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东方在线 正文

近日,2024中国医药工业发展大会及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的焦点活动之一——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论坛暨“春昇杯”医学创新人才大赛(2024·上海)颁奖盛典隆重举行。在本年度的评选中,共有13个项目从激烈的202个报名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获得荣誉。这些获奖项目不仅充分展示了上海市在医学创新领域的卓越实力和丰富成果,也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三年前,在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精心指导下,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动担纲,联合市科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知识产权局、市药品监管局等五家单位共同发起了首届“春昇杯”医学创新人才大赛。该大赛的举办,旨在进一步挖掘和培育具有创新潜力的医学人才,推动医学领域的创新成果与产业资源的深度结合,从而助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赛事采用“路演”模式,让人才直接对接资本、市场直接选择人才,大大缩短了从资源到资本、从技术到市场的路径。相关基金、生物医药企业全程参与。

今年的获奖项目中,针对临床实际需求找寻解决办法,最终成就相关技术国产化,依旧是亮点。例如,市六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蒋佳以“用于运动损伤修复的可诱导再生植入物研发”荣获创业组一等奖,该项目以解决膝关节、肩关节等部位常见运动损伤修复难题为切入口,设计了具备生物力学适配性与再生诱导功能的材料和结构,通过生物复合材料及固定系统的创新研发,推动国内运动医学植入物的自主化,由此满足临床需求并减少进口依赖。

再如,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主任医师洪佳旭以“液脉动干眼治疗仪”荣获创业组二等奖,项目针对干眼症的临床需求,创新研发基于液体加热和压力控制的治疗系统,治疗采用无源加热技术,相比传统设备,显著降低了治疗成本,但疗效不减,这一仪器通过对温度和压力的精准调控,在有效缓解干眼症状的同时大幅提升了患者体验。

在成长组的评选中,上海市皮肤病医院副院长、陈中建教授凭借其研究成果“特应性皮炎外用JAK降解剂的开发”荣获二等奖。该项目紧密围绕临床对特应性皮炎局部治疗药物的需求,依托先进的PROTAC技术,成功研发出一种高选择性的JAK1降解剂。该降解剂已被制备成适用于皮肤局部治疗的乳膏剂型,能够在低剂量、低频次的皮肤局部给药条件下有效控制病情,实现了卓越的皮损清除和止痒效果。

记者获悉,在过去两年中,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积极推动“春昇杯”适配系列线下创新沙龙活动。这些活动紧密结合医学科学和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融合趋势,集中探讨如何更有效地激发产业对创新的反哺效应等关键议题。通过这一平台,众多参赛项目得以成功转化。以瑞金医院武文漫团队为例,他们研发的用于血栓性疾病治疗的重组抗凝活性单克隆抗体项目,已与上海莱士血液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达成1亿元的转化协议;同样,肿瘤医院宋少莉团队研发的一种PSMA结合剂研究成果,也成功与上海佛泽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2000万元的转化协议。这些成果的转化,不仅展示了上海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实力,也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