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新“烦恼” 您感受到了吗
时间:2023-03-02 21:31 作者:admin 来源:中国食品在线 返回首页
9月23日是秋分节气,也是“中国农民丰收节”。
我国粮食已经连续16年丰收。想想远方原野上沉甸甸的谷穗,看看家里一天天丰盛的餐桌,当人们不再为吃不饱而发愁,新的“烦恼”又找来了——怎么吃得更营养、更健康?这餐桌上的新“烦恼”,您感受到了吗?
民以食为天。在老一辈人的记忆里,几十年前怎么能让一家人吃饱饭,就是过日子最最重要的事,也曾是餐桌上最大的“烦恼”。
河北保定83岁的杨奶奶如今常常跟孩子们念叨困难时期的一顿饭:“有一次,家里煮了一锅红薯。好些红薯已经有点烂了,吃起来发苦,但哪舍得扔啊。我就把坏的部分一点点剥下来,其余的吃掉。这一锅坏了的红薯就是一家人的一顿饭!”
老人回忆说,家里上上下下六七口人,能吃饱饭就知足了,顾不上考虑吃得好不好。
数据显示,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粮食产量只有2264亿斤,人均一年粮食占有量418斤,无法满足人们的温饱需求。而如今,全国粮食总产量早已跨过万亿斤大关。2018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3158亿斤,人均粮食产量944斤,吃不饱饭的问题成为历史。
那年月,吃肉更是“稀罕”事儿。刚过不惑之年的卫广刚回忆起读小学时的情景:30年前,他住在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赵屯乡新立村罗店屯,一天三顿基本上是这样的——
早饭:吃玉米粥、贴饼子、腌咸菜;
午饭:用饭盒自带米饭、土豆丝、萝卜、白菜等;
晚饭:继续吃玉米粥、贴饼子、腌咸菜,以及萝卜、白菜等。
“老盼着家里能改善伙食。”他说。卫广刚家里养了两头猪,过年杀一头,吃不完的肉就腌起来,等来了客人才能吃点肉。一头猪陆陆续续吃到第二年夏天,而每年的下半年几乎是吃不上肉的。
几十年来,我国农产品供应实现了从匮乏到富足的巨大变化: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支出7239元,比1956年增长58.3倍;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支出3646元,比1954年增长88.1倍。
老百姓的食品消费结构“改天换地”了:粮食消费量明显减少,肉蛋奶等食品消费量显著增加。现在,人们足不出户,能“吃遍全球”——新西兰牛肉、阿拉斯加帝王蟹、智利樱桃、泰国山竹……
现如今,卫广刚10岁的儿子在北京西城区的一所小学上五年级。儿子的餐桌记忆完全是“另一种画风”——
早饭:面包、牛奶、鸡蛋、水果,每天变着花样更新食谱;
午饭:学校食堂用餐,根据营养搭配两荤两素,美味可口;
晚饭:米饭、面食、汤,多种肉菜水果搭配着吃,一家人还时不时去饭店“吃大餐”。
70年来,中国人从努力果腹到追求健康,餐桌上的“烦恼”变迁与国家的发展同步。
这不,最近“90后不敢看体检报告”成了个热门话题。其实不只是90后,健康问题已经跨越“代沟”,成了各个年龄段人群的共同烦恼:担心“三高”、担心肥胖。这大部分都是从餐桌上来的烦恼——脂肪、糖分和盐分摄入高。
为了向肥胖说“不”,以低脂肪、低热量为特点的健康轻食越来越受到欢迎,不少人还默默捡起了长跑、“撸铁”等生活方式。
餐桌上的浪费,也让许多人为之“烦恼”。对待剩菜剩饭的态度也许是年轻人和上年纪的人之间一个很大的“代沟”——吃不完就倒掉和冰箱里永远存着剩饭菜,是两代人之间谁也不愿妥协的生活态度。
有数据显示,全国每年的食物浪费量约有1700万吨至1800万吨,这相当于3000万到5000万人一年的需求量。
所以,即使丰收之年,也还是请您保留一份记忆深处的那份饥饿感吧。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高敬?王优玲)
我国粮食已经连续16年丰收。想想远方原野上沉甸甸的谷穗,看看家里一天天丰盛的餐桌,当人们不再为吃不饱而发愁,新的“烦恼”又找来了——怎么吃得更营养、更健康?这餐桌上的新“烦恼”,您感受到了吗?
民以食为天。在老一辈人的记忆里,几十年前怎么能让一家人吃饱饭,就是过日子最最重要的事,也曾是餐桌上最大的“烦恼”。
河北保定83岁的杨奶奶如今常常跟孩子们念叨困难时期的一顿饭:“有一次,家里煮了一锅红薯。好些红薯已经有点烂了,吃起来发苦,但哪舍得扔啊。我就把坏的部分一点点剥下来,其余的吃掉。这一锅坏了的红薯就是一家人的一顿饭!”
老人回忆说,家里上上下下六七口人,能吃饱饭就知足了,顾不上考虑吃得好不好。
数据显示,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粮食产量只有2264亿斤,人均一年粮食占有量418斤,无法满足人们的温饱需求。而如今,全国粮食总产量早已跨过万亿斤大关。2018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3158亿斤,人均粮食产量944斤,吃不饱饭的问题成为历史。
那年月,吃肉更是“稀罕”事儿。刚过不惑之年的卫广刚回忆起读小学时的情景:30年前,他住在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赵屯乡新立村罗店屯,一天三顿基本上是这样的——
早饭:吃玉米粥、贴饼子、腌咸菜;
午饭:用饭盒自带米饭、土豆丝、萝卜、白菜等;
晚饭:继续吃玉米粥、贴饼子、腌咸菜,以及萝卜、白菜等。
“老盼着家里能改善伙食。”他说。卫广刚家里养了两头猪,过年杀一头,吃不完的肉就腌起来,等来了客人才能吃点肉。一头猪陆陆续续吃到第二年夏天,而每年的下半年几乎是吃不上肉的。
几十年来,我国农产品供应实现了从匮乏到富足的巨大变化: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支出7239元,比1956年增长58.3倍;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支出3646元,比1954年增长88.1倍。
老百姓的食品消费结构“改天换地”了:粮食消费量明显减少,肉蛋奶等食品消费量显著增加。现在,人们足不出户,能“吃遍全球”——新西兰牛肉、阿拉斯加帝王蟹、智利樱桃、泰国山竹……
现如今,卫广刚10岁的儿子在北京西城区的一所小学上五年级。儿子的餐桌记忆完全是“另一种画风”——
早饭:面包、牛奶、鸡蛋、水果,每天变着花样更新食谱;
午饭:学校食堂用餐,根据营养搭配两荤两素,美味可口;
晚饭:米饭、面食、汤,多种肉菜水果搭配着吃,一家人还时不时去饭店“吃大餐”。
70年来,中国人从努力果腹到追求健康,餐桌上的“烦恼”变迁与国家的发展同步。
这不,最近“90后不敢看体检报告”成了个热门话题。其实不只是90后,健康问题已经跨越“代沟”,成了各个年龄段人群的共同烦恼:担心“三高”、担心肥胖。这大部分都是从餐桌上来的烦恼——脂肪、糖分和盐分摄入高。
为了向肥胖说“不”,以低脂肪、低热量为特点的健康轻食越来越受到欢迎,不少人还默默捡起了长跑、“撸铁”等生活方式。
餐桌上的浪费,也让许多人为之“烦恼”。对待剩菜剩饭的态度也许是年轻人和上年纪的人之间一个很大的“代沟”——吃不完就倒掉和冰箱里永远存着剩饭菜,是两代人之间谁也不愿妥协的生活态度。
有数据显示,全国每年的食物浪费量约有1700万吨至1800万吨,这相当于3000万到5000万人一年的需求量。
所以,即使丰收之年,也还是请您保留一份记忆深处的那份饥饿感吧。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高敬?王优玲)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上一篇:A股市场期待分享餐饮业增长红利
下一篇:不要误读“禁养区”
推荐阅读
2013-06-05
2023-04-21
2023-05-03
2023-04-12
2023-04-03
2024-01-10
2023-03-07
2013-05-31
2013-05-31
2024-04-28
最新资讯
- 1.打造开放合作的“灯塔”项目 让各方人员包括研发者和资本提供者都参与进来
- 2.打造鼓励创新的生态系统 市场规模与市场接近度等方面协同推进
- 3.来自全球13个国家的34位顶尖国际企业家共谋共促创新发展
- 4.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上海主会场活动在浦东世纪公园举行
- 5.首届“上证杯”上海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颁奖仪式在上海理工大学举行
- 6.秋分早晨上海最低气温在19℃—21℃ 是三个多月来最凉爽的一个早晨
- 7.第二届千年古镇(松江泗泾)龙舟邀请赛在泗泾古镇水域举行
- 8.30余名国际企业家齐聚上海 在上博东馆进行了一场中国文化探索之旅
- 9.第五届普陀人才节在半马苏河国际会议中心开幕
- 10.“大革命洪流与黄埔精神”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大学举行
- 11.2024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浦东分会场亮灯仪式在陆家嘴中心绿地举行
- 12.上海市1600余台防空警报(除虹桥、浦东机场地区外)同时鸣响
- 13.2024年版上海轨道交通网络示意图将逐步在全网车站、车厢内更新
- 14.2024感动上海年度人物推选活动”获奖名单日前揭晓
- 15.上海市正加大力度进行旧住房成套改造,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
- 16.去年部分市咨会成员们提出的建议已经逐步实现
- 17.第36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在北外滩世界会客厅拉开帷幕
- 18.“全球智慧聚宝盆伴上海发展”——访铁狮门公司高级顾问夏冠东
- 19.“上海出品”《何以中国》《万桥飞架——山水间的人类奇迹》双双斩获“星光奖”优秀电视纪录片奖
- 20.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等13家医疗机构被授予“上海市公立医院国际医疗旅游试点单位”牌匾
- 21.上海将做好“1+1+6+X”绿灰设施的建设与完善
- 22.今年第14号台风“普拉桑”已位于江苏省海安市境内 强度等级已降至热带低压
- 23.上海创自1978年有完整小时降水观测资料以来最大的6小时降水量
- 24.第四届全球创新创业峰会之金融支持人才创新创业论坛在上海举办
- 25.2024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将于9月27日至30日在上海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举行
- 26.上海市公安局海外人才直联平台正式启用 提升强化国际人才集聚效应
- 27.上海首次由五个新城联动举办2024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
- 28.打造国际化创新创业生态 上海全力优化人才服务体系
- 29.全球创新创业峰会选手们用亲身经历讲述“海聚英才”带来的改变
- 30.第四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峰会共吸引全球参赛项目约12000个
- 31.第四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峰会昨天上午在上海市开幕
- 32.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将作为上海全新的自主品牌自行车赛事在五个新城设赛段举行
- 33.第五届“观澜论坛”在浦东新区规划和公共艺术中心举行
- 34.2024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启动仪式在世界会客厅举行
- 35.上海各区组织不少于7天的集中役前教育 开展形式多样的欢送新兵活动
- 36.沪皖共建长三角(广德)康养基地签约仪式在安徽举行
- 37.沪苏湖高铁沿线最大新建站——上海松江站进入最后攻坚阶段
- 38.2024上海赛艇公开赛将于9月28日至9月29日在苏州河水域举办
- 39.上海将推动空间信息全面赋能经济、生活、治理数字化转型
- 40.以“穿越光年”为主题的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