限的情况下,独立完成简单的动作,从而更好地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邱怡敏表示,安亭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成功创建上海市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覆盖人群从学龄前儿童到耄耋老人,“原先我们的康复诊疗主要针对一些老年人,比如有脑梗后遗症或者关节、腰椎不好的;现在,小儿麻痹症患儿也可以在这里进行肌肉、肢体协调等康复训练。”

  此外,新中心对全科、口腔科、病房也进行了全面升级,总建筑面积9998平方米,是老院的4.2倍,引入口腔设备、CT等先进设备。“老的方泰分中心空间相对拥挤,诊室也狭小,经常要排队。搬到新中心后,空间肯定更宽敞,环境也更舒适,我们一直期盼着。”家住方泰社区的王老伯说。据悉,安亭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方泰分中心新址将于年内启用,旧址将保留行政功能。

  今年5月,徐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址也将启用。新中心位于启源路,总建筑面积14288平方米,较之前扩大了4倍。其中,一至三层为门诊治疗区,四层为行政办公区,五至六层为住院病区。目前,各类设施设备已经到位。

  徐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韩煜介绍,新中心不仅提升了硬件,还对就医流程进行优化。比如,每层楼都设有独立的挂号缴费处,避免患者来回奔波。为方便市民就诊,还在一楼门诊大厅增设智慧健康驿站,配有心电测量仪、血氧测量仪、血糖测量仪等,方便市民在就诊前完成自助检测。同时,这些数据也会上传后台,形成健康档案。

  记者在新中心看到,全科诊室、药房、病房宽敞明亮、布局合理。韩煜告诉记者,原来的卫生服务中心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徐行新市镇的发展,人口导入的增加,空间越发狭小局促,这也制约着医院的发展,“原先核定床位35张,但受空间限制最终只开了16张。”由于新中心面积扩增了5倍,启用后床位将增加到99张,其中包括针对疾病终末期患者的10张安宁疗护病床,满足辖区内更多患者的需求。

  作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社区医院,新中心启用后,还将重点打造中医特色,与名老中医合作,开设各类专家门诊。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脉管科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曹烨民,是奚氏脉管病学术流派传承人,擅长治疗各类糖尿病足疾病。新中心启用后,曹烨民专家团队将在此开设脉管病全科专科联合门诊。同时,还将从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引进相关检测仪器,不仅让居民在家门口看专家,还能享受与专业医院同等医疗设施。

  “此外,我们还会邀请二、三级医院专家坐诊,开设糖尿病、消化内科等专病门诊。”韩煜说。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推荐阅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条款 | 广告服务 | 频道合作 | 站点地图 |
 备案:冀ICP备18014129号-10
 东方广播网 
©1996- 涿州市国谕广告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