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东方在线 生活新闻
分享

近期,中央广电总台视听新媒体中心、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等单位共同制作的国内首部以古籍保护为主题的精品微短剧《重回永乐大典》正式在央视频客户端、红果短剧等网络平台与观众见面。这部微短剧以巧妙的方式将传统古籍文化与现代创新文艺形式相结合,以微短剧的形式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身临其境的文化体验之旅,让人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古籍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

《重返永乐大典》一书描绘了图书馆古籍修复部门学员邵白与《永乐大典》中的“书灵”元鉴相遇、相识,共同投身于古籍修复工作的动人历程。

剧中,元鉴一直渴望恢复《永乐大典》的全貌,他希望邵白能帮助自己实现这一心愿。在元鉴帮助下,邵白顺利通过考核成为正式古籍修复师。《重回永乐大典》通过展现邵白进入《永乐大典》修复项目组后的工作历程,带领观众了解古籍修复,感受古籍修复的魅力。

古籍修复需要细心、耐心;剧集创作也需用心、精心。为确保剧集创作的真实性、准确性,节目主创团队不仅在前期的剧本创作过程中,前往国家图书馆古籍修复室采风调研,与古籍修复师面对面学习交流,在剧集拍摄过程中,也邀请了专业古籍修复师进行全程指导,严谨地还原古籍修复细节。

根据数据,我国保存的古籍数量高达约二十万种,对这批古籍进行修复和整理的工作量十分巨大。通过运用现代数字化技术,我们将这些丰富的古籍内容浓缩在小小的空间里,使之成为易于接触的文化财富。这样的创新方式不仅为古籍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传承中华文明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作为我国首部深度聚焦古籍保护的精品微短剧,《重回永乐大典》精心打造了共计15集的内容,每集时长在3至5分钟之间。该剧不仅细腻地展现了古籍修复工艺的精湛技艺,更巧妙地融合了现代科技元素,力图讲述一个关于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创新故事,从而凸显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剧集还积极倡导社会各界提高对古籍文献保护的认识,呼吁大家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对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进行细致的修复与有效的保存,确保其历久弥新,传承不息。

发布时间:2024-11-22 15:34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最新文章
热点内容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