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东方广播在线 正文

菊园新区在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深入践行“四百”大走访活动,走进社区、倾听居民呼声,进一步深化网格建设工作。在深入挖掘居民需求的基础上,菊园新区积极发动居民共同参与社区建设,充分展现了民主协商的力量和魅力。在这个过程中,菊园新区始终秉持着“听他们想干什么”的态度,以居民的利益为中心,推动各项措施的落实。

小区内的各项事务都由居民自行决定和管理!在菊园新区棋盘路1150弄嘉康坊小区,一支由居民组成的自治团队已经组建成立,旨在推动居民共同参与小区的微改造项目。经过共同努力,小区的环境和景观得到了显著提升,包括门头景观、内部绿化和健身场地的改善。居民们纷纷表示非常满意和感激。

在12月13日上午,我来到了嘉康坊小区中心位置的健身点进行观察和报道。我看到许多居民在健身点上进行各种锻炼,或者在欢快的气氛中聊天休憩。他们的欢声笑语让整个健身点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据了解,这个健身点最初只有12平方米的面积,但是经过扩建,现在已增至36平方米。健身设施也得到了升级,从原来的3种增至6种,包括上肢牵引器、太极推手器等。这些健身设施不仅让居民们能够进行更加全面的锻炼,也让整个社区公园成为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空间。

小区的每一处改变,都浓缩着所有居民的智慧。微改造前,小区所在的嘉邦社区集中开展居民需求调查,考虑到该小区仅有60户居民,邻里之间较为熟悉,试点微型小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想法由此诞生。之后,小区里的能人、达人纷纷主动报名,一支25人的自治团队很快成立。

通过入户走访、座谈讨论等方式,社区工作人员和自治团队不断收集居民需求,掌握小区“微社情”,定时整理反馈。“微改造方案每变动一点,都会征询居民意见,达成一致后再推动落地。”居民自治团队成员朱震彪说。

据了解,嘉康坊小区建于2004年,整体环境较为整洁,但是总体绿化品质不能满足居民期望。基于此,在居委会的带领下,居民自治团队广泛听取居民意见后,提出对小区门头景观进行提升改造。

改造成什么样?怎么让居民满意?自治团队成员常常围坐在一起集思广益。有人提出可以举办一场“棋盘路1150弄门头景观设计大赛”,这一想法马上得到居民们的认同。

自治团队成员利用个人资源联系上海工艺美院,进行社校联动,由美院学生实地参访并进行景观设计,经过专家评审、大众评审,最终选出最符合大众审美的方案实施。“到了意见征询的阶段,我们邀请10幅入围作品的作者到现场,为居民现场讲解设计理念,进行现场PK,每位居民都有机会在现场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居民自治团队负责人许永新说道。

这几天,“设计图”已变成“实景图”。小区门头的景观从杂乱无章的小小绿化带,摇身一变成为居民理想的“口袋公园”。记者看到,这里白色围栏崭新竖立,搭配各色花卉、造型绿植和有趣小景摆件,颇有情调。同时,为了响应小区居民“紧跟时尚”的要求,绿化带中增设“这里是棋盘路1150弄”路牌,增加辨识度。

许多居民在看到他们的想法变成现实时,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我们的队伍也越来越壮大。许永新喜气洋洋地分享道,最近他们在筹备多功能公共活动空间,这里添置的物品,比如锅、碗等都是居民所赠。他们设想这一空间未来不仅可以成为居民议事的地方,还可以是娱乐休闲的好去处。这个公共活动空间的建设得到了许多居民的积极响应,他们纷纷慷慨地捐赠物品,为这个空间的发展出一份力。

嘉邦社区党总支副书记蔡君表示:“我们希望通过网格议事这一机制,让更多居民在参与社区自治的过程中,感受到满足感和获得感。我们相信,让每一位居民都成为家园的‘建设者’,共同解决民生问题,让治理‘破圈’、让幸福‘出圈’,将带来更加广泛、深入的参与和贡献。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工作人员联系(18731251601),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协商。谢谢支持!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商讯新闻商讯新闻
新闻快讯新闻快讯