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期待分享餐饮业增长红利
时间:2023-02-19 10:34 作者:admin 来源:中国食品在线 返回首页
“十一”假期,海底捞、百威亚太、美团点评等在港上市的消费题材股涨势不错。“海底捞神话”背后,是全年超过4万亿元的内地餐饮市场。与此形成较大反差的是,目前A股近3700家上市公司中,餐饮企业只有4家。A股何时能迎来自己的“海底捞”?
业内人士通过中国证券报呼吁:伴随着内地餐饮企业规模的迅速增长和运营模式的逐步规范,更多餐饮龙头企业应通过IPO登陆A股市场,充分发挥餐饮在拉动消费、扩大内需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也让A股市场投资者分享餐饮行业快速增长的红利。
发展潜力大
中国餐饮业早已是一个海量市场,2018年全国餐饮收入高达4.27万亿元。有券商分析师指出,我国餐饮业拥有规模最大的消费群体,餐饮是刚需中的刚需。近期各地推进的“夜间经济”发展规划中,“深夜食堂”“特色餐饮”都是重点安排。随着80、90后成为消费主力军,相比在家做饭,外出就餐的意愿正在快速攀升。美团点评CEO王兴在今年中报电话会议中表示,长远来看,中国的城市人口有8.6亿,按照每人每天吃三顿饭计算,每天需要吃25亿顿饭!
也许正是看到了内地餐饮业的巨大潜力,近年来餐饮企业赴港IPO力度持续加强。2018年9月海底捞在港交所上市,今年9月市值一度突破2000亿港元;美团点评近日市值超过4900亿港元,原因也是占营收近60%的餐饮外卖业务被投资者持续看好。除海底捞外,港交所还聚集了呷哺呷哺、味千(中国)、唐宫中国等20余家餐饮上市企业。就在近期,国内知名餐饮连锁品牌九毛九集团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沪深两市近3700家上市公司中,仅有西安饮食、全聚德、广州酒家、ST云网(湘鄂情更名而来)等寥寥数家餐饮企业。截至9月30日收盘,4家公司总市值合计仅有211.7亿元,广州酒家是其中仅有的百亿市值个股,市值136亿元。从上市时间看,最早的西安饮食早在1997年便已上市,最晚的广州酒家于2017年上市。
餐饮企业需重新定位
一位资深投行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餐饮业A股上市公司少,有其自身原因。餐饮企业往往现金交易多、采购与经营账目不够透明,可持续盈利能力也较差,因此比较难达标。
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姜俊贤解释说,“营改增”以前,一些中小餐饮企业在税收等方面确实存在不太规范的情况,但“营改增”以后,餐饮企业原来让人担心的很多问题都能得到解决。此外,随着互联网支付迅速普及,真正使用现金结算的消费者只占非常小的比重。“现在餐饮企业在税务上已经规范很多,市场各方过去对于餐饮企业的担心应该改变一下,资本市场需要改变传统的思维和眼光,重新认识国内餐饮企业,尤其是上规模的餐饮龙头企业。”
唐宫中国、海底捞等内地餐饮品牌在港交所成功上市就是例证。姜俊贤表示,香港交易所作为成熟资本市场,对申请IPO的公司在财务等方面的要求十分严苛,并不容许半点纰漏。
内地资本实际上早已敏锐捕捉了餐饮业中的商机。专注餐饮消费投资的番茄资本创始人卿永此前表示,2018年以前,投资餐饮项目的机构和资金都呈现下降态势,但2018年以后可以明显感觉到一二级市场对餐饮项目的关注迅速增多。
喜茶、奈雪的茶、瑞幸咖啡等网红餐饮品牌的崛起背后均有资本助力。头部餐饮企业也加大自身的战略投资布局,海底捞旗下有海悦投资,以面馆起家的九毛九也通过多元化投资,孵化培育了“太二”酸菜鱼等其他餐饮品牌。
亟需借力资本市场做大做强
作为竞争程度较高的行业,我国餐饮业集中化程度并不高。根据中国烹饪协会数据,2018年我国餐饮百强企业总营收2410.7亿元,占全国餐饮收入5.6%,百强企业集中度有所降低。
卿永认为,过去餐饮业集中度比较低,未来餐饮业趋势将走向集约化。过去国内没有一个品牌营收可以占据全国餐饮总营收的1%,未来这种企业会逐渐出现。
中国证券报记者查阅《财富》杂志近三年公布的世界500强名单,麦当劳、可口可乐、雀巢、百事等食品相关公司都是或曾是世界500强公司。但在这些与内需紧密相关的产业领域,并没有中国公司的身影。
根据美国餐饮协会的报告,预计2019年美国餐饮市场规模达到8630亿美元,是全球最大的餐饮市场。美国餐饮行业集中度较高,约有60家左右上市公司。
麦当劳、百胜等品牌的全球扩张固然因为快餐容易标准化、工业化,但也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持。一位投行人士表示,当一个餐饮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会希望通过上市上一个台阶。同时,餐饮行业本质上是劳动密集型,人员流动性很强,通过上市可以实现对员工和管理层的激励。
海底捞成立于1994年,上市前门店为362家。根据招股书,海底捞总店数到2022年将达到720-770家。这意味着上市后3年之内海底捞开店总数将大大超过上市前的开店数,没有资本市场的助力,海底捞不可能如此快速扩张。
姜俊贤表示,餐饮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可以实现规模扩张、吸引人才、降低成本、扩大品牌影响,也能改善餐饮企业经营中存在的小、乱、差问题。另一方面,上市对餐饮企业经营管理提出更高的规范性要求,带动整个餐饮行业不断朝着规范方向发展。(杨洁?胡雨)
业内人士通过中国证券报呼吁:伴随着内地餐饮企业规模的迅速增长和运营模式的逐步规范,更多餐饮龙头企业应通过IPO登陆A股市场,充分发挥餐饮在拉动消费、扩大内需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也让A股市场投资者分享餐饮行业快速增长的红利。
发展潜力大
中国餐饮业早已是一个海量市场,2018年全国餐饮收入高达4.27万亿元。有券商分析师指出,我国餐饮业拥有规模最大的消费群体,餐饮是刚需中的刚需。近期各地推进的“夜间经济”发展规划中,“深夜食堂”“特色餐饮”都是重点安排。随着80、90后成为消费主力军,相比在家做饭,外出就餐的意愿正在快速攀升。美团点评CEO王兴在今年中报电话会议中表示,长远来看,中国的城市人口有8.6亿,按照每人每天吃三顿饭计算,每天需要吃25亿顿饭!
也许正是看到了内地餐饮业的巨大潜力,近年来餐饮企业赴港IPO力度持续加强。2018年9月海底捞在港交所上市,今年9月市值一度突破2000亿港元;美团点评近日市值超过4900亿港元,原因也是占营收近60%的餐饮外卖业务被投资者持续看好。除海底捞外,港交所还聚集了呷哺呷哺、味千(中国)、唐宫中国等20余家餐饮上市企业。就在近期,国内知名餐饮连锁品牌九毛九集团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沪深两市近3700家上市公司中,仅有西安饮食、全聚德、广州酒家、ST云网(湘鄂情更名而来)等寥寥数家餐饮企业。截至9月30日收盘,4家公司总市值合计仅有211.7亿元,广州酒家是其中仅有的百亿市值个股,市值136亿元。从上市时间看,最早的西安饮食早在1997年便已上市,最晚的广州酒家于2017年上市。
餐饮企业需重新定位
一位资深投行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餐饮业A股上市公司少,有其自身原因。餐饮企业往往现金交易多、采购与经营账目不够透明,可持续盈利能力也较差,因此比较难达标。
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姜俊贤解释说,“营改增”以前,一些中小餐饮企业在税收等方面确实存在不太规范的情况,但“营改增”以后,餐饮企业原来让人担心的很多问题都能得到解决。此外,随着互联网支付迅速普及,真正使用现金结算的消费者只占非常小的比重。“现在餐饮企业在税务上已经规范很多,市场各方过去对于餐饮企业的担心应该改变一下,资本市场需要改变传统的思维和眼光,重新认识国内餐饮企业,尤其是上规模的餐饮龙头企业。”
唐宫中国、海底捞等内地餐饮品牌在港交所成功上市就是例证。姜俊贤表示,香港交易所作为成熟资本市场,对申请IPO的公司在财务等方面的要求十分严苛,并不容许半点纰漏。
内地资本实际上早已敏锐捕捉了餐饮业中的商机。专注餐饮消费投资的番茄资本创始人卿永此前表示,2018年以前,投资餐饮项目的机构和资金都呈现下降态势,但2018年以后可以明显感觉到一二级市场对餐饮项目的关注迅速增多。
喜茶、奈雪的茶、瑞幸咖啡等网红餐饮品牌的崛起背后均有资本助力。头部餐饮企业也加大自身的战略投资布局,海底捞旗下有海悦投资,以面馆起家的九毛九也通过多元化投资,孵化培育了“太二”酸菜鱼等其他餐饮品牌。
亟需借力资本市场做大做强
作为竞争程度较高的行业,我国餐饮业集中化程度并不高。根据中国烹饪协会数据,2018年我国餐饮百强企业总营收2410.7亿元,占全国餐饮收入5.6%,百强企业集中度有所降低。
卿永认为,过去餐饮业集中度比较低,未来餐饮业趋势将走向集约化。过去国内没有一个品牌营收可以占据全国餐饮总营收的1%,未来这种企业会逐渐出现。
中国证券报记者查阅《财富》杂志近三年公布的世界500强名单,麦当劳、可口可乐、雀巢、百事等食品相关公司都是或曾是世界500强公司。但在这些与内需紧密相关的产业领域,并没有中国公司的身影。
根据美国餐饮协会的报告,预计2019年美国餐饮市场规模达到8630亿美元,是全球最大的餐饮市场。美国餐饮行业集中度较高,约有60家左右上市公司。
麦当劳、百胜等品牌的全球扩张固然因为快餐容易标准化、工业化,但也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持。一位投行人士表示,当一个餐饮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会希望通过上市上一个台阶。同时,餐饮行业本质上是劳动密集型,人员流动性很强,通过上市可以实现对员工和管理层的激励。
海底捞成立于1994年,上市前门店为362家。根据招股书,海底捞总店数到2022年将达到720-770家。这意味着上市后3年之内海底捞开店总数将大大超过上市前的开店数,没有资本市场的助力,海底捞不可能如此快速扩张。
姜俊贤表示,餐饮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可以实现规模扩张、吸引人才、降低成本、扩大品牌影响,也能改善餐饮企业经营中存在的小、乱、差问题。另一方面,上市对餐饮企业经营管理提出更高的规范性要求,带动整个餐饮行业不断朝着规范方向发展。(杨洁?胡雨)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或内容、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尽快与我公司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联系方式:284598818@qq.com
下一篇:餐桌上的新“烦恼” 您感受到了吗
推荐阅读
2024-01-10
2013-06-05
2013-05-31
2023-04-12
2013-05-31
2023-03-07
2024-04-28
2023-04-03
2023-04-21
2023-05-03
最新资讯
- 1.打造开放合作的“灯塔”项目 让各方人员包括研发者和资本提供者都参与进来
- 2.打造鼓励创新的生态系统 市场规模与市场接近度等方面协同推进
- 3.来自全球13个国家的34位顶尖国际企业家共谋共促创新发展
- 4.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上海主会场活动在浦东世纪公园举行
- 5.首届“上证杯”上海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颁奖仪式在上海理工大学举行
- 6.秋分早晨上海最低气温在19℃—21℃ 是三个多月来最凉爽的一个早晨
- 7.第二届千年古镇(松江泗泾)龙舟邀请赛在泗泾古镇水域举行
- 8.30余名国际企业家齐聚上海 在上博东馆进行了一场中国文化探索之旅
- 9.第五届普陀人才节在半马苏河国际会议中心开幕
- 10.“大革命洪流与黄埔精神”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大学举行
- 11.2024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浦东分会场亮灯仪式在陆家嘴中心绿地举行
- 12.上海市1600余台防空警报(除虹桥、浦东机场地区外)同时鸣响
- 13.2024年版上海轨道交通网络示意图将逐步在全网车站、车厢内更新
- 14.2024感动上海年度人物推选活动”获奖名单日前揭晓
- 15.上海市正加大力度进行旧住房成套改造,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
- 16.去年部分市咨会成员们提出的建议已经逐步实现
- 17.第36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在北外滩世界会客厅拉开帷幕
- 18.“全球智慧聚宝盆伴上海发展”——访铁狮门公司高级顾问夏冠东
- 19.“上海出品”《何以中国》《万桥飞架——山水间的人类奇迹》双双斩获“星光奖”优秀电视纪录片奖
- 20.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等13家医疗机构被授予“上海市公立医院国际医疗旅游试点单位”牌匾
- 21.上海将做好“1+1+6+X”绿灰设施的建设与完善
- 22.今年第14号台风“普拉桑”已位于江苏省海安市境内 强度等级已降至热带低压
- 23.上海创自1978年有完整小时降水观测资料以来最大的6小时降水量
- 24.第四届全球创新创业峰会之金融支持人才创新创业论坛在上海举办
- 25.2024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将于9月27日至30日在上海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举行
- 26.上海市公安局海外人才直联平台正式启用 提升强化国际人才集聚效应
- 27.上海首次由五个新城联动举办2024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
- 28.打造国际化创新创业生态 上海全力优化人才服务体系
- 29.全球创新创业峰会选手们用亲身经历讲述“海聚英才”带来的改变
- 30.第四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峰会共吸引全球参赛项目约12000个
- 31.第四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峰会昨天上午在上海市开幕
- 32.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将作为上海全新的自主品牌自行车赛事在五个新城设赛段举行
- 33.第五届“观澜论坛”在浦东新区规划和公共艺术中心举行
- 34.2024环上海·新城自行车赛启动仪式在世界会客厅举行
- 35.上海各区组织不少于7天的集中役前教育 开展形式多样的欢送新兵活动
- 36.沪皖共建长三角(广德)康养基地签约仪式在安徽举行
- 37.沪苏湖高铁沿线最大新建站——上海松江站进入最后攻坚阶段
- 38.2024上海赛艇公开赛将于9月28日至9月29日在苏州河水域举办
- 39.上海将推动空间信息全面赋能经济、生活、治理数字化转型
- 40.以“穿越光年”为主题的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